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麼的渴求新的知識,我多麼想知道一朵花為什麼會開,一個藝術家,為什麼會為了愛畫、愛音樂甘願終生潦倒,也多麼想明白,那些橫寫的英文字,到底在向我說些什麼秘密……。----三毛(陳平)
作家三毛在她的《逃學為讀書》中講述了童年逃學的往事,小時候她喜歡閱讀書籍到了痴迷的地步,把精力都花在了讀書上,其他學科的成績自然就落下了。面對月考的壓力,她只能選擇將題目一道一道的背下來,照葫蘆畫瓢地居然把數學考了滿分。
她的數學老師非常看不起她,覺得她一定是作弊了,就讓她當著全班的面做一張新的數學卷,上面全是“聽也沒聽過的方程式”,三毛拿了零分。
得意的老師用毛筆在她的臉上畫上兩個“鴨蛋”,並且讓她在全班同學和全校同學面前展示,倔強的三毛一滴眼淚也沒有流,從此開始了漫漫逃學之路。
龍應臺也曾經寫過她的童年,上課的時候如果督學(監察員)來旁聽,就要把參考書藏在裙子下面,聽老師講“音樂家的故事”,等督學走了,又把參考書拿出來繼續做 “雞兔同籠”。
這些是我們過去的教育,老師隨時可以體罰和侮辱學生,在學校裡,老師代表了最高權力,這權力的濫用曾經導致了許多悲劇。
慢慢地我們發現了這些教育體系的問題,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媒體也喧囂而上,提倡中國應該結束填鴨式的教育,向美國教育看齊,美國湧現了大量的人才,那是因為創造力不被約束壓抑的原因。
於是當代教育開始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減輕學生壓力,降低中小學的學習目標。如今,全面減負的政策實施了近十多年,效果如何呢?
上學進學校,放學進輔導班北大教授渠敬東是北大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長,他對於現代教育體系懷著一種深深的憂慮,他曾經說過,學校減壓減負,讓孩子們有個快樂童年,都是“異想天開”。
為什麼?因為教育體系的本質沒有變,這些孩子最終還是要一步一步地走向中考、高考、研究生考,他們的教育水平需要透過考試來進行檢測的情況下,快樂教育帶來的只有更多的焦慮---來自家長的焦慮。
一方面這種焦慮給家庭內部帶來了負面的不穩定因素,另一方面孩子在學校接受“快樂教育”後,仍不得不在課外走進各類輔導班。
渠敬東教授認為當今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國民教育裡最好的資源都退出了教育,中小學不斷地降低培養目標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這句話如何理解呢?
我們都知道教育是立國之本,但是現在的教育變成了公立學校提供的資源有限,家長們只能求助於市場化經營的教育機構,這會導致社會資源分配的進一步差距拉大。
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大多會不遺餘力的把家庭積蓄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去,從基礎科目到藝術培養,一樣也不會落下,並且這種金錢的投資是一場長期戰役,家長在不計收益和得失的情況下瘋狂地輸出,以期達到原來公立教育就能完成的指標。
而經濟條件一般或者不太好的家庭只能靠著孩子的天資和有限的資源去參與競爭,這也進一步造成了未來實現民主化國家的障礙。
我們過去經常說要向美國的教育體系看齊,其實仔細研究一下美國的教育氛圍就可以明白,美國的學校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在公立學校讀到高中畢業基本上學費都是每個州的州政府負責的,所以一個學生如果只要求高中畢業的話,“快樂教育”沒問題。
但如果要進入大學深造,首先在學費上就只有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才可以負擔,大學學費非常昂貴,如果學生申請助學貸款的話意味著他畢業後幾年內都會保持經濟赤字,許多學生開始學習沒幾年後就會認清這個現實,從而在未來的選擇上早早放棄了上大學這個選項。
這就是被國內媒體錯誤宣揚的美國“快樂教育”的真相。真正研究教育的人,應該看一下經濟水平不同的家庭,因為國家資源的退出而為市場付出了多少成本和代價。
今天的教育雙軌制,就是因為教育一方面使得國家不再擔負國家的職能和義務,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又牢牢地抓住了所有家長的經濟命脈而造成的。
焦慮的家長,無底的深淵當今的教育是一場盛大的競爭,以個人為單位的競爭更是把每一個家庭都拖入了無底的深淵,面對孩子未知的未來,家長日益增長的焦慮只能透過不停地花錢投入在教育上來解決。
現在的孩子更是從出生開始的那一刻就被迫投入了這場競爭,胎教、早教、幼教,這些教育機構像雨後春筍般的冒出頭來,他們無不統一口徑: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也不知道是哪位教育學家提出的口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些更直接的則一語道破天機:現代教育拼的就是家長。
家長們恍然大悟,他們無處安放的焦慮有了釋放的途徑,“雞血”家長由此誕生。以前兩個人碰面問“你吃了嗎?”,現代的打招呼方式是“你家孩子在外面報輔導班了嗎?”
