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最近,北京某小學的一個家長群裡,因為學校的教師資源變化而換了代課老師授課,引發了一些家長的不滿和聲討。因為並非當事人,對於過程原委筆者知之不詳,從瞭解的情況看,這位給小學三年級代語文課的老師並沒有道德劣跡,沒有體罰學生,甚至算不上怠工惰職,家長們的質疑主要在於其教學能力層面,原話是“以目前這位老師的情況,無論是從個人能力上,還是所處位置,都無法像曾經X老師那樣盡心盡力地幫助孩子們複習”。

個人以為家長提出質疑和要求改善是可以理解的,但對於當事的一些家長的話,如“影響孩子的一生”“有可能伴隨一生的學習習慣的好壞”等,頗感意外。何至於上升至“影響孩子的一生”呢?

什麼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家長-學校,緊張的螺旋

在傳播學中有一個“沉默的螺旋”的概念。其“螺旋”之意在於形容一種迴圈往復加強的發展過程。現在借用這個概念來形容當前義務教育階段校方和家長之間圍繞對待孩子的一種緊張關係,在教育發達的大中城市可能尤為明顯。

小學,相差一個年級的兩個孩子在校園內拐角處撞著了,雙方看起來都沒有受傷。這一幕被學校的老師看見,於是聯絡了其中年紀較大的孩子(甲)的媽媽,讓她去聯絡另外一個孩子(乙)的家長,賠禮道歉、帶孩子做檢查等。但是甲媽媽聯絡時對方家長卻不以為然,覺得多大點事。到了週末,老師再次致電甲媽媽讓她聯絡問一下情況。但甲媽媽去電時直接把對方惹煩了:“這事不都結束了嘛怎麼還打電話”。

在上面這個例子裡,兩位媽媽其實都不太緊張,但是學校老師非常緊張,主要應該是害怕孩子有啥事的話學校要承擔責任,或者即便孩子沒啥大事但家長不依不饒地追究起來的話,還是學校要承擔責任。

本來兩個孩子不過相差一歲,在拐角處相撞只是意外,無所謂孰是孰非,但老師在處理中迅速清晰地劃分了責任:甲比乙大,責任在甲,這是一個家庭對另外一個家庭的責任,矛頭不指向學校。

家長緊張——學校緊張——不緊張的家長也不得不緊張起來,這是我所謂“緊張的螺旋”。

導致的現實局面是什麼呢?為了避免學生有磕碰風險,學校規定學生課間也不能出教室活動,甚至不能離開座位。從一個教室轉移到另一個教室上課時,上下樓梯也必須秩序井然地排隊,也不能說話,以免摔傷踩踏。

最近所聞的一個例子,是一個小學生在上體育課時邊跑步邊撿樹葉。結果體育老師託學生上來向班主任告狀,然後班主任把他和一起跟著去撿樹葉的同學關了小黑屋,併發微信給家長:“咱們看看危險性吧”。嚇得家長趕緊問是不是有孩子受傷了,需不需要馬上去學校帶孩子們去醫院看看。其實並沒有哪個孩子摔倒和受傷,但從體育老師到班主任都很緊張。

所以這一代孩子心理脆弱是很正常的,因為在家長和老師的眼裡他們就是非常脆弱。他們是“被脆弱”的一代,不脆弱的反而可能成為異類,成為重點關注的物件。

教育,最大的投資

我們國家有尊師重道的傳統,這也是國力競爭的優勢。但凡有孩子又有餘力,就想把餘力用到孩子身上。

這尤其體現在中產階級身上。中產往下,心有餘力不足;中產往上,常規教育就未必那麼重要了。恰恰是中產階級家長,最多地透過教育和奮鬥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一信念也延續到養育孩子上。

以北京為例,外地人要留京並組建家庭,典型的組合是一方有錢——高薪行業,一方有戶口——不論這個戶口是北京土著還是校招進入體制內取得。有了一定經濟積累後,在孩子上學前換到學區房。

