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在如今家長們都著急給孩子報數學班、英語班的時代,我從小就讓兩個孩子看歷史書的行為,被很多人質疑。他們一致認為:“讓孩子讀歷史有什麼用?”

臺灣大學歷史系教師呂世浩曾在演講中提到:

近代以前,無論在中國或是西方,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覺得學歷史很有用,甚至視為培養各種領袖人才的必要教育。

讓孩子從小讀歷史書到底有沒有用?看看哈佛大學學霸的書單就知道了。

哈佛大學的學生對學校來說,從來都是最好的觀察物件,對於學校裡的學霸他們也是倍感好奇。在一次書單調查中,哈佛大學發現智商和成績都名列前茅的學生,書單裡歷史書就出現的頻率是最高的。

其實,不僅僅是大學,美國學生從中學開始,歷史書就佔據了書單的一席之地。

從小讀歷史書長大的孩子,到底強在哪?

1、眼界、格局開闊

這個世界越來越需要有大局觀的年輕人,而從小讀歷史的孩子,在各種歷史大事件中增長了見識,眼光更不會侷限於現代。為什麼這麼說?孩子在讀歷史時,需要理清楚前後事情發生的脈絡以及前因後果,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把歷史學當做領袖教育。

2018年的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的曹婧怡,就是個從小喜歡讀歷史的孩子,她說:

“我的歷史啟蒙是從歷史漫畫開始的,這份興趣對我而言不只是開闊了視野,對我的學習幫助也很大。”

2、智力和成就不一般

“讀史可以明智”這句話總是能聽到,然而這句話並不是隨便說說。

2016年的河北高考文科狀元袁嘉瑋的愛好,就是看歷史小說。歷史小說不僅激發了他的學習興趣,還緩解了他的學習壓力。

縱觀很多學霸和名人取得成績和成就與歷史都有很大的關係。比如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在剛創業的時候,用《曾國藩書信》當成管理員工的“模板”。

任正非身邊的人也曾透露,任正非最喜歡看的就是各種歷史書。

3、讀歷史的孩子更懂得“思辨”

宋代著名的史學家呂祖謙曾說:

人二三十年讀聖人書,一旦遇事,便與里巷人無異,只緣讀書不作有用看故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讀了幾十年書,處理問題的方法還和愚民一樣,書就等於白讀。而讀歷史書可以讓孩子接觸到歷史上的名人在遇到困難時是如何解決的。

當孩子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也能參考古人的方法,對自己應付事情時有很大幫助。

孩子在看歷史書時可以透過一件件史事的認證,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不斷地鍛鍊自己的思維。不僅知識有所增長,連為人處事的能力也能提高。

這樣讀歷史,等於把古人的智慧為己所用,站在諸多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這樣的孩子怎麼可能不優秀?

孩子從6歲開始就可以接觸歷史了,但想要讓孩子真正接納歷史,給他看的書一定要通俗、有趣、權威。只有孩子能看得懂,才會繼續讀,才能產生興趣。

10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第七十一課  考場為何無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