中國傳統的教育是應試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應試教育的弊端逐漸顯現,素質教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主流提倡,格物斯坦表示:STEM教育的發展,除了是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手腦結合,同時也是對應試教育的變通,融合通用課程以及資訊科技課程在內的跨學科知識,成為一種新的知識體系。
其實也不怪家長們懷疑steam教育,由於前面介紹的熱度與龐大的市場誘惑,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打出“Steam教育”的牌子來吸引家長報名續費,但是自己內部並沒有完整的教育體系,也沒有專業的科學教師,只知道steam教育有實驗,所以只能帶著孩子不停地做實驗,最後導致孩子虛度年華,家長浪費錢財。
在我國很多地區、學校和機構,STEM教育的研究、實踐和探索已經起步,呈逐漸繁榮態勢,但實踐層面依然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STEM教育的價值追求及其對課程建設與實施、教學組織、環境條件和教師素養的特殊要求,與目前的分科教學制度存在矛盾,在STEM教育推進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
相比傳統STEM教育模式,新“STEM”思維方式的培養更顯得重要。探索STEM教育的實施方案、師資培養、課程標準和評價體系建設,建設跨學科、跨學段的STEM課程群;發掘和推廣STEM教育的成功實踐模式,努力讓STEM教育惠及最廣泛的學生群體。
綜上所述,在中小學教育領域中加入,可以在其中建立專門的STEM學習區。學習區的位置儘量選擇在寬敞明亮的室內區域,便於幼兒園觀察實驗的情況;在這個區域中,教師可以為孩子準備好相應的學習工具,包括但不限於各種測量工具和實驗道具,便於孩子們根據不同的科學主題開展相應的實驗;幼兒園還可以在區域內安裝斜坡等設施,孩子們能夠便利地研究不同物體在斜坡上滾下來的速度和傾斜角等問題,同時學習到數學和物理的知識,也是跨學科學習的例子。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