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寫作,可謂是經歷了一個由厭惡到熱愛的反轉。
話說關於寫作,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學四年級的一篇作文,忘了具體是什麼題目了,就記得同桌寫了她的文具盒,好朋友寫了小兔子,還有陸續接下來又寫了三篇作文,我竟然忘記都是什麼命題作文,只知道自己是絞盡了腦汁才硬生生的憋出來的,一共交上去了四篇作文。
當作文字發下來時,大家都激動的看成績,同桌和好友都得了八九十分,向來作為班級成績最好的我,竟然只得了六七十分,感覺整個臉都丟盡了。看到這樣鮮明的對比,我忍不住撕掉了四篇作文,打算重新去寫,這無疑又給自己出了道難題,還是不知從何下手,腦子裡能夠想到的就是同學們寫過的內容。作文撕了,總是要補上,東拼西湊的寫上了,但是後來語文老師也沒有再給改。
尷尬的局面就這樣過去了,但是還是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去提高,就知道不會寫,想象力太差,總以為是自己太笨了,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五年級的時候,為了迎接檢查,語文老師讓我和另一個同學(因為我們寫字好,其實就是寫的工整點)寫兩篇命題作文,我很苦惱,不知怎麼寫,同桌就教我怎麼寫,後來寫到我受傷了,他說後面你可以用“痊癒”這個詞,我說我都沒聽說過,他說他在書中看到過,就是傷口癒合的意思。
他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看過很多書,知道的也特別多,透過這個詞,對他的佩服又多了一些。從他身上,我意識到自己除了教科書幾乎沒有看過什麼書,主要是那時候都沒有讀課外書這個意識,老師也沒有引導過。原來,很多知識要從更多的書中去提取。
後來上了初一,記得那時候各門課程經常考試,每次宣佈成績時,數學和英語的最高分都是我,別提有多開心了,但最尷尬的依然是語文。班主任就是語文老師,每逢語文閱讀理解和作文就發愁,真心不知道該怎麼去回答,怎麼去寫。有一次愁的摔本子,班主任瞅著我發笑,卻依然沒有人告訴我們要如何提高,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啃教科書。
初二的時候,重新分了班,總成績第一,數學滿分,但是語文成績依舊平平。班主任又是語文老師,他和別的老師不一樣,結合我的成績,找到了我問題的短板,給我做了合理的分析,並引導我多結合語文知識加以思考拓展,多看一些優秀作文,積累一些優美的語句語段,積累多了,自然就會用了。他每次上完課都把教案放到我這裡,對我而言,無疑多了一個學習材料,結合教案,我把每一篇課文做了認真的解讀,整個感覺就不一樣了。
又到了作文時間,我依然為此犯愁,但是相比之前,感覺多了一份從容。當作文字發下來時,我就借那些得分高的來學習參考,看到有個同學竟借鑑使用了培根《論讀書》結尾的內容,感覺自己從她身上學會了變通,也把那段話,摘抄到一個小筆記本上,抽空就拿來看。
後來又借了一本《中學生優秀作文選》《古代名人故事》兩本書,學習摘錄其中的優美片段和名人故事,只要有時間就拿出來誦讀,慢慢的記在筆記本上的內容,也都爛熟於心了,寫作文也有內容可以充實了。從那時候起語文開始有了起色,開始明白多讀書的重要性,但讀什麼書,依然很迷茫。
我出身於一個小山村,周圍很少有人讀書,姐姐從小很愛讀書,各種我叫不上名字的書都會讀,經常熬夜看小說,也因此耽誤了學習,爸媽經常因此說教她。因此,在我的印象小說就像毒品,會侵蝕毒害一個人,是不能碰的,我從小就被灌輸為一個乖孩子,所以也從來不會主動去摸。
到了初三,班裡來了一個復讀生,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人也幽默風趣,從交談中知道她讀了很多很多書,包括言情小說。她曾經要借給我看,被我拒絕了。
我有一個好朋友,她是一個看上去就聰明機靈的女孩子,愛寫日記,愛表達,特別討人喜歡,語文成績也特別好。中考結束後,我去她家裡玩,發現她家裡有好多書,都是她姐姐買的,也有各種言情小說,也許那是中學生都會看的書,只是我不知道。她們經常一起看,一起交流。我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她把《路遙文集》《張愛玲文集》《安妮寶貝系列叢書》等等各類好看有趣的名著借給我一大摞,我如獲至寶。
