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時下,一個新的名詞“教育焦慮症”受到關注。其實,教育焦慮的背後,家長們對孩子成長的忙亂和慌亂由來已久,甚至造成孩子的“童年恐慌”。面對成長,家長和孩子原本可以更從容。

今天,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按照大人的意願來發展,於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當孩子的興趣與家長的期望不一致時,多數家長會想方設法地讓孩子服從大人的意志,有時甚至會採取強迫的手段,由此造成家長與孩子關係緊張、情感對立的事例屢見不鮮。

提及成績和興趣,不少家長認為,讓孩子取得好成績、考上好學校才是頭等大事,甚至是終身大事,等考完學再去發展興趣,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也不遲。其實這是誤區。興趣的產生是大腦發育的結果。很多情況表明,過了這個發展階段,興趣就會減弱或消失。

如果孩子的興趣與升學考試的課程不一致怎麼辦?這是很多家長感到困惑的問題。我個人的建議是,只要孩子的興趣是正常的健康的,就應當鼓勵孩子自主發展。道理很簡單,考學是人生一個階段要做的事情,而興趣則是陪伴人整個一生的。沒有興趣的人生是索然無味的人生。當學歷證書成為許多人的共性以後,興趣和特長就成為一個人社會存在的價值了。如果孩子有了獨特的社會價值,也就不存在如何和別人競爭的問題了。

今天我們的教育要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其實我要說,人的創造力是與生俱來的,創造是人的本能。如果你不承認這一點,你就無法理解人類文化和文明發展的邏輯起點和程序。

不少家長和教師常常以為,沒有知識就談不上創造。其實這個邏輯應當反過來,不是有了知識才能創造,而是因為創造才能產生知識。學習中的探究活動就屬於創造。透過探究所獲得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知識。我們過去做過一項教改實驗,提出了若干理論前提假設,其中第一條就是:創造是人的精神需求。這個觀點的另一種表述是:創造使人感到幸福。好奇心、創造慾望及一定的創造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創造力需要保護和激發。任何人在其痴迷的領域中都可能是天才。我們應保護和發展學生的興趣領域,制定多樣化的、符合其個性特徵的教育計劃。忽視個性差異、強迫學生按照統一的既定方式和途徑發展會扼殺學生的創造性。生活中扼殺孩子創造力的事情太多了。孩子創新的想法在我們很多家庭中都難以得到理解和支援。如果我們認為孩子天生具有創造能力,而孩子經過我們的教育後失去了創造能力,那肯定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

孩子從來就不是“一張白紙”,他們還具有許多與生俱來的能力。比如,共情是人類的本能,孩子很小時候就能讀懂大人的喜怒哀樂,能夠理解別人;如果孩子過於自我,過於任性,那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規則意識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做遊戲時都會自動遵守遊戲規則,甚至會創造規則或公約大家共同遵守,不遵守規則的孩子沒有人願意和他(她)玩,他(她)就無法融入群體,融入社會。如果孩子隨著年齡增長沒有了規則認識,那一定是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出了問題;還有,責任感也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天生就會呵護小動物,同情弱小,如果孩子長大了缺少責任感,缺少人性,缺少同情心,那需要反思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要從家長身上查詢原因;喜愛運動也是孩子的本能,這是人的身體和大腦發育的需求,如果孩子沒有了運動的習慣,不喜歡運動,成為“小胖墩”“小土豆”,這些問題的出現,都說明我們的教育還有缺憾。

有許多學校校長和教師都感到,今天學校教育有很多工作,都是在彌補家庭教育造成的缺失,或是在糾正家庭教育造成的偏差和問題,這些問題主要不是學習知識的問題,主要是在人格、不良習慣和社會性缺陷等方面的問題。所以我說,孩子身上的許多問題都出在我們成人身上。

如果說,孩子天生就具有這麼多的能力,是不是就不需要教育了?恰恰相反!尤其是家庭,對下一代的教育有永遠不可推卸的責任。

許多家長送孩子來學校時都習慣說,“孩子交給你們了。”抱有這樣想法的家長,家庭教育常常會出現問題。

作為教育者,教師尤其是家長,我們有責任精心呵護孩子的天性,發展他們基於遺傳帶來的各種能力;我們有責任為孩子開啟更寬廣的視野,讓他們看到更為廣闊的世界,產生更為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我們有責任對於孩子身上表現出的創新和開拓精神給予情感上的鼓勵和支援,讓他們在創造過程中享受到快樂與幸福;我們有責任培養孩子善良的人性和利他的精神,讓他們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自然而和諧地融入社會;我們有責任引導孩子,幫助他們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讓他們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等。

當然,我們更要細心地察覺,及時有效地對孩子出現的不良行為進行干預和矯正。孩子儘管從遺傳中得到許多寶貴的天性和本能,但是,正如西班牙哲學家薩瓦特爾所講:“……豐滿的人性,向來都不是由簡單的生物學基因程式設計所決定……我們是為成為人類而出生的。生物學上的人類定義之後,還需要加以確認——靠自身努力和與他人相處的關係來贏得第二次誕生,並以此確認第一次生命的意義。我們本該生而為人,但卻只有依靠他人人性的感染和我們自己不斷取得的進步,才能成為真正的人。人類的本質有時是靠自然的生髮,有時則是靠用心雕琢……成為完整的人,永遠都是一門藝術。”

人是會主動追求幸福的動物。當然,人類對幸福內涵的理解要比其他動物豐富而深刻得多。順應天性或發揮本能的行為會使人感到幸福。而順應天性和促進人本能的發展就是遵循人的成長規律,這是“好教育”的基本特徵和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的自由發展。因勢利導、順應天性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教育者尤其是家長應當細心地去發現“勢”,精心地去“導”。

今天家長的焦慮,唯恐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唯恐被別人家的孩子超過,認為一旦被別人超過,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其實家長真正應當考慮和擔憂的,不應當是孩子會不會輸在了起跑線上,因為輸贏從來都不會在起跑線上評判,而是要想想,孩子在跑完一萬米、兩萬米以後會不會掉隊,在10年後、20年後能不能適應快速發展變化的社會。一個人不被社會淘汰的關鍵,不是看當年上的是什麼學校,不是看當年在學校考試中得了多少分,因為很多知識考完就很快被遺忘,可能很長時間甚至終生不再提及,許多書本知識可能很快就會過時——而是要想想,孩子應當成為怎樣的人,孩子有沒有終身學習的熱情和必要的學習能力。在未來一個許許多多的人都擁有了文憑或證書的社會里,怎樣才能讓已經長大了的孩子仍具有存在的價值。

(作者系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金融街潤澤學校總校長,該文據“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發言編輯整理。)

11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學而思網校:寒假班來襲,是圈錢套路還是乾貨滿滿?測評答案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