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佈了2019年度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
根據統計,2019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數量創新高,比2018年增長6.25%,高達70.35萬人。
從2007年以來,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節節攀升,從2007年的14.4萬人上升到2019年的70.35萬人。今年受疫情影響,可能是近10多年來,留學人數首次下降。
從留學年齡段來看,主要是大學本科生,佔比高達60%,其次為高中生,佔比18%。小留學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比如今年疫情期間,光是英國就有1.5萬名小留學生。根據統計,光是在美國,我國的低齡留學生就從2011年的8000多,飆升到2016年的5萬多人,預計在2021年,這個人數會達到15萬人。這也需要值得反思,小學階段,三觀還未形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不夠了解的情況下,有必要出國留學嗎?
從留學家庭情況來看,留學生父母職務從中層領導為主逐漸轉向以普通員工為主,這也說明了留學已經變得非常普通,不再是精英家庭的特權。
從留學目的地來看,我國留學生主要選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亞洲國家主要是日本和新加坡,這和國家的高校質量和經濟水平密切相關。
不過,對於大部分網友而言,相比留學的具體情況,他們更關心70餘萬人留學,有多少人能夠學成回來,報效祖國呢?
根據教育部的資料顯示,2019年我國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58.03萬人,較上一年度增加6.09萬人,增長11.73%。這說明我國82%的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
從2007年到2018年的資料也可以看出,我國留學生回國人數也在不斷上漲,從4.4萬人上漲了51.9萬人。
為何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
第一,國內發展機會更多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誕生了一大批世界級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比較大。比如網際網路和IT等科技企業,誕生了華為、中芯國際、上海微電子、騰訊、阿里、網易、小米等企業,他們會進行全球人才招聘,這對留學生回國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第二,國家越來越重視人才
近年來,為了吸引世界頂尖人才,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各大城市,都制定了很多優惠人才吸引制度,比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優秀人才落戶政策,部分城市對海歸人才創業提供資金、免稅等支援。
這些政策甚至吸引了一大批頂級科學家的迴歸,比如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製造“發電玻璃”的潘錦功等。
第三,國內薪資待遇提高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留學服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34%的海歸薪資基本符合預期,較2018年增長15%;薪資低於預期的海歸有44%,較2018年下降5%。
這說明我國國內薪資待遇提高,也是吸引海歸人才回國的原因之一。
第四,國外對華歧視加劇
從2018年以來,美國對我國科技經濟無端打壓,中美關係惡化,導致美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對華裔的歧視加劇,很多留學生被驅逐,華裔科學家丟掉工作。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大多選擇回國另謀出路。
從留學生回國數量可以看出,現在國內真的不同以前了,在國內照樣可以發展得好,不一定非要留在國外。不過國家也要積極營造良好的科研社會環境,持續不斷的吸引留學人才迴流和國外優秀的人才來中國紮根發展,讓“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
關注霸姐,為您解讀教育政策、分享學習方法,更有免費福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