在上下學時間走在北京一個“名校”的附近,路上一個個稚氣的面孔,其身後大機率意味著父母的高學歷高收入加上半生努力,還有再上一輩老人若干年的精力投入,很多時候也包括積蓄的支援。

所以怎麼可能輕鬆得起來?孩子的教育成了一代人乃至兩代人最大的一項投資。這麼重要的投資,當然必須精打細算、步步為營。

回看文章開頭的那個家長群裡的風波,也就不難理解了。“我們付出那麼多(買了學區房)贏得孩子在這個學校接受教育的機會,就受到這樣的對待?”

這就像你衝著名師給孩子高價報了一個輔導班,結果名師走了換了個普通老師,擱誰能接受呢?這樣的義務教育不能拿我們小時候在小縣城受到的那種義務教育來類比。那時候我們沒得選,也不需要選。對學校期望沒那麼高,包容度也就比較大。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上述風波里,孩子的媽媽總是衝在爸爸前面——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作為母親投入的心力往往要高得多。誰投入的多,誰的股比大,誰對風險和收益當然就更加敏感。正如前不久的一篇論文中,稱母親承擔了“教育經紀人”的角色。

越來越豐富的教育資源,也使得孩子的時間變得極為稀缺。一個標準北京中產的孩子,週末一定是被各種課排得滿滿當當的。

這對孩子來說不一定感覺到苦,因為各方面的課程都有,針對相應年齡段會做好興趣引導,也就是“寓教於樂”。有些看起來是玩,但一定是有收穫地去玩。放養型撫育、“瞎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正因為孩子時間稀缺,注意力稀缺,當然一切都要給他/她最好的,包括在校學習的時間內,理所應當得到最高的教學質量。

教育的精細化成為普遍趨勢,不論是以怎樣的方式。例如,一些寫給家長的教育書長期佔據圖書排行榜首位,家長培訓、親子方面的心理諮詢預計會越來越常見。因為新生代父母意識到,“我們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做父母啊”,教育要從家長自己抓起

這都是命?一項心理學研究的迷思

“讀書無用論”早已被掃入垃圾堆。但與此同時,學歷與能力、能力與成功、成功與幸福之間關係的不確定性,也給努力“雞娃”的家長們心頭不時帶來一絲彷徨,又給了那些放棄“雞娃”的家長們自我安慰和開解的餘地。更何況,“能力”“成功”“幸福”這些字眼的定義本就模糊不清。

然而投資是在不確定性中追求確定性的。既然未來遙不可知,就讓眼下的所有指標都盡力達到最優。一個個正確答案組合起來,人生這張答卷的結果肯定不會差。

中產階級家長們是這樣對孩子的,也是這樣對自己的——回顧過去,正是每一步都努力做了正確的事,累加起來才有了自己的今天。如果有哪一步沒踩對,可能就實現不了今天的生活。

這正是中產階級的脆弱性。中產階級的人生,是不容出錯的一生。

從抵禦風險的實際能力看,中產階級當然是要比更低收入群體強的。但從心裡能接受的程度來看抵禦風險能力則不見得。正如俗語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中產階級更加恐懼失去,對微小的失去都很敏感。

文章開頭的事情如果放在一個縣城普通小學裡,可能不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也是這個道理,“換個代課老師而已,就能影響娃的一生?你講啥子喲。”

什麼能影響孩子一生?我們常說性格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命運。那麼什麼決定性格?一般認為教育(家庭和學校)是最關鍵的因素。但是下面這項開始於1979年的心理學研究似乎並不支援這一結論。

這項研究由美國的托馬斯·鮑查德、戴維·萊肯及其助手們完成,意在檢驗基因在決定個人心理品質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他們從美國等8個國家找到了56對分開養育的同卵雙胞胎,也即具有完全相同遺傳物質的人,對他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集中心理測驗和生理測量,並將這些雙胞胎與那些共同成長的同卵雙胞胎進行比較,得出了驚人的發現,並在整個生物與行為科學領域引起了巨大反響。

