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父母真的只是為孩子好嗎#

這個問題我只能說:大部分父母一定都是對孩子好的,但卻不一定是為孩子好。

因為對一個人好,只需要我個人認為這些東西是好的。

而為一個人好,則需要從另一個人的切身利益與感受出發。

“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往往出現在父母與孩子意見相悖的時候。

但大部分出現分歧的情況下,父母更多地希望孩子能乖乖服從,甚至對孩子的選擇加以否定和嘲諷,卻極少考慮孩子的感受。

圖源網路

一味地說為孩子好,有多可怕?

我的發小阿如說:“我以為我父母的所有不幸,都是我造成的。”

吵得那麼兇,為什麼不離婚?“都是為你好”

這個問題阿如從小想到大。

但每一次母親都會抹著淚對她說:“都是為了你和弟弟,都為了給你們一個完整的家庭。”

從阿如記事起,父母就開始砸鍋砸碗的吵架,等到家裡再沒有東西可摔,父親就推門走人,只剩母親對著一地狼藉嚎啕大哭。

這時候阿如就會從角落裡爬出來,小心翼翼地安慰母親,但語言又是那麼地蒼白無力:“媽...你別哭了...”

母親就會邊哭邊吼她:“要不是為了你們,我早就離婚了!我和你爸那個沒良心的一天也過不下去!”

圖源網路

阿如到青春期後變得很暴躁,簡直像翻版的她父親,反覆談戀愛又分手,燙著奇怪的頭髮,十分不服管教。

在高中以後,我不止一次的聽到她的母親在家怒吼,她卻摔門就走。

在高二的時候,她休學了。

對外宣稱是身體不好,其實我知道,她是流產了。

圖源網路

我去探望她,卻看到她爸衝進門,一手將她狠狠拖下床,一手抄起拖鞋,就開始打!

母親驚恐又憤怒的去攔,她弟弟坐在裡屋卻動也不動,門半開著,我看見他煩躁地戴上了耳機。

父親打完又對母親吼:“老子累死累活,你看你在家把孩子教成什麼樣了!”

母親站起身衝著父親吼回去:“你掙到幾個錢?我跟了你這個沒出息的倒了三生的黴!”

其他鄰居紛紛過來勸架,阿如母親仍不解氣:“我要不是為了孩子,早跟你離了。”

一直沉默的阿如弟弟忽然衝出來:“那你離啊!你想離就離,怎麼要拿為了孩子當藉口?”

圖源網路

阿如的例子根本不是個例,這些夫妻吵得那麼兇,根本無法在一起生活,客觀來看,父親對孩子嚴厲,母親對孩子疼惜,都是對孩子好的。

但他們不離婚真的就只是“為了孩子好”嗎?

我覺得未必。

從孩子的利益角度來說 ,她並不需要父親的暴躁和母親的哀怨,但是他們還是把這一切強加給了她,並告訴孩子,我這都是為了你。

圖源網路

事實上,80年代往上的父母,結婚大多靠相親、介紹,受教育程度也不是那麼高,離婚就更是少見,甚至可以說非常丟臉。

所以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的“為孩子好”,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說法,它更多地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自己的軟弱以及自己的不敢擔當與自暴自棄!

說白了,沒條件沒能力離婚,自己也創造不出來好條件,所以將就過吧。

圖源網路

但怨自己太難了,相比之下,怨別人、拿孩子當擋箭牌就容易得多。

你能不能別控制我?“都是為了你好。”

生了我,你後悔嗎?

《聽見她說》系列劇之《許願》裡,楊紫飾演的一個26歲的女孩小雨,在自己26歲生日的前夕,錄製了一段影片,問了媽媽這樣一句話。

短片伊始,她一開口,便已戳心:“我有時候特別想……擁有一種超能力,這樣我就可以回到26年前,殺死我自己。”

許願

原來,在媽媽懷孕的時候,爸爸出軌了,媽媽像瘋了一樣地報復爸爸,毀掉爸爸的名聲,直到逼得爸爸家搬遷去了遠方才罷休。

失去丈夫以後,媽媽將所有的愛都轉移在了小雨身上。

她偷看小雨的日記,收買同學當間諜,監視小雨的一舉一動,期望女兒是完美的,希望小雨的每一個動作都應該是她想象裡的樣子。

許願

她一次一次警告小雨,不許談戀愛。

在知道小雨戀愛後,跑去對男孩說,他配不上小雨,讓他離小雨越遠越好。

許願

這種愛,明面上看,是出於保護,是為了孩子好。

但細細思索下,媽媽的做法卻更像是在補償自己過去的人生。

她把孩子視作自己生命的重來,所以控制得那麼厲害,彷彿這樣就可以彌補她的過往與青春。

心理學作家李雪曾說過:

“一個身體只有一個靈魂,如果家長的控制太強,強的密不透風,孩子在家長高度的控制下,實際上已經造成他們精神死亡。”

所以你說父母只是是為了孩子好?我不能全部認同。

因為打著“為你好”旗號的控制型教養實在太讓人窒息了。

圖源網路

教育好孩子之前,先做好自己吧

都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長遠。

但最好的計長遠,是從小就讓他耳濡目染什麼是優秀,什麼是愛正面的力量。

就好像今年疫情期間那位給新冠患者寫信的女孩一樣。

她的媽媽和外公是醫生,因此她寫道:“哥們,挺住,我把我的外公和媽媽都借給你。”

寫信女孩陳琪方

這樣簡單而溫暖的文字鼓舞了千萬國人。

她只是一個16歲的女孩,在那樣特殊的環境下,正是需要一家人團聚的時候,可卻有如此大愛。

這不是父母強行灌輸就可以得來的。

反觀一些吃過很多虧,看透很多事的家長,他們總想把自己的經驗全盤灌輸給孩子。

他們說:“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你的想的那樣,家庭不完整就不幸福、考不上大學你就完蛋,不聽我的你就會受罪!”

其實本意是好的,但孩子如何跟一個幾十歲的人產生共情呢?

圖源網路

可為什麼,不試著讓孩子自己描繪出想要的顏色與線條呢?

要知道,廢掉的畫作可以重頭來過,廢掉的紙張也可以迴圈利用,但孩子廢掉的人生卻不能再重來了。

不要再為孩子好了,父母是孩子生命裡的一束光,就讓孩子追光而去吧。

12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從復旦美女教師于娟看真實的世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