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問我的,大語文啟蒙和閱讀啟蒙的區別是什麼。
目前大語文的概念界定還比較泛,我從涉及範圍來跟大家說說。除了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提升之外,學前孩子學好語文需要的拼音、識字、組詞句、字型/筆畫、古詩、成語、國學、歷史等綜合性語文系統學習,這些都可以在範圍內被歸到大語文啟蒙領域。它強調的是提升孩子的整體文學和人文素養。
大語文啟蒙更多的是幫助孩子全方面打基礎,為後面的語文深度和廣度學習打好地基。
而閱讀啟蒙更多的是給5-12歲孩子準備的,學而思之前也出過一套標準,是孩子的“六大閱讀能力標準”,如果課程和教材能夠更好地專項支援到這些領域能力的精進,那麼就從範圍內屬於閱讀啟蒙課程。▼
從六大能力的描述也可以知道,孩子想要學好語文,閱讀理解這部分是重中之重。
在孩子8歲之前,其實這一階段的能力靠刷題是培養不出來的,但幫助孩子去理解語言,包括但不限於看圖寫話類的小遊戲、小練習,都可以提升孩子的文學基礎。
像《小猴語文》裡,老師會帶著孩子深入瞭解句子的結構,還結合實際生活,教孩子學習如何豐富短句子,比如利用時間、地點、心情等描述,把短句變成豐富的長句……這也是幫助孩子去感知和親近語言。▼
課堂上這些閱讀啟蒙的開拓思路,坦白說,對陪學家長的啟發都是有幫助的。所以我就順著這個思路,跟大家好好說說,在日常陪娃中,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體會漢語的魅力,以及閱讀理解匯中那些實用的小方法和小技巧~
弟弟家的小朋友小學二年級,入學後每次單元測驗和期中期末的成績都處於“數學100分,語文總是要丟不少分”的狀態。
這學期期中考試又是這樣,孩子有點小沮喪。上週特意跟我說:姑姑你給我講講語文吧,我怎麼老是考不好。
小學低年級的知識點真的是沒有多少,但是從小朋友的成績和卷面可以看出來一點問題,就是小朋友對語言的感知停留在實用的層面,而我們大語文講的那種寬闊的、融會貫通的語言,以及中文的美感,他不大有體會。
媽媽們都有這樣的經歷,親子閱讀熱熱鬧鬧開開心心,講完了一本又一本,忽然你停下來問孩子:
霸王龍為什麼又不吃小動物了呢?
他不是愛吃肉嗎?
孩子懵懂的大眼睛,會眨巴眨巴看著你說:
不知道呀!
這時候你匪夷所思:剛才熱鬧了半天,敢情他壓根兒就沒讀懂?
閱讀和理解同樣重要雖然在啟蒙階段對孩子語言的消化能力和水平不做什麼硬性的要求,我們更多要順從孩子的天性和喜好進行閱讀啟蒙。
但是,啟蒙到了一定的階段是需要孩子的理解能力提升的,即使識字多也不代表對語言的理解就好。
我們語言的訓練其實也是這樣的邏輯,“閱讀與理解”中,“閱讀”是基礎,也是啟蒙的重點,“理解”是語言的目標和宗旨。其實,除卻孩子要面臨的語文考試,能夠欣賞和運用才是關鍵。
什麼叫理解呢?
先說一個看似有點學術的概念: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
這是一個傳播學領域的概念,由美國學者美國學者愛德華·霍爾提出。簡單翻譯一下就是:
低語境文化裡面,我表達什麼你就接受了什麼,不需要多想,整個表達直接了當。
而高語境文化裡面,我此刻說的這句話有可能有很多言外之意,有可能我的真實意思並不是我所表達的,這需要具體分析當時的上下文的語境,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咱們中國為代表的大多數東亞國家都屬於高語境文化。
或者用一張圖也可以看清它們的區別:▼
所以,我們看到美劇和動畫片,無論男女老少,I love you, I love you so much 三句不離口,但中日韓我們這些東亞國家卻很少這樣勤於說愛。
比如在日語中,出自夏目漱石之手的“今晚夜色真美”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我愛你”。▼
同時,在日語中的“夏天結束了”,並不是僅僅只是想說夏天過去了,它也暗示著愛慕的心緒不了了之。
而作為日語漢字文化的源頭,我們的詩詞就更是這種描摹心境含蓄美麗的集大成者。所以我們說想念對方會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想你不說想你,說忘不了你衣領的顏色,這麼含蓄的語言沒點領悟能力哪裡能領略其中的妙處呢?
這種語言的美感就充分體現了高語境文化的魅力所在。
早年間聯合國教科文調查就指出,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就是漢語。除去其書寫方式的複雜外,對於低語境文化國家最難以琢磨的還是其蘊含在文字中幾千年的中華文化積澱。
所以,只有閱讀不能代表理解就到位了,在漢語裡尤為如此。
你以為這是很不接地氣的理論?
No no, 一個上幼兒園的小姑娘,都知道在路過蛋糕店的時候跟媽媽說:
媽媽,你猜那個粉色的蛋糕是什麼味道的?
