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如何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著名學者、北京電影學院崔衛平教授的話:“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你”是誰,就是我們每一個公民,就是我們彼此身邊親近的公民。”今天,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今天,我們的祖國國富民強;今天,我們的人民安居樂業;今天,我們的人民幸福安康;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活得更加有尊嚴。但越是這個時候,我們更要居安思危,更要有危機意識,更要有憂患意識。一定要在日常教育生活的點點滴滴和時時刻刻中,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莫忘家國情,常懷家國心。

在固本培元中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常言,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在城鎮化、城市化的今天,無數個鄉下人都從農村走向了城市,無數個鄉下人從國內走向世界各地,他們都在從事著自己的一份工作,小到養家餬口謀生計,大到幹事創業展自我,他們的視角在放大,他們的觸角在延伸,他們的視野更開闊。但無論生活發生了多大的改變,無論自己事業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功,最關鍵的是要教育下一代莫忘本。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有國才有家。教育孩子如何愛國,先從教育孩子愛家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積少成多、積土成山;向善而立、向上而行。教育的任務就是讓孩子知道,不僅為自己而生,還要為家國而生。不僅要傳承良好的家風,更要繼承祖國的文化;不僅要做一個有氣節的人,還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我們的教育一定要讓孩子們清醒的知道:我是誰?這是教育的本源。

在固本培元中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在言傳身教中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無論是家庭育人環境,還是學校育人環境;作為教育者,作為培養者,一定要在自己的實際工作與生活中,在自己的親力親為中,在自己的躬身先行中,言必行、行必果、果有效。作為培養人的人,一定要想方設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瞭解孩子內心世界裡的合理需求。務必知道你的一言一行孩子在模仿、你的一舉一動孩子在觀察、你的一顰一笑孩子在效仿,這一切都會給孩子的學習、生活、成長帶來巨大的影響。你與人和睦相處的氛圍,你待人接物的態度,你做人做事的風格,你教育教學的方式,必將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而除卻這些真實的教育,再去和孩子談教育,豈不是一句空話。在對孩子言傳身教的培養中,要讓孩子們知道:我從哪裡來?這是根的教育。

在言傳身教中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在走進自然中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中華民族幅員遼闊,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教育者,在關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在關注孩子讀書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帶孩子走進自然、融入自然、體會自然、感知自然。在培養孩子讀萬卷書的過程中,才能夠行萬里路,在行萬里路的路途中,學會賞一路最美的風景和看世界的能力。日後,當孩子回到故鄉或閱讀世界的時候,他就會能夠知道,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該怎麼?我不該怎麼?要讓我們的孩子心中有家國,眼裡有世界,這就是教育的大格局與大胸懷,這便是最好的家國情懷教育。教育的目的最終是要讓孩子明白:我要到哪兒去?我能行多遠?這是方向與目標的教育。

在走進自然中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在生活感悟中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數年前,當“QQ遊戲”裡的“QQ農場”風靡祖國大江南北的時候,城市的孩子、農村的孩子也包括大人們都迷戀上了在“QQ農場”種菜偷菜。當大人小孩廢寢忘食沉迷遊戲的時候,在南昌大學附屬小學,有這樣一位校長,他受“QQ農場”的啟迪,以獨特的視角和對教育生活的敏銳思考,變“QQ農場”為教育生活的現實,在國內基礎教育界率先在校園的一角建起了“開心菜園”,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從疏鬆土壤、菜種選擇、種子播種、澆水施肥、農藥噴灑、菜園管理、成熟採摘、加工燒菜、分享快樂中全程參與,樂在其中,學在其中。在此基礎上,他們開展課題研究,開發出了《開心菜園》的校本課程,最終形成了南昌大學附屬小學“為生活而教育”的辦學理念。這一作為正應了嘴裡說千遍,不如手裡做一遍的那句話。所以,我們在培養孩子鄉土情懷的過程中,要“踏石有印,抓鐵有痕。”教育來不得半點虛假,一定要務實求真,要讓我們的孩子知道:我要幹什麼?這是本質的教育。

在生活感悟中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

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就是在教育生活中構建“知行合一”的大課堂。這世上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也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但無論你走多遠,行多遠,對家的思念、對國的眷戀之情恰如一杯陳年老酒,一定會愈久愈濃。一個人的力量固然微弱,一個人的力量固然有限,但一個接受良好教育的人,一個具有家國情懷的人,必將影響著身邊的一大群人。同樣,一個人的行為在家與國中掀不起大浪,但千千萬萬點星火聚集在一起,定會驅逐黎明前的黑暗。家國情懷是一個人至高無上的品德,是一個人本該持有的民族氣節,為了教育的事業、為了教師的職業、為了家庭的祥和、為了孩子的未來、為了國家的未來,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了,而是“立德樹人”。在固本培元、言傳身教、走進自然、生活感悟中培養孩子的家國情懷,這恐怕就是對家國情懷的最好詮釋和踐行了。

一個接受良好教育的人,一個具有家國情懷的人,必將影響著身邊的一大群人。

9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強勢母親和懦弱的父親,都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你踩坑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