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聚集在雞娃群的家長就會問:我家娃明年要上一年級了,需要準備點啥?要不要學拼音?學前需要識多少字?數學20以內運算夠用不?英語需要準備啥?幼小銜接要不要上?
1.孩子上學,家長也需要上學
教育圈最經典的話:小學看家長,初中看學校,高中看孩子。家長在孩子早期要主動學習擔當小學生家長的本領,學習科學的教育規律和方法,幫助孩子儘早融入學習生活,培養終生學習習慣、學習態度、行為習慣、是非觀念。卓立校長在自序中就寫道:小學,是人生的基礎;一年級是小學的基礎;各位年輕的父母,拜託請一定莊重以待!
1)家長是後勤保障人
首先“儀式感”是一個幫助孩子走進小學生活的好方法。在公共場合,不要再喊暱稱,而是鄭重其事地喊孩子的大名,建立名字的儀式感,幫助孩子樹立自然人的意識;為了將儀式感做足,作者建議找一家莊嚴端正的老字號照相館,給孩子拍一張正經的小學生照片,從而讓孩子在心裡對待小學生這個身份就莊嚴以待起來。
其次家長把每一件小事落實做好,包括按時接送孩子,按時讓孩子睡覺。不要覺得晚那麼幾分鐘,沒有關係。對於接送孩子,早和晚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心理感受差別很大。晚到就意味著孩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走進教室,孩子心裡會不自在,這種壓力緊接著就會影響接下來的學習。同理晚接也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降低。按時讓孩子睡覺的重要性更不要說了,只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保證第二天的充沛精力。
最後父母需要參與一年級學習,千萬不要因為一年級功課簡單就放鬆大意。對於孩子來說,告別了幼兒園恣意玩耍的階段,進入嚴肅規範的小學校園,一年級是個全新的開始。萬事開頭難,他們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還需要父母給予及時的保障和信心。
2)家長是助推力
剛剛進入一個新環境,周邊的老師同學都是陌生的,這對6歲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家長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在背地裡幫助一把孩子。比如,在開家長會的時候,父母留意下和自己家庭氛圍比較接近的,後面主動聯絡,事先幫助孩子在班裡找到一個好朋友,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陌生和害怕;開學後也可以就近邀請幾個家庭的孩子來家裡玩,幫助孩子製造在校園外一起玩耍的機會。除此之外,教導孩子們多幫助別人,積極主動,這樣就很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歡。
除了人際交往,孩子在學校更多的依賴就是班主任老師。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會直接影響孩子在學校的生活和學習狀態。當然孩子和老師建立的連線取決於父母和班主任的溝通順暢與否。那麼父母就需要掌握和老師溝通的技巧。
在溝通時間上,應該選擇放學的時候和老師不上課的時候;當老師批評錯孩子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冷靜,在孩子面前出口抱怨只會讓孩子失去對老師的信任,然後鼓勵孩子自己和老師溝通一把,實在不行家長要主動出擊跟老師溝通一下。在給老師送禮方面,最主要是孩子用心做的,而不是花重金購買的禮物;在如何讓老師給孩子換座和關注較少時,作者也給出了中肯的答案,家長在這些小細節上無須過於擔心。3)家長是孩子行為的掌舵人
孩子絕大部分的好習慣不是培養出來的,而是在父母的行為中耳濡目染薰陶出來的。我們想要孩子養成的意識和習慣,那麼家長首先要反省自己,先行做到。說給孩子聽,不如做給孩子看,小學看家長,說到底看家長能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這裡跟大家講一個書裡的小故事。
周禾小朋友的英語開始跟不上進度,媽媽很著急。焦慮的媽媽決定自己從零開始學英語,想著只有自己學好了才能輔導孩子。一年間,周禾看見媽媽每天如何學習背誦,爭分奪秒利用時間練習英語。於是周禾變得非常喜歡和媽媽一起學習英語,她從內心覺得媽媽就是自己的一個小同伴,到二年級時這位孩子就成功當上了英語課代表,並且越來越喜歡說英語給她帶來的成就感。
烏克蘭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一句話: 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當然除了家長自己要做好榜樣外,一年級還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意識和習慣,主要包含:
對自己負責的意識首先,對自己負責意味著照顧好自己在學校的生活,從吃午飯,喝水,課間休息上廁所這些小事做起,不讓這些細節影響到學習;
其次,對自己負責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我的學習我負責。孩子在學習時,家長可以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比如家務,處理工作。大家各幹各的事情,各對各的事負責,這樣負責的意識就慢慢建立起來了。
那麼在做完作業後,家長要不要檢查作業呢?在低年級時,尤其是一年級是非常需要這個環節的。父母在檢查作業之前,可以教會孩子一些做作業或考試的自查方法,比如加法用減法運算。當然如果有題目做錯,家長最好把錯誤進行歸類,計算錯誤,抄寫錯誤,粗心錯誤等等,然後再讓孩子自己去檢查。出現錯誤並不可怕,而是要利用這個機會讓孩子學會自查,根據錯誤改正,總結經驗,提升對自己負責的能力。
合理安排時間合理安排時間主要包括課間休息時間,課堂時間和回家後的時間。課間休息時間雖然只有十分鐘,但怎麼利用是個不小的考驗,玩,喝水和上廁所都要合理安排才行。課堂上的時間都是老師精心安排的,緊緊跟住老師的節奏就行。回家後的時間管理,也是很多孩子的難點。關於孩子如何合理利用規劃時間,家長要有意識地去引導。
收納整理和做家務的習慣一年級孩子應有條理地管理好和學習相關的物品,比如文具盒,書包和書桌/書櫃。收納整理不僅可以收穫整潔的環境,還可以鍛鍊孩子分類歸納的數學思維和清晰的思路。
除了收納自己學習的物品,孩子還可以適當參與家務勞動。作者非常提倡讓孩子承擔適當的家務,有四個重要的原因:其一,這是孩子確認自己是這個家庭的一分子的重要方式;第二,家務勞動的成果是由全體家庭成員共享的,那麼家務勞動就應該由全員來分擔,這是孩子認識“責任、權利與義務”的最簡單的形式;第三,家務勞動是一種綜合的勞動形式,是對孩子身體、行為、認知等各項能力的綜合鍛鍊;第四,做家務,就是孩子最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的鍛鍊,無形中提升自信。
保護自己的意識很重要孩子們來到校園,就邁開了進入社會的第一步,那麼就不可避免會存在矛盾和問題。孩子們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就不能少,其中包括人身安全、交往安全、運動安全和交通安全。這些方面父母平時就可以透過繪本,引導等方式來給孩子宣貫安全的知識。避免孩子遇到校園欺凌,多和孩子交流,多留意孩子情緒變化。除此之外,告訴孩子一些人際交往的方法,必要時家長幫助一把。
2.一年級孩子最重要的任務
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任何時候,發自內心的喜歡可太重要了!喜歡上學,那麼上學就變成一件有趣的事;喜歡班級,那麼就會主動為班級的榮譽爭光。喜歡老師,那麼就會認真聽講老師的課;因此一年級核心的學習任務根本就不是課本上那些知識,而是瞭解並且全然接納自己作為小學生的身份;是能夠主動融入學習生活和班級生活,並且樂在其中。
1)喜歡上學
讓孩子“喜歡去上學”,就是一年級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在一年級這個起點上,如果能做到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愛上學、喜歡去學校,那就很厲害了。讓孩子“喜歡上學”,爸爸媽媽和老師們要格外注意這三個方面:
利用好有魔法的100分鼓勵孩子爭取100分,是在學習的最初給孩子一個有激勵力的心理高位:我是成績好的孩子,我很棒,我完全有能力學好功課。100分是設定的一個激勵手段,在學生生涯最初讓孩子們 養好習慣、嚐到甜頭。 養好習慣,學習的過程就輕鬆;嚐到甜頭,就樂於到學校,一直甜下去。父母們可以巧妙地利用這100分幫助孩子找到自信心,樂於學習的勁頭。
鼓勵孩子找到課堂學習的樂趣課堂學習是學校裡的主要學習方式,能夠儘早融入和參與到課堂中來,也就慢慢適應了學校的規則,孩子也越早地享受課堂樂趣。
幫孩子找到自己的班級榮譽感孩子喜歡自己所在的班級是孩子喜歡上學的關鍵一環,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班級歸屬感,大體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讓孩子充分感受來自校園裡家人們的善意和關愛;其次,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班級的事務,無論大小;最後,鼓勵孩子加入各種競賽的班級集體專案和活動,建立班級榮譽感。
2)喜歡老師
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
日本的腦科學家林成之說:“排在第一位的,是要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老師。”
當然讓孩子進入一年級就天然地去喜歡老師,是可遇不可求的。當孩子對老師的感情談不上喜歡或厭惡時,家長這個時候可以做點什麼?