而不是說:我就想吃那個奶油蛋糕!
這就是高語境,高語境的命門就在於:要理解言外之意,理解資訊中的資訊。
我們能夠理解的語言越深入,理解的詞語越多,閱讀效率就越高。這就好比同時都讀一篇文章,有的小朋友敘述出了故事的一個概要,也許只理解50%,有的小朋友能夠講述其中很多人物的細節,甚至對某些細節還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這樣就是完全理解了文字的內容。
閱讀與理解同步進行我們都知道,孩子學古詩,離不開背誦,也叫做誦讀。這是共識。
但誦讀並不能保證孩子一定能領悟古詩,讀懂深意。
儘管不必苛求每個字詞,但詩歌大意、歷史淵源和整體基調是孩子需要了解的內容。
我們的古文不是基於邏輯的,而是一種體悟性的語言。這和前面我們講到的高語境文化是一致的,是我們的語言傳統。所以,理解力在誦讀的過程當中會逐步加強,卻並不是只要進行了誦讀,就會達到同步的理解。
想要閱讀和理解的能力同步增長,那還是需要藉助很多家庭的外力。
“女兒問,這兩首詩立意那麼接近,實際上有什麼不同,寫法有什麼不同?”
你看,小朋友能夠感受到兩首詩的相似和不同之處,但是難於把這種體會透過語言準確表達出來。
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就是一次閉環的學習過程。能提出問題就是一大進步,我們一定要鼓勵小朋友多提問。
那麼這個區別,我們家長怎麼講述呢?
是講述其中每個字的差別,詩人所處的朝代的歷史差異,還是講述這首詩歌具體寫作場景的區別?
這些知識有很多書本可以做到,有很多網路資源可以做到,但是不能替代的是,用和小朋友理解能力相匹配的語言去講。畢竟最瞭解孩子的就是父母,父母如果能簡單生動的表達就最好了。
這對我們的家長看似要求很高,其實我們只需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再帶著問題和小朋友一起查閱相關資料,我們就能一起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不是隨便找一本唐詩講解的書去照本宣科地講。
如果我給孩子講兩首詩的對比,我覺得最為重要的是把握兩首詩歌整體感情基調的對比,然後再大致講一下詩句的大意,對於細節的字詞不會特別強化。
還以這兩首詩歌為例:▼
我會這樣說:
我們一起來看這兩首詩,最大的區別我覺得就是熱鬧還是冷清,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哪首詩表現出一種熱鬧的樣子呢?沒錯,是《江上漁者》,第一句就寫了江上人來人往,就像咱們過節時候去逛街,商場里人好多呢。但是詩裡面第二句就寫了大家在江岸上往來的原因就是想吃從江裡新鮮打撈上的鱸魚,味道太鮮美了。
這麼一看,《江雪》這首詩不僅不熱鬧,甚至太安靜了呀。你看,咱們一讀都感覺到很寒冷。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沒有鳥也沒有人的足跡,寒冷的冬天一個人在江邊垂釣。
不過呀,我們在《江上漁者》裡看到後半段也看到詩人不光寫了熱鬧的場景還寫了他的思考,那就是這麼鮮美的鱸魚是漁民冒著風險辛苦從江裡打撈的,非常不容易。
所以,第一首表面上看到描寫的場景非常熱鬧,其實還是很辛酸的,作者非常同情漁民的艱辛。
這樣的過程就是引導孩子在閱讀的同時去理解,去體驗文字背後的涵義。
理解的關鍵在於思辨和情感這看起來都是我們在大學的文學專業的課堂上經常出現的詞語,這麼小的孩子能理解嗎?
其實,學習語言也許就是一個學習從口語到書面語表達的一個過程。對應到我們日常生活裡,思辨就和我們的邏輯相對應,情感對應的,就是我們的感受,這其實非常直觀。
為什麼小學裡面要從看圖寫話開始進行寫作訓練,就是訓練文字在使用過程中的邏輯表達和感受表達。
先說邏輯
對於剛入小學的孩子來說,邏輯體現在結構和銜接詞當上。剛開始的階段來說,無非就是在看圖寫話當中,要有一個說明事物的順序。所以,家長在給孩子輔導看圖寫話時候,首先要看看孩子說的話是不是有一定的邏輯順序。
儘管邏輯順序是一個看起來比較刻板的條條框框,很多文學大家也不一定遵循這樣的順序。但是在寫作的初期,這還是非常重要的。相當於有了這樣的基本功,再在此基礎之上創新,那是加分項,但表達是否具有邏輯,這是一個基礎題。
結構表現在:要麼是從總到分、或者從分到總,要麼是總分總的結構。
銜接詞就是在其中讓我們的結構表達得更清晰。比如首先、其次、再次,最後。或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總的來說。這都是最簡單明瞭的用銜接詞來表達邏輯。
比如描述一個小動物,也可以引導孩子分為幾個大塊兒,用咱們上次分享過的一個花瓣模型去描述它的外表、生活習慣、和我怎麼一起玩兒等等。這裡面都有著內在的邏輯線索。
再說感受
感受體現在各種各樣細節裡。比如說,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其實都表達了人物的感受。
那小朋友去如何用文字來描述感受呢?
