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一位家長因為老師總是讓家長幫忙批改作業,認為自己承擔了太多教師應負的責任,在網上釋出了一個短影片,瞬間火了全網。他在影片中怒喊: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該家長還憤怒發出了靈魂拷問:“教是我教,改是我改,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辛苦了,到底是誰辛苦?”這番話迅速引發了廣大家長的共鳴,“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微博話題建立後,短時間內閱讀量破億,登上熱搜榜。
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把老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且還鬧上了央視,央視的晚間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接著引起了多米諾效應,從剛開始短影片平臺上被眾多網友關注點贊,到影響了十幾個城市宣佈禁止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再到後來教育部作出迴應:明令禁止違規要求家長批改作業。
對此,老師也做出了迴應:你以為就你壓力大,想退群嗎?我更想退群。真不知道家長和老師這樣互撕為哪般?
很想知道,全國有多少省市,有多少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敢問一下當事家長,是一科老師讓您改作業,還是全科老師都讓您改作業。
誠然,在教師隊伍裡的確存在著部分老師“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現象,但請問一下,哪個單位沒有翫忽職守的人。就因為老師從事的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所以就不能容忍有一點點的陰暗面,這現實嗎?為什麼要對這種個別例子上綱上線,大肆渲染,拿個別老師去抹黑整個教師隊伍的形象?一人做事,一人擔,老師讓家長改作業不對,上級主管部門大可視情節輕重,該通報的通報,該停職反省的停職反省,該辭退的辭退。把所有老師都推出來痛批,是不是有點“一竹竿打死一船人”之嫌,這讓大部分兢兢業業的老師作何感受?
讓家長改孩子作業,別說是家長、網友不能接受,就是對於大部分老師來說,也是聞所未聞,更不要說去做這種天方夜譚的事。“術業有專攻”,別說沒多少文化的家長承擔不了這份責任,就是有文化的,他可能因為一方面的專長教得了這科,改得了這科的作業,但教不了那科,改不了那科的作業。老師自己都沒辦法做到全能,有什麼理由要求家長全能,什麼作業都會改。如果是家長根本就沒有這個水平,幫孩子的作業對的改錯,錯的改對,這隻能是有弊無利,稍微有點常識的老師都不會這麼做,因為這實在沒有什麼意義。
所以,我很想問一下當事家長,是一科老師讓您改作業,還是所有科目的老師都讓您改作業。如果是所有科目的老師都讓您改作業,您應該這樣懟回去:“我全能啊,什麼作業都會改?”而不是“教是我教,改是我改。”老師觸怒您的不是讓您教孩子,而是改作業,何以見得教是您教呢?缺乏事實根據啊。
再說,如果僅是一科老師讓您改作業,您有必要把所有老師都牽連進去,浪費網友那麼多流量,以至要動用國家資源出面禁止嗎?這對其他的老師不公平,禁止也沒多大意義,因為大部分老師想都沒想過讓家長改作業。
教師隊伍裡有“身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老師,家長隊伍裡有沒有“身在其位。不盡其責”的家長?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河北一個家長因批改作業問題,在班級群裡怒懟老師:”我下班到家這麼晚,時間都不夠我歇會的,我能教,用你麼?”一位爸爸質問老師:“到底你們是老師,還是我們家長是老師?”這就是典型的甩手掌櫃的嘴臉,其言外之意就是:我因為不會教才把孩子送到學校,如果我會教就不要把孩子送去學校。這種想法很可笑。
會教孩子的不乏其人,但留在家裡自個兒教的卻幾乎沒有,這就證明了學校教育不可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可替代學校教育,兩者應該各司其職,而不是我把孩子交給學校,教育孩子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稱職的家長,孩子的點滴進步都有家長的功勞,老師在前方打仗,家長在後方支援,他們都很重要。
盡職的家長總是對老師說:“要我怎麼做,跟我說,我一定全力配合。”因為他們明白,孩子是他的,教育孩子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責任,也是父母的責任。當然教不了另當別論,老師不能勉為其難,但不會教不能成為他理所當然推卸責任的理由,更不能成為他強勢懟老師的藉口,報聽寫會吧?監督孩子默寫會吧?檢查孩子作業有沒有完成會吧?“我能教就不用你?”不會教還佔理了?
學校不是萬能的,老師也不是超人,老師管白天上好課,晚上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的責任,不由家長承擔由誰承擔?老師不是遙控器,沒辦法對每個學生遠端遙控;也不是孫悟空,拔一根毫毛,變身一百多個,然後每個學生家裡都分配一個。孩子在家裡,沒做家庭作業,不找家長找誰?老師檢查作業,一個班上經常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沒有完成作業(包含沒帶的),老師向家長三天兩頭反映,常常是浪費電話費,毛用都沒有。沒辦法,只好讓家長在家長群彙報打卡,不打卡就在家長群通報,這已是被逼無奈,能怪老師不顧你面子嗎?
為了提升做作業的效率,有時老師會把答案發到家長群,讓家長對著答案幫忙把孩子錯題圈出來,讓孩子有時間把這些錯題重新做一遍,做不出來,第二天聽老師評講也更有針對性,這不是很正常的家校配合嗎?擅長當甩手掌櫃的家長就耿耿於懷,認為是老師在逼家長幫孩子改作業。其實,你不願意做,老師也強迫不到你,道理很簡單,老師監控不到你家,至於改不改,老師根本就沒法做硬性要求,那只是一種建議,你覺得必要就改,不必要,就當老師對班上一部分學生的拔高要求,你至於要把老師的好心當做驢肝肺,大動干戈與老師互撕嗎?因為老師的動機都是為了你家孩子好啊。
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老師各司其職,家校共育兩手抓
老師和家長是最沒有利益衝突的合作者,共同目標都是為了孩子,因此,他們應該是最好的同盟軍,而不是互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家長、老師應該各司其職,老師在校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為學生系統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範、價值觀念等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同時家長也不能完全依賴老師,放鬆對孩子的教育,家長除了要負責孩子性格品格、行為習慣的教育外,對監管孩子的家庭作業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不是家長一個人的任務,也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任務,應該是家長和老師各盡所能,只有家校共育兩手抓,才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寫在最後: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彼此有明確的界限,各自有著自己的任務。當家長不盡其責,把教育全部推給老師,那肯定會增加老師的負擔,而當老師不謀其政,把教育全部推給家長,那對家長來說無疑是一種禍患。老師、家長、學生、學校,這四方應該取得一種平衡,一旦失衡,就會造成教育的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