回到家,姐姐又找了鬱秀的《花季·雨季》讓我先看看完,再看別的,這可以說是我讀的第一本小說,說來真是慚愧。那個中考暑假,無疑是我整個中學生涯中,過的最充實的一個假期了。
後來上了高中,每週兩節閱讀課,閱讀古今中外名著,高中三年記了兩本筆記,每一段的內容都可以張口就來,語文知識的積累也越來越多,也成了同學眼中的小學霸。語文成績也穩步提升。真的得感謝多讀書,單純的靠課本知識是滿足不了學習的需要的。
都說上了大學就可以放鬆了,然而我卻高考失利,不滿足於自己考取的學校,就想努力成為普通學校裡的優等生。第一年,心無旁騖的讀書學習,當以系裡第一名的成績證明了自己時,我開始想方設法的去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加入社團後,認識了改變我命運的畢於建主任,他給我們講了很多話,讓我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嚮往,但是我只記住了一句話,就是想提升自己,就多去他的辦公室,也許有些稿子、採訪、樣稿校對等需要幫忙,可以多練練手。於是,我有空就拉著老鄉去,也藉著這樣的機會,開始接採訪、接稿子,寫通訊、寫採訪稿,寫各種應時的文章,還跟著主任學習編輯檔案等等。他會把自己的靈感來源、寫稿的方向、出發點、採訪的相關注意事項等等全盤交給我們,我也隨手做了詳細的記錄,那段日子是我成長最快的時間,也是離寫作最近的日子。
是的,在寫作中,我真的付出了很多,那時候沒有電腦,查很多資料都要去網咖,寫稿子也是手寫。為了完成更高質量的稿子,每寫成一篇我都會反覆的修改,然後不斷地徵求主任的意見,直到改到滿意為止。記得修改最多的一篇稿子,手寫了五六遍。因為自己的踏實努力,也因此收穫滿滿。
工作後,我依然堅持讀書寫作、有書聽書,恰逢單位(三甲醫院)裡經常有徵文比賽等各種職工文化活動,我幾乎一次都沒落過。從最初戰戰兢兢的參與,到後來帶動身邊的同事積極參與,徵文比賽、演講比賽、授課比賽、運動會等等,收穫了很多獎品,身邊的同事也從中收穫很多,這一切都得益於讀書寫作帶給我的能力和自信。
因為發表文章的原因,也認識了院裡編輯部的韓婕主任,雖然未曾謀面,也經常會有一些源於文字寫作方面的交流,讓人倍感親切。她也給了我一些寫作的建議和幫助,讓我在寫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後來我辭職了,因為照顧女兒,一直沒有找工作,但我依然沒有停止讀書學習。有書平臺給我提供了最大的學習資源,在這裡學習了很多的課程,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後來有幸加入有書班長隊伍,參與帶班學習,更不允許自己偷懶了。
2020年10月19日,有幸爭取成為了劉主編21堂寫作課的班長,加入了最喜歡的寫作隊伍,也遇見了很多很多優秀的寫作愛好者,這無疑是今年我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
21堂寫作課,無疑是有書最給力的課程,授課老師是有書副總裁劉楊劉主編,帶領了一批超給力的助教導師團隊,再加上班級班長帶班,班級服務非常周到,學員們的成長也是極為迅速,很多堅持寫稿的學員都拿到了稿費,也有一部分賺回了學費,真的是收穫頗豐。
在班級裡有幸認識了我生命中的貴人——格格巫導師,認真負責,細心周到,關於拆書稿中的每一小細節,都講解到位,哪怕剛做完眼部手術,也沒有因此漏掉一次作業點評和班級知識分享,這是最讓我們感動的,在他的帶領下,很多學員有了快速成長, 拿到了稿費。
認識了她,讓我對讀書寫作有了全新的認識,課程結束了,也沒有放棄我們,依然帶著我們在寫作的道路上死磕,先在又定下了日更3000字的目標挑戰,我相信,我們一定會堅持下去的。
親愛的格格巫導師,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堅持吧,寫作的路上,永不止步!
這一路走來,真的是心懷感恩,感恩在寫作的路上遇見的每一個人,感謝你們讓我一步步的離寫作越來越近,感恩有你們,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