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同卵雙胞胎即便分開撫養而且生活條件大相徑庭,長大後不僅外表極為相似,其基本心理和人格也驚人地一致。

他們對自己的結論還做出了一些解釋:

1.智力差異的70%都可歸因於遺傳的影響(仍有30%可歸因於包括教育在內的環境影響)。

2.在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家庭環境對他的影響與他所繼承的基因相比,其作用是很小的。不過他們也指出,基因不是決定命運的必然因素,那些極富奉獻精神的父母仍能從正面影響他們的子女,即使他們在總體變異中所佔的百分比很少。

3.並非環境影響人的特性,實際上相反,是人的遺傳傾向塑造著周圍環境。例如,人們通常認為情感豐富的孩子來自富於感情的環境,但鮑查德和萊肯認為,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比別的孩子情感更豐富,他們這種與生俱來的行為傾向是他們能夠對父母的愛作出更主動的反應,這在某種意義上強化了父母對其表達愛的行為。

這項研究似乎可以讓一些焦頭爛額的父母稍稍鬆一口氣,雖然並不意味著為人父母者可以卸下教育孩子的重負。

作為孩子

已經說得夠多了,觀點似乎仍是模稜兩可,既沒有否定也沒有強化教育的重要性。最後換一個角度,從“被投資”的一方,從孩子們的角度來看看,是什麼感受呢?

最近網上出現一些“後悔生下孩子”的媽媽們的心聲吐露。那麼想一想,是不是也有後悔被父母生下來的孩子們呢?一定有的。

被生下來,存活於世間,從而不得不面對人生和社會的種種,乃至必有一死的最終命運,是身不由己的事情。當然,絕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會從正面來看待:無論如何生命都是一個奇蹟,對此我們感恩。

孩子們都很聰明,肯定知道父母對自己很好很好,好到報答不了。現在的父母不再提“養兒防老”,更多的都是希望孩子未來過好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心裡想著“我是為你好”。說到底,父母投資於孩子,但回報並不需要直接落在自己身上,更多是一種精神和感情上的滿足。

但即便如此,對孩子們而言,這項巨大的、曠日持久的“投資”帶來的心裡重負有時可能仍然是不堪承受的。

在學校和家長“緊張的螺旋”下,孩子彷彿一塵不染的實驗室裡的培育物件。作為實驗人員的家長戰戰兢兢地拿著實驗手冊和放大鏡,給予最健康的水和食物,最有益的環境,最合理的刺激,特別害怕哪一步弄錯了,讓自己的實驗物件的指標出現異常,不僅當下自愧不已,更怕未來驗收時追悔莫及。

這是一個很不準確的比喻,想說明的是,教育的精細化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不容出錯”上。

允許犯錯、允許試錯,把錯誤作為學習的機會而非不正常的表現,這樣的心態和氛圍可能更好。

比起告訴孩子什麼是最好的並讓他/她聽從,更應該告訴孩子如何判斷並自己做出選擇和堅持。

比起一遍遍要求孩子改到正確,也許可以接受一些錯誤的存在,即便意味著不夠完美。

比起讓孩子變得正常和省心,也許更應該思考是他/她妨礙了環境還是環境妨礙了他/她。

我們常常把孩子想象成一張白紙或者一段完全沒成型的橡皮泥,等著我們下手塗抹和塑造。

但孩子可能更像是隱藏在泥土裡的一顆本自具足的寶石,我們只是輔助他剝落外面的泥土,發現自己的形狀,展現自己的光芒。

這個過程中你的動作是輕是重,或者弄錯一下,並不那麼要緊。但需要耐心一點,寬容一點,不要著急地把表層的泥土按你的想象壓緊了,讓寶石永遠塵封。

10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那些年和女兒相依為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