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把雙刃劍,正如法國文豪巴爾扎克所說,挫折對於天才是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筆財富,對於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你能想象到,這是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大學物理》課上相對論、能量均分原理的討論片段嗎?看似與專業課不相干的“插播”,並非不經意的“題外”點綴,而是來自於專業課老師的精心設計。為落實學校課程思政“九個一”工程,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團隊積極組織“課程思政”研討,聚焦課程教學大綱修訂、教學設計編寫,努力實現價值引領、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目標,被選為學校首批“課程思政”示範課。
巧做課程加法,
讓“嫁接植入”變“如鹽在水”
“《大學物理》是學校4453名理工科學生的公共基礎課,學生規模龐大、教學任務量繁重。因此,在該課程上率先推行思政教學改革顯得尤為必要和關鍵,對我們任課教師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該校物理與光電學院院長、課程團隊負責人劉博說道。
學院副院長、《大學物理》團隊帶頭人趙德林深耕教學一線多年,有豐富的專業課教學經驗。他認為,物理學的許多重要知識如物質觀、運動觀、相互作用觀等都是認識世界的核心內容,這是物理學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優勢。為此,公共物理教學部42位任課教師結合課程內容,積極開展思政教學研討,開發物理規律中蘊含的哲學和人文元素,啟發學生“格物致理”。
“‘康普頓效應’發表後,引起了科學界的轟動,有人懷疑康普頓效應的真實性。對此,當時康普頓的研究生、我國著名物理學家吳有訓先後進行多次實驗,有力驗證並支援了康普頓效應。”每次在講解康普頓效應這一內容時,裴世鑫老師都會以這個故事切入,“鑑於吳有訓對康普頓效應的貢獻,前蘇聯學者建議將康普頓效應改稱為‘康普頓-吳有訓效應’,但吳有訓先生卻發表了一封公開信,表示自己只是重複老師的工作,拒絕了這一殊榮。1926年,吳有訓先生謝絕了康普頓的誠心挽留,履行公費留學生的義務,懷著對中華民族的滿腔熱情回國,開啟了中國物理學研究的序幕。”他認為,吳有訓實事求是、淡泊名利的科學家精神,以及誠實守信、愛國奉獻的忠毅精神就是直擊學生內心、涵養精神世界的最好素材。
在上實驗課時,裴世鑫也都會以“工匠精神”拉開課程式幕。“老師在課堂時常談到,光刻機技術為什麼成為中國晶片製造的掣肘?正是因為我們缺乏精細的製造產業。因此他要求我們對待任何實驗都要精益求精,不能大而化之。”他的學生唐前浩說。實驗時大家都充滿使命感和責任感,希望未來能夠投入更尖端的科技工作中,為中國爭口氣。
“相比干巴巴的說教,透過‘基因式’植入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學生的接受度更高。”在裴世鑫看來,思政元素好比是“鹽”,有機融入教學後,一方面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它也讓同學們的專業學習更加有“勁道”,實現“教書”與“育人”的相互促進、雙向提升。
這樣的例子俯首即拾。徐飛老師在講解麥克斯韋速率分佈率時,會談到中國科學家葛正權對麥克斯韋速率分佈函式的貢獻,介紹他在抗日救亡、建設新中國中的努力;孫婷婷老師在講陀螺的定軸性時會展示神十航天員王亞平的太空授課影片,以航天夢、中國夢激發學生愛國之心;徐野川老師在講解共振時聯絡馬哲中事物的二分法、外因和內因的關係,希望同學們能夠認識到正確利用物理原理有助於提高認知能力,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一系列這樣的中國故事和價值理念,構成了《大學物理》課程中的“思政點”。它們並非隨機出現,而是有設計地進入課程大綱,覆蓋所有章節和教學環節。“放鹽也要科學,不能‘重口味’”,趙德林說,“每隔十幾分鍾,在關鍵的知識點上把關鍵的故事丟擲來,引起大家聽課的小高潮。這也是我們集體備課中所要求的。”
找準角色挖掘特色,
讓“大水漫灌”變“精準滴灌”
“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讓每位教師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教出自己的‘特色’,提高思政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不能大水漫灌、粗放經營,必須建立起一整套符合認知科學要求、符合專業育人特點、符合人才培養規律的課程思政體系。
在明確思想、集體備課之外,《大學物理》教學團隊的老師們根據自身不同的教學特點和教學風格,注重多樣化、追求個性化、遵循漸進化,發明出一套自己獨特的課程思政“殺手鐧”。
