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時間臨近,學習複習進入了最後時刻,現在再分享考研經驗,難免有些畫蛇添足之嫌,因此決定跟大家分享一個精彩的考研故事,希望各位考生也能如故事主人公一般,考進自己理想的學校。
故事起故事主人公名叫何穎,是個高顏值的帥小夥,2014年參加高考,成績還算不錯,考進了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專業,但這時故事才剛剛開始。
或許是因為到大學之後突然放鬆的環境,也或許是因為計算機專業的緣故,平日裡能夠頻繁接觸電腦的何穎逐漸沉迷於電子遊戲無法自拔。
剛開始何穎還只是在課後時間打遊戲,後來他開始逃課,甚至直接曠掉一天的課來玩遊戲。到後面何穎每日在電子遊戲上花費大量的時間,通宵玩耍的次數也不在少數。
經過兩年的“努力”,到大二結束時何穎已經總共掛了八門課,平均績點更是隻有1.08分。這種成績別說是學位證,可能連畢業證都不到,而如果大學四年最終只能拿一張肄業證,也就意味著何穎四年大學時間是白費了。
故事轉看到八門成績掛科的何穎,開始感到慌了。在夜深無人的時候,他可是反思沉迷於網路遊戲,導致學業荒廢的自己是否還有時間頹廢下去。
真正令何穎下定決心改變的契機,是與哥哥的一次談話。哥哥長何穎幾歲,是一名普通的本科畢業生,畢業後整日加班,有時半夜才能回家,但即使如此努力工作,每個月只有4000左右的工作。
“我現在最後悔的就是,本科四年沒有好好學習專業課。白白浪費了四年光陰,只能暗暗羨慕其他同學。”看著自己哥哥的眼神逐漸黯淡下去,心裡不禁下定決心,要從現在開始改變。
何穎立下目標之後,就一定會做到的人。改變的第一步就是戒掉電子遊戲,為此在大三期間一口氣將掛科的8門科目全部報了重修,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自然就沒有時間去玩電子遊戲。
8門重修,再加上大三教學計劃應修科目,果真每天課表都是滿的,甚至最忙時需要三門課同時上,所以他除了白天上課時間之外,晚上還要泡在圖書館補課,並且這一堅持就是一年,風雨無阻。
故事進付出終有收穫,經過一年的努力之後,何穎將自己掛掉的8門科目全都不到均分85分以上。隨他又定下自己的下一個目標——考研!
他將考研目標定為3個檔次的5所學校,然後又將複習階段也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三到六月,目標是電子科技大學。進入六月之後,他的學習水平已經遠超其他以電子科技大學為目標的同學,所以他即使將目標調整為上海交通大學。
進入九月之後,他再次調整了目標,這次他直接將目標拉到了國內最頂尖的學府北京大學。據何穎自己所說,將目標定到北京大學,絕非是意氣用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故事終事實證明何穎沒有高估自己的水平!2017年12月23日,他以全國排名第11位的成績進入北大複試。相比於其他211/985的考生,何穎並沒有任何優勢,他只能不停努力,然後自信地告訴自己不比任何人弱。
最終苦心人天不負,何穎成功被北京大學錄取,績點只有1.08分的差生,用兩年時間完成了逆襲。
故事並不複雜,並且還略顯老套,一個差生的逆襲之路,相比大家不會感到陌生。但這並非是認為杜撰的雞湯,而是事實發生的故事,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因為他真實地告訴我們付出真的會有回報,尤其在學習這方面!
馬上就到2021年考研時間了,也是借這個故事激勵所有目標考研的學生。十年鋒芒今將試,青春不負凌雲志。現在已經到了最後時刻,珍惜這段曾奮鬥過的時光,只求不管未來如何,總不會辜負現在的正在奮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