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手機的迅速普及,現如今絕大多數的社交活動已經轉為在網路上進行。不僅如此,很多企業、學校也利用社交軟體拉"群聊",以此提高資訊傳遞的效率。
換作以前,老師如果有什麼訊息要通知給各位家長,就必須透過發放通知單或是讓學生代為轉達的方式進行。這樣一種方式效率並不高,一旦孩子遺忘了這件事情或是有意隱瞞,那麼家長將第一時間接收不到資訊。
如今,藉助社交軟體的群聊模式,老師可以直接透過智慧手機給家長傳遞資訊,省去了中間的步驟,大幅提高了資訊傳遞的效率。
然而,隨著群聊模式的大面積推廣使用,這種全新的資訊傳遞方式也開始逐漸顯露出一些弊端。
前段時間,林老師就因為家長群上的一些狀況而苦惱不已。
根據林老師所說,為了方便佈置作業以及傳遞學校通知,她將自己任教學生的家長拉入到一個聊天群中。
起初,透過群聊發放訊息的確為林老師省去了不少麻煩,但漸漸地,群聊中開始出現不好的風氣。
"你知道嗎?我家小軒這次是班級第三。""我家小沐也不錯啊,考了班級第五…"
更令人感到不快的是,有些家長在誇耀自己孩子的同時,還暗諷了其他孩子。一時間,家長群彷彿成了戰場,家長們都不甘示弱,急於向其他人證明自己孩子的能力。
其實群聊管理體制自盛行以來,不少老師就開始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這之中,有三類家長甚至被列為最令人討厭與反感的存在。
最令老師反感的三類家長·隨意閒聊的家長
有些家長屬於比較健談的型別,在被拉入群聊以後,總會迫不及待地跟其他家長進行聊天互動。雖說這樣一種行為是個人性格的體現,但在群組之中閒聊很容易將老師傳送的訊息刷走,導致有些家長沒能及時接收到通知。
·亂髮廣告的家長
·經常詢問孩子狀況的家長
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有些不放心,經常透過班級群聊向老師詢問自己孩子的狀況。可能在父母看來,這樣一種舉動是關心孩子,但過於頻繁的詢問難免會給老師的正常工作生活帶來影響。
除了群組聊天中時常出現的上述三類情況以外,家長平時的一些舉動其實也容易給老師留下比較不好的印象,新手父母不妨參照一下。
容易引起老師反感的三類舉動·推卸教育職責
有些家長總是固執地認為,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如果自己的孩子沒有被培養好,那麼老師應該負起最主要的責任。對於抱著這種想法的家長,絕大多數老師都會感到厭惡。
事實上,教育孩子是父母和老師共同的職責,如果父母沒有做好家庭教育,那麼老師也很難在教學過程中對孩子進行管教。因此,家長應該把培養孩子視作自己應盡的職責,投入時間與精力加以履行。
·待人處事情緒化
有些家長情緒比較急躁,在遇到問題時往往不能做到冷靜下來思考,尤其是在涉及與孩子相關的事情時,他們更會流露出急躁不安的情緒。
面對這類家長,很多老師其實是非常頭疼的。因為不論老師怎麼說,家長都很難接受,只希望用更加簡單直接的方法處理問題,有時候這類家長甚至會作出脅迫老師的舉動。
·喜歡空喊口號
還有一類家長,他們雖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但是卻不願意花費時間對孩子進行培養。即便老師給這類家長提供一些有效的意見與建議,他們也不願意付諸實踐,總是空喊口號。
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有這樣一位光說不做的家長,孩子肯定也很難燃起鬥志好好努力。因此,對於這類家長,老師也是避之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