家長自己先接受認可老師,對老師的行為不解時,主動溝通。及時扭轉自己和孩子對老師負面的感受或看法,必要時,可以爭取老師的幫助鼓勵孩子回家分享學校的細節,並用正向的方式向孩子提問。比如,今天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而不是今天誰欺負你了?儘量引導孩子往正能量方向去思考。家長用心發掘老師的優點,並在孩子面前重複說讓孩子親眼看到你和老師友好的關係,比如平時放學可以多和老師說兩句。久而久之,孩子對老師就會熟悉,會覺得是父母的好朋友,那麼對老師的感覺就會變得不一樣。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人類一旦認為什麼是討厭的東西的話,就會最先在大腦裡把它標記為負面的資訊,那麼這個討厭的東西相關的一切,尤其是知識,都是不會再進入人類的大腦之中的。所以一年級的學習應以發展興趣,培養愛好學習的習慣為主,千萬不要因為學習而學習,本末倒置就不划算了。
3.語數外如何準備
1)語文
開學的時候,孩子語文應該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生長規律,家長只需要在尊重自然規律的情況下,引導孩子認字,拼音即可。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在上小學前已經接觸了6年,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可遵循“父母有意識,孩子無意識”的原則啟蒙拼音和認字。比如,平時親子閱讀,孩子不排斥的情況下,採用“指讀”方式,久而久之孩子就認識了常見漢字。拼音的話,平時也可以採用唱讀方式,比如,“shan山,遠方起伏的是山;he河,門前蜿蜒的是河”這樣把拼音的規律簡單地融合到日常兒歌裡,讓孩子首先有這樣拼讀的規則,為下一步學習拼音打下基礎。
一年級的語文重點、難點和出錯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項:
識字(會認的字和會寫的字)寫字(包括筆畫筆順)拼音(包括音調)組詞、造句和看圖說話(和閱讀量相關,學前多做親子閱讀,為後續自主閱讀做準備)知道了一年級語文的重點難點,家長在準備的時候就可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2)數學
對於家長所焦慮的“數學20以內運算夠用不”這個問題,卓立校長給出,學齡前小孩只需要會數數並數過20,能夠區分一個物體是圓的還是方的,這些就夠了。學齡前兒童的思維還停留在具象的圖景式思維,不要為了學習數字而學習數字。數學啟蒙應該是建立在培養興趣之上的,生活處處皆數學,平時可以透過玩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無意識地去學習數學的概念和思維。
一年級的數學重點、難點和出錯點主要包含:
20以內數字加減法(數字的書寫,區分“基數”和“序數”,數的分解,0及對數字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以內的退位減法)
認識鐘錶認識平面和立體圖形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分類與整理在孩子數學學習過程中,多借用實物來幫助孩子理解數學裡的抽象概念。比如認識鐘錶,可以在家裡多和孩子看一看,認一認,讓孩子熟悉這個東西后就比較容易理解和上手。平時去超市,買菜,帶點零錢,讓孩子跟著一起付錢,找錢,久而久之就會從具象總結出規律,進而到抽象思維。
3)英語
英語的學習取決於父母為孩子規劃的學習目標。打算出國和走國內應試,這兩個目標的學習路徑肯定是不一樣的。但不管哪個目標,學齡前的英語學習都應該採取“習得”方式,可以說它也是一門“父母有意識,孩子無意識”的學科。作者建議只做兩件事即可:創造合宜的英語習得小環境,保護孩子對英語的好奇心。一年級的英語重點、難點主要包含
單詞的認讀和記憶字母的書寫字母的發音單詞的貫通情景對話和句型在明白了一年級語數外的重點和難點後,那麼關於幼小銜接,就沒什麼好說的,有條件的,一定要上!幼小銜接並不是為了一味地灌輸一年級的知識,而是提前適應課堂規則,並暴露一些在小學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可以給父母及時提醒,早做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