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北京大學

創辦於1898年的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是戊戌變法的產物。京師大學堂建立之初,取代的是國子監。大學堂這所新學校裡面瀰漫了許多舊時代的空氣。裡面的學生多是官員或者舉、貢、生、監等舊派人物,1903年的癸卯學制規定:大學堂畢業的學生可以授予進士頭銜並獎勵翰林院編修檢討。

大學堂成了失意官員、舉貢生監尋求出身的好處所。據沈尹默記述他初入北大任教時,有一位老先生,每次上課都有一個聽差跟隨,挾一地圖、捧一壺茶和一隻水菸袋。上課前,聽差先把這些物件擺放講臺,下課後再隨老先生回府。

上體育課就更為滑稽,操場上時不時傳來“大人,向左轉”、“大人,向右轉”的喊聲。而當時和平門外韓家潭著名的花柳巷“八大胡同”,其最好的主顧就是“兩院一堂”,“兩院”者:當時北京政府國會的參議院眾議院;一堂,則是指京師大學堂。

  就是這樣一所大學堂,在籌辦之初,命運頗有波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維新派的改革措施全部被廢。京師大學堂雖得以保留,但招生人數大為減少,原定招生500人的計劃,到1898年12月開學時,學生竟不及百人。到第二年,也不過200人。

這個大學堂沒存在多久,1900年,先有慈禧下令停辦大學堂,後有八國聯軍侵佔北京,大學堂校舍被佔,裝置被毀。“大學堂弦誦輟響者年餘。”新世紀來了,大學堂卻死了。這是北京大學的第一次夭折。

  1902年1月10日,清政府下令恢復京師大學堂,任命張百熙為管學大臣。10月14日,京師大學堂正式舉行招生考試。12月17日,大學堂舉行開學典禮正式開學。一直到1951年,北京大學把這一天作為校慶日給學生放假一天。

  張百熙頭腦開放,這讓清廷大為不滿。1903年,清廷加派榮慶為管學大臣,名為協助,實為監督。1904年,張百熙乾脆被掃地出門,孫家鼐走馬上任成了京師大學堂新領導。截至辛亥革命爆發,戰亂頻繁,教育經費被挪充軍餉。1911年底,清政府再次下令停辦大學堂。

  北京大學的第三次面臨停辦,是民國建造後。1912年2月,南京臨時政府任命嚴復為京師大學堂總監督,接管京師大學堂。5月,教育部下令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校,嚴復成為北京大學校第一任校長。在北大發展史上,嚴復至關重要,若非嚴復保住北大不至停辦,之後也就不會有蔡元培使北大走向輝煌的一幕。

  由於袁世凱常把教育經費挪作它用,以至大學堂數月領不到經費。一代思想家不得不靠向華俄道勝銀行借款以籌備復學。不想,財政部又下令減少教員薪水至60元以下。嚴復擔心此舉無法保證教員到校復學,提出“為今之計,除校長準月支60元,以示服從命令外,其餘職教各員,在事一日,應準照額全支”。

有研究者稱,嚴復之所以能夠提出此議,在於嚴復“另有進項”,即使如此,此舉也算難得。1912年,北大開學後,學生僅百餘人,其中理科4人,工科14人,政法科不到10人。

  職員比學生還多,正好落了教育部的口實。當年7月,教育部以經費困難、學校程度不高和管理不善為由,提出停辦北京大學。為此,嚴復上書教育部,教育部表態:“解散之事,純屬子虛。”

  時局紛亂,嚴復之後的大學校長有如走馬燈,兩個月的時間裡換了三任。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這個時候,北大又差一點被“辦”了。

  那時,北大的校長是何燏時。何燏時到北大後,因為整頓預科不利引起學生風潮,130多個學生擁到校長辦公室,要求校長立辭職字據。

當教育部以費用過多、學生程度低和京津為一個大學教育區只能設一個大學為由,擬將北大停辦併入北洋大學之時,何校長拍案而起,給當時的大總統袁世凱和教育部呈文:“(北大)辦理之不善可以改良,經費之虛糜,可以裁節,學生程度之不一,可以力加整頓,而此唯一國立大學之機關,實不可遽行停止。”

社會輿論一時全部傾向北大,使得教育部不得不發出宣告:“本部職司教育”,對北大“但有整頓之意,並無撤廢之心”,北大併入北洋,最後只好不了了之。

22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輕鬆解決學生黨的“老大難”問題:印先森M04S寬幅印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