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1952年,海聞出生於杭州,1969年3月至1978年3月在黑龍江省虎林縣紅衛公社下鄉。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後在美國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並在美國高校任教多年。1995年回國,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創辦了北京大學商學院。

歸來,仍是此間少年

離開虎林後,海聞先後回去過5次。作為這裡曾經的鄉村教師,學生們聞訊成群結隊地來看他。一個學生說:“海聞老師,我們也許是你這麼多學生中最沒出息的,但一定是對你最有感情的。”

作為知名經濟學家、教育家,海聞一生桃李滿天下。相比他在美國和北大的學生,虎林的學生確實很平凡:沒上過大學,一輩子務農,但樸實、純真、善良。說起他們,海聞總是飽含深情:“他們是我的青春。”

“文革”開始時,海聞正讀初二。海聞家庭出身不好,屬於“黑五類”:爸爸是右派,兩個舅舅和一個姨媽分別去了香港和臺灣,後來又都到了美國。1969年初,海聞寫下血書,以領隊身份成為杭州第一批到黑龍江下鄉的知青。

田間,最冷的天和最暖的人

從江南的大米飯、紅燒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變成了天天只能吃五穀雜糧、酸菜、土豆的農家生活,一年吃不到幾次肉,入冬後有將近半年時間吃不到新鮮蔬菜。尤其是酸菜,海聞開始吃不慣。怕房東為難,也怕自己有“不能吃苦”的嫌疑,海聞硬著頭皮克服了口味上的不適應。

冬天屋裡冷,有時候不得不穿著大衣戴著口罩睡覺,早晨起來時眼睛眉毛上都是霜。臉、鼻子、耳朵、腳都凍壞過。炎炎夏日,去幾十裡外的荒草甸子打草,渴的時候只能喝水窪裡的水。割小麥累得直不起腰來,秋收時滿手被豆莢扎得都是血印,掰苞米掰得虎口腫脹。

可是,黑土地的生活也帶給海聞前所未有的人生體驗。老鄉們把這個17歲的文弱少年當成了自己孩子,女房東張口就說“俺家海聞”,生產隊評功,老鄉們總是給這個賣力的小夥子打高分,有人不服,說海聞雖然賣力但是農活技術差,老鄉們為他爭辯:“正因為他技術差一點,才給二等工,不然就該是一等工了。”多年以後,海聞想起當時的一幕幕,撲面而來的依然是暖暖的人情味。

老鄉們看中了這個小夥子的才學,不久就讓他去村裡小學教書,而且直接讓他當上了副校長,後來,他又到紅衛公社中學任副校長。海聞的教學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在這裡得到了最初的鍛鍊。

1970年,推薦工農兵大學生政策推出後,老鄉們也把機會率先給了海聞。可是因為家庭出身問題,連續兩年都在公社被卡下了。1973年,上級出臺了“上大學要考試”的政策。經過認真備考,海聞三門課都拿到了“一等”。填志願時,他專門挑了東北林學院的道路工程系,本以為到深山老林修路的苦差事,沒什麼人跟他搶。可是希望再次落空,學校以“道路工程系”是保密專業為由,再次拒收了海聞。

又過了一年,大學招生又實行推薦制。大隊在討論推薦人選時,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海聞。然而,大隊党支書李春生說話了:“我們不能再推薦海聞了,推薦也是瞎名額。”可是幾天後,李春生找到幾個黨支部委員說:“海聞的問題是政治問題,我們要先幫他解決政治問題,要培養他入黨。”海聞後來撰文回憶說:“黑土地的艱苦日子已經過去幾十年了。我常常想,要是沒有那一段經歷,沒有那一段艱苦生活,我會了解中國社會嗎?我會珍惜後來的學習生活嗎?我會在留學時遇到的各種困難面前堅持下來嗎?我會感激生活,始終充滿激情嗎?我會有今天的成功嗎?”與中國最基層群眾有過近十年的親密接觸,讓海聞後來的經濟學研究不會成為“空中樓閣”。

接下來的3年,海聞所在大隊的黨支部幫助他踏上了艱難的入黨之路。因為家庭成分原因,海聞的入黨申請屢屢被拒,可是大家沒有放棄,終於,在1977年,海聞入黨了。對他這樣的家庭出身來說,簡直不可想象。而更大的喜訊也發生在1977年——高考全面恢復了。

燕園,壯志得酬的“老生”

可以考大學了,海聞很興奮。一開始他準備報理工科,因為他認為學文科“政治”風險大。可是他只有初中二年級的文化程度,沒學過化學,物理也只學了個皮毛,很多課程不是複習而是要從頭學起。於是他果斷改報文科。即便如此,也要自學高中數學。白天他正常給學生上課,只能利用晚上和週末時間複習。由於晚上經常停電,海聞買了一大捆蠟燭,徹夜苦讀。

那年,黑龍江省的考生有近百萬人,而錄取名額才一萬左右。初試定於11月底,考語文、數學、政治。複試在12月底,文科增加歷史、地理科目,理工科增加物理、化學科目。海聞初試告捷,數學也拿到了98分的高分,他把第一志願定為北大。複試寫作文時,海聞把自己寫哭了。春節時,海聞在杭州家中收到同事的電報:“祝賀你考進北京大學經濟系。”

26歲的海聞成了大一新生。在班裡,他的年齡中等偏上,人看上去有點“土”,舉止也有幾分呆萌,比如他從虎林帶來了很多木頭,準備以後做傢俱,他甚至不知道學校圖書館可以上自習。初入燕園,他更多的是傾聽和參與。大三那年,海聞將西方經濟學確定為自己的研究方向,隨後踏上了赴美求學之路,成為恢復高考後北大第一位自費出國深造的學生。

對於已經30歲的海聞來說,留學面臨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二舅開車把我從機場送到學校,車裡的收音機在播報新聞。他問我能聽懂嗎,我說聽不懂。他說聽不懂你還敢來讀研究生?”在黑土地的那些年,早已教會了這個年輕人什麼叫做“不放棄”。在美國長灘加州州立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後,海聞又取得了美國戴維斯加州大學的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可是,拿到美國福特路易斯學院商學院終身教授職位的海聞,從未想過在美國度過終生。“鄧小平發表南巡講話以後,我們一直很興奮,想要回國。我跟林毅夫想辦學,易綱和張維迎想辦研究所,大家就說那就一起辦吧。”經過努力,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於1994年創辦成立,林毅夫任主任,易綱和海聞任副主任。

2003年前後,北大副校長林建華找到海聞,希望由他負責深圳的商學院。經過一番考察,海聞看到了這座改革開放“橋頭堡”和經濟學教育結合的巨大潛力。拿著100萬元的啟動經費,海聞南下開啟了“商界軍校”的創業之旅。幾年後,他把一批情緒低落的“調劑生”調教成了商海中的領軍人物,其中包括06級學生、的天弘基金負責人王登峰。“他雖然考研成績不理想被調劑,但面試時我覺得他比較勤奮踏實,就錄用了他。”2017年,商學院創辦英國校區,這是中國大學第一次在發達國家獨立建設、自有產權、自主管理、自授學位的辦學實體機構,也是中國經濟教育研究的一次輸出。同年,2011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托馬斯·薩金特教授宣佈加盟商學院。2018年,海聞高票當選“網易年度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

初心未忘的海聞,在教育領域的創業耕耘就像當年他在黑土地播種一樣,一粒一粒地種,滿倉滿倉地收。

12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錯峰放寒假 有學校假期超過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