而所有的這些都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他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遊走在各個輔導班,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這些課,也不知道自己不上這些課能幹什麼。孩子早早地失去了童年,開始變得像大人一樣思考。
從嬰兒期、幼兒期到中小學期,一個孩子要花費的金錢數不勝數,一個家長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孩子報上一個“名師輔導課”,“金牌訓練班”,而這些配套教育在漸漸掏空了一個家庭儲蓄的同時,也掏空了一個孩子應有的豐富的內心,只剩下競爭、分數的空殼。
考上大學就好了嗎?家長們經常這樣說,現在學習辛苦一點,將來上了大學就好了,上了大學你就解脫了!
這樣做的後果是許多孩子進了大學後再無人監管,也沒有壓力的情況下真的過起了隨心所欲的生活:逃課、通宵打遊戲、從不參加學校活動,等學年結束的時候捧著一堆不合格和需要重修的課程。家長們懵了,孩子也很委屈,不是你們說上大學就解脫了嗎?
可以看到,那些從小就在家長“策劃”下讀到大學的孩子明顯缺乏自理能力,沒有主見,沒有生活目標,成了“三無產品”,這樣的人到了社會上只能是“不合格”,“雞娃”教育體系的弊端暴露無遺。
對於學生來說,大學是他們進入社會前的跳板,把這段時間平白浪費掉真的太可惜了。在一項“在大學最後悔的事”的調查報告中顯示,40%的學生認為自己“沒有把握好大學的時間”,其次最多的選擇是“沒有做好職業規劃”,“沒有習得一技之長”。
進入大學後,學生往往意識不到這是他們進入社會前的重要時期,很多人到了大四才開始忙忙碌碌找實習機會,看工作方向,其實這些問題在進入大學的時候就應該要開始考慮了,哪怕一開始沒有明確的想法,也可以透過積極參與校內外的活動來鍛鍊自己,一邊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方向一邊進行實踐,才能更好地為將來踏上社會做準備。
小結:不管是哪個時代的教育,都應該在尊重孩子,發展孩子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進行,過去被詬病的填鴨式教育和體罰教育都沒有能夠很好地發揮學生的特長,更遑論尊重二字,如今的減負教育看似減負,其實是將課內任務轉到了“課外”,這些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如果將孩子的童年填滿作業,那麼他的想象力和拓展能力勢必受到極大的破壞,在他的世界裡將只剩下贏這個概念,而沒有能力去思考未來他將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作家鮑勃.安德森與著名作家約翰.斯坦貝克是朋友,他在寫作遇到瓶頸時向後者請教,斯坦貝克說,去寫詩吧,別寫那些賣錢的詩,甚至也別寫用來讀的詩,去寫用來扔掉的詩,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你那些麻煩就給一起扔出去了。
安德森照做了,寫了六個月詩,他發現這招很靈---不為讀者寫東西時靈感自然而然就來了。大體上,童年只佔人生的很小一部分,但是這十幾年的人生經驗卻能夠給未來的漫漫長路帶來很不一樣的體驗。
成年人更應該做的是守護住孩子的童年,守護住他們單純樸素的心,讓他們成為一個有能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這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