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整理後發現,這些練習冊是他曾經教過的皮特金幼兒園B(2)班31個孩子的作文,作文的題目是《未來我是……》。
他本以為這些東西在二戰期間已經毀於德軍轟炸了,沒想到它們竟然安然無恙地在自家的閣樓上躺了50年。
驚喜之餘,布羅迪隨手翻看了幾本。很快,他就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自我設計給迷住了。
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小傢伙,說未來的他註定將成為英國海軍大臣,因為有一次他在海水中游泳時,居然喝了三升海水還沒被淹死;還有一個說自己鐵定是未來的法國總統,因為他能夠熟練的背出法國25個城市的名字,而同班同學中最多的也只能背17個。
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名叫戴維的盲童,他認為將來的他必定是英國內閣大臣,因為歷史上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能夠進入內閣。
總之,這31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暢想了自己的未來,有要當馴獸師的,有要當領航員的,還有要做王妃的,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布羅迪讀著這些作文,突然有一種衝動,那就是想要看看這些孩子是否都實現了自己兒時的夢想。
為此,他想把這些練習冊再重新發回到那些孩子的手中,讓他們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實現了童年的夢想。
當地一家報紙知道此事後,為他發了一則啟事。沒過幾天,書信就像雪片一樣向著布羅迪飛來。他們中間有商人、學者以及政府官員,更多的則是沒有身份的人,但他們都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那本練習冊。
毫無例外,布羅迪按照這些人來信時留下的地址,一一把每個人的練習冊給寄了過去。
一年後,布羅迪的手裡只有一本練習冊無人認領。而那本練習冊的主人名叫戴維,也就是那個盲童。
布羅迪想,那個戴維也許死了,畢竟50年了,二戰時英國又經歷了德軍的多次轟炸。就在布羅迪打算把這本練習冊送給一傢俬人收藏機構收藏時,他收到了英國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
布倫克特在信中說,他就是那個叫戴維的盲童。他在信中感謝布羅迪為他們儲存著兒時的夢想。不過現在他已經不需要那個練習冊了,因為從那個時候起,那個夢想就已經被他種進了腦子裡,他沒有一天放棄過。
如今50年過去了,當年的戴維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並且,他還想告訴其他30位同學,只要努力奮鬥,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早晚有一天會站在你的面前。
布倫克特的這封信後來被髮表在英國銷量最高的報紙《太陽報》上,很多人受到他的鼓舞又重新燃起了追尋夢想的激情。
作為英國第一位盲人內閣大臣,布倫克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如果一個人的夢想切合實際,而且他又能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50年,那麼那個人現在一定已經實現夢想了。
還記得你兒時的夢想嗎?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得越來越普通,甚至越來越窩囊?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一句話,因為我們總會在自己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給自己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來選擇放棄。
而那些理由,無論是用來搪塞別人,還是用來寬慰自己,看上去又都顯得十分合理。我們就這樣一次次跟現實妥協,一次次與自己的不爭和解,終於弄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那麼,現在開始努力還來得及嗎?當然來得及!除非你已經徹底放棄了夢想。
任正非43週歲才開始創業,一手打造出今天聞名世界的華為;褚時健74歲開始創業,85歲成功打造出“褚橙”這一名優品牌。
跟他們比,你能說自己已經晚了嗎?
創業的時候,任正非手裡只有21000元現金,還是籌資籌上來的;褚時健承包山地種橙子時除了自己的200萬積蓄,也都是靠著朋友們的藉資才解決了承包1000畝土地的資金缺口。而且,一個渾身是病,年近八旬的老人天天踏查果園,學習種植管理技術,這種毅力實在讓人佩服。
我們可能做不了任正非,也做不了褚時健,但我們卻也不能因此就讓自己的夢想擱淺。
記住,當你真的把夢想種進心裡的時候,你就會邁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而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當你遭受挫折、失敗的時候,就給自己放個假,好好想想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期間想想創業時任正非和褚時健的艱難,很可能你就會找到實現夢想的更好辦法了。
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人生。所以,別再想著依靠這個,依靠那個的了。吃自己的飯,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業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現在起,為自己,更為孩子拼一個更好的未來。你,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