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文|冷絲

欄目|考研複習

根據教育部官方統計訊息,最新最為權威的資料為:2021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為377萬人,相較於2020年341萬報考人數而言,今年報考人數增幅依然很大——高達36萬人。

同時,根據2020年的錄取情況——錄取率約為33%,各類研究生招生總人數為111.4萬人,結合2021年擴招的趨勢來看,如果377萬考生全部參加考試,未有棄考現象,那麼,最終的錄取人數應該為121萬人,而淘汰人數將高達260萬人。冷絲提醒,這個推算完全是基於總體情況的一個簡單的判斷,僅供參考。

可以預見,2021年考研錄取率為30%到33%之間,相對龐大的參考人數來說,這個錄取率和錄取人數已經相當可觀了。

2021年報考人數再次大幅增加,其中的原因很清晰:因為年份情況特殊,就業形勢依然非常嚴峻,應屆畢業生參考人數大幅增加;往屆生參考人數大幅增加;社會其他在職人員參考人數也在大幅增加。因為疊加了各種增長的原因,2021年考研人數大幅增加就是大的趨勢了,還可以預見,2022年考研人數也會大幅增加,考研的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實際上,這麼多年來,考研錄取率並不低,那麼,考研失利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很多高校管理人員對考研學子做過跟蹤調研,他們發現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整體規律:考研成功的本科生都有明確的學習計劃,而且堅持到底;考研成績不理想甚至沒有過線的學生要麼沒有學習計劃,要麼有計劃但沒有堅持下來。

比如說,最明顯的就是每年隨著暑假來臨,如果身邊同學選擇回家或者外出實習,沒有明確複習計劃的學生就很容易受到影響,不能很好地堅持下去,導致放棄複習的人數偏多。

而到了考研複試這一關——一般在每年3月底和4月初進行,距離考研初試已經過了3個月,中間又是寒假和春節,大部分學生沒能很好地利用寒假空檔期做好複試準備,而是等到初試成績公佈或者學校開學後才逐步開始複試的相關複習工作,專業課程的複習時間不夠,複習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導致複試成績不理想。

尤其是那些平時專業課程的學習成績一般又沒有學科競賽經歷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更容易被淘汰。

考研失利的原因還有對學校的選擇出現狀況,有些學生一心想著“985”“211”等名校,考不上這類學校便選擇再戰或者直接就業;有些學生猶豫不決,不能及時鎖定目標,沒有認真做好複試準備,導致錯失良機;有些學生缺乏關注調劑資訊的主動性,缺乏和老師、同學的溝通,導致錯失良機。

考研錄取難與報考專業有很大關係,比如管理學,尤其是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的錄取率相對較低,這也跟較高的推免率有關。

所以說,包括會計、財務管理專業等經濟管理類熱門專業入學難度是相當高的,在這樣激烈競爭的情況下應屆本科生考研的成功率就更低了。對考生來說,公共課數學、英語等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報考研究生型別及院校的選擇。

因此,考研學子的基礎課程學習從大一開始就必須加強,夯實紮實的課程基礎,為後續的課程學習和備研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專業課在初試和複試環節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備研過程中也應加強學生專業課的學習。

冷絲再一次祝福2021年考研學子備考順利,考試順利,旗開得勝!

10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真正決定孩子能走多高、行多遠的不是分數,而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