我和弟弟家的小朋友進行探討的時候我就發現,他能夠描述出圖片當中事情的變化,但是注意不到心情的變化。
比如說這一組圖。▼
小猴子看到小鳥飛,也學小鳥飛,然後摔下來了,這個資訊他完全能捕捉到。
然後他寫了這樣一個故事:
小猴子看到小鳥能飛也想飛。他從石頭上往下一跳,結果一下摔死了。
四幅圖能用兩句話就概括了,不得不說,小朋友概括能力還很強。
這時候我們家長能做什麼呢?
我告訴他,你可以嘗試從四個點讓你的文章“好看”:分別是心情、動作、細節、想法。
以下是我們的對話擷取:▼
PART-1 心情
我:小猴子看見小鳥飛,他是什麼心情呢,也就是說他有什麼樣的感覺?高興、滿足、快樂、傷心、無奈、羨慕、反感、厭惡等等,這些都是感覺。
他:它很羨慕小鳥會飛。
PART-2 動作
我:小猴子學小鳥飛,那他是怎麼學的呢?動作是什麼樣的呀?我要是沒看見這張圖的話你能給我詳細說一下嗎?
他:他張開手假裝是翅膀。
我:對呀,我們把手張開真的像小鳥的翅膀。
PART-3 細節
我:圖片上所有的東西其實你都能用一些你學過的詞去描述它。你寫的詳細一些,看你文章的人就好像也看到了這幅畫一樣。比如小鳥怎麼飛的?小猴子它站在什麼地方?
他:小猴子站的山很高,都看見白雲了。
PART-4 想法
我:你還可以寫寫你看了這樣一個故事,你有什麼想法呢?
我嘗試引導他每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特長,就跟每個小朋友一個樣,每個人擅長的都不大一樣。
結果沒想到,小朋友說:我想到了小猴子一學小鳥就喪了小命兒,哈哈哈。
好吧,最後一步,我感覺已經失敗了,所以放棄了。
然後,他開始對剛才的作品進行修改。
最後,他修改後的作品是這樣的:
小猴子看見小鳥展翅飛翔。小猴子很羨慕小鳥,它也想飛起來。他學著小鳥的樣子,伸直胳膊,從高高的山頂上跳了下去。結果,小猴子摔死了,喪了它的小命。
這絕對是西遊記和水滸傳聽多看多了的文風,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感覺到了一絲單田芳老師的味道······
很想保留小朋友自己的思路和靈光,所以我沒有強求他一定要往主旋律上走。雖然沒有導向我們想要的那個所謂的“中心思想”,但是我覺得整體上是生動了很多的。
居然寥寥幾筆就寫了一個又搞笑又悲傷的故事,真是隻有小朋友做得到。
所有輔導過孩子看圖寫話的家長應該都有過各種啼笑皆非的體驗,真的,小朋友的思路太有趣了。
前面我講到的心情、細節、動作、想法,這幾個要素,我進一步引導小朋友:其實我們的比喻句也可以描寫這些感受。比如說什麼像什麼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你能不能嘗試用一個比喻句來說說我提到的這幾個點呢?
小朋友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我說不如來試著說說媽媽吧。
於是,他寫出了這一個小時裡的高光句子:
媽媽生氣起來就像老虎一樣兇惡地盯著我,把我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是的,心情、細節、動作、感受,以及修辭,融合的無比完美。
孩子,你勝利了。
這只是一次寫實的日常生活的小記錄,其實也說明了孩子的語言理解和感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小朋友不斷去學習各種的細節的描述,後期還要在細節之外學會取捨和詳略,都需要漫長的過程。
寫在最後我和琳都很喜歡跟孩子聊天,日常生活中,他們隨時有無數個鬼靈精怪的念頭靈光閃爍,每每讓我們驚得目瞪口呆,這“驚”裡面有吃驚,也有驚喜,甚至還有驚嚇。
就像我今天跟孩子們去爬廬山山道,本來殘雪季節路面就很容易打滑,我在旁邊牽著倆孩子走了一段平路,然後看到前面的險峰路段一堆積雪,我們就停止前行,往回走了。
孩子們自然知道安全為重,但是回去路上又嗨起來了,一個勁兒說,“如果我下索道的時候一不小心摔倒了,那我就會變成一個小皮球,在這條路上左翻右滾還亂跳,最後就只能躺在山底下,不省人事。”
弟弟總結一下,正兒八經跟我說,“不止,人肯定沒了。”
我當時腦海中立刻就浮現出兩隻小皮球在索道上翻滾的情景,覺得很搞笑怎麼辦,明明我們那麼膽戰心驚地走在殘雪的山道旁。
小朋友的小腦袋瓜裡真是有一個龐大神秘的世界啊!
所以,幫助孩子找到開啟自己“心情、細節、動作、想法”的方式,從引導孩子思考到幫助他們學會用語言表達,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要是在過程中孩子再附贈給你幾個這種捧腹大笑的段子,感覺你的日常啟蒙就都賺到了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