在趙德林看來,“言傳身教”是傳遞價值觀最好的方法。讓學生佩服的是,他上課很少帶講義或者教材,“所有的授課內容他都熟記於心,這一定是位對教學十分上心的老師。”他的學生、如今已推免至國科大的陳強談起第一次上趙德林老師的課的感受,“趙老師上課不求快,每一個公式他都要推導得清清楚。有一次為了推導一個公式,他從左上角寫到右下角,寫了整整四塊黑板。”陳強說,趙德林讓他想到了著名物理學家黃昆院士,在他身上看到了同樣低調務實、一絲不苟的物理人精神,身邊老師的影響讓自己受益終身。
劉玉柱老師在研究型教學上下了很多功夫。他積極為本科生參與科研創造機會和條件,竭力培養本科生的創新思維和實驗動手能力。2017、2018年,他共指導17支學生隊伍(51人次)參加江蘇省實驗物理競賽,全部獲獎;連續兩年指導學生獲得江蘇省普通高校本專科優秀畢業設計(論文)一等獎;近三年以來,在他的指導下,本科生以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論文12篇,其中張啟航的論文資料還被德國著名標準資料庫永久收錄。
而裴世鑫、張雅男老師等則注重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裴世鑫錄製完成了近5000分鐘的《大學物理》全部線上課程,設定過關測試題目近2000道,形成了“立體化”教學資料,這在全國都很少見,近40所高校邀請他分享線上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方面的經驗。“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給了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今年暑期就有同學線上自學完成了《大學物理》課程,並在開學後的考試中的得了100分,獲得了這門課的免修資格。”在裴世鑫看來,線上平臺不僅幫助學生培養主動思考、自律自控、善於挖掘等品質,更是對課堂思政教學的有益補充。例如疫情期間,他上傳“口罩對飛沫擴散的阻礙”影片,號召學生戴好口罩,做好防疫;當他看到復旦大學王德峰教授有關中國哲學的精彩講座後,第一時間將講座錄屏後線上推送給學生,希望學生透過王教授詼諧的講授體會其中的“思政”元素……
最強大腦凝練集體經驗,
讓“單兵作戰”變“集團軍作戰”
裴世鑫是學校較早踐行課程思政的教師之一。經過幾年的積累,他已凝練出一套經驗方法,在自己教案的所有章節專門提煉出課程思政的元素,並計劃面向文史類學生開設《科技與生活》通修課,讓文史類學生在感受科技發展促進美好生活的同時,也能掌握其中的科技原理。“我本科是學師範的,深知教育的第一要務不是把籃子裝滿,而是把燈點亮。”裴世鑫說,“《師說》裡談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第一位的,然後是授業,而解惑則是解‘道中惑’和‘業中惑’。”因此他認為,課程門門要有思政,教師人人要講育人,以術入道、以道馭術,讓“三個傳播”與“三個塑造”交相輝映。
“大學物理課程的育人功能,必須要得到系統深入挖掘。”今年4月,物電院專門召開黨委會,強調“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必須加強學院黨委領導,併成立“課程思政”建設領導工作小組。公共物理教學部隨後多次組織“課程思政”專題研討,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學內容設計和教育教學全過程。
公共物理教學部首先組織編寫了《大學物理》課程思政教學大綱,深入挖掘課程體系中蘊含的科學思想方法、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人文情懷,所有十九個章節都明確了思政融入點,供教師在課堂上靈活選用。透過以點帶面、逐步推進,團隊凝練出四個方面的課程思政核心內容:即透過介紹物理學的發展史及物理學家的生平與科研經歷,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及刻苦鑽研的科學態度與工作作風;透過課程中所講到物理規律和現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發展觀和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結合實驗影片和動畫演示,調動學生獲取知識的興趣、激發探索和創新的思維;透過介紹科技發展、展望國家對科技創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其次是組織錄製育人微課,並舉辦“課程思政”優秀教案評選等,一對一地指導教師找到課程內容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思維、專業倫理等相關德育元素的“觸點”和“融點”,4門《大學物理》教案入選了學校2020年優秀“課程思政”優秀教案。團隊還深挖課程中的南信大特色,編寫了擁有“氣象+”特色的大學物理教材——《大氣科學物理基礎》。《大學物理》的“課程思政”教學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