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前段時間,“凡爾賽”這個詞突然流行起來。

“凡爾賽”其實就是指“反向”炫耀,不經意間透露出自己的優勢。

一經明白這個這個詞的含義,腦中突然浮現出來的,就是“北大還行撒貝南,不愛金錢傑克馬”。

除此之外,就是上學時,那些“凡爾賽”式的學霸們

不同的同學,“相同”的學霸。

哪怕是回回考第一的學霸,當你問他考得怎麼樣,題難不難的時候,他基本都是類似的回答:

完了, 我沒考好,有一道題粗心了。

當你心疼起那個“懊惱”的學霸,上前安慰了他幾句,並勸他別在意,誰沒有粗心的時候。

當成績出來,傻眼的人卻是你。

你的成績是第一,學霸的成績也是第一。

不過你是倒數第一,人家是正數第一。

學霸們的世界,他們沒考好,往往就是錯了一道選擇,沒有考到滿分的“沒考好”。

他們的眼中,更多的是滿分。

“凡爾賽式”學霸,是存在了很久的一個物種。

無論是第一的寶座穩固了多久,你很難在他們口中聽到“考的不錯”這種話。

每次問,都是“考得不好”。

學霸們最大的“謊言”,確實是非“考得不好”莫屬了。

‍為何學霸們如此“凡爾賽”

人活在世界上,有人為名、有人為利。

在學生時代,很多人“比拼”的東西,其實很單純,那就是成績。

一個優秀的學霸,往往也就意味著可以在同學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受到尊敬。

尤其是那些考出高分,甚至達到滿分的學霸,更是被很多人誇讚。

當受到的誇獎越來越多,學霸就會“沉迷其中”,很享受這種,透過學習成績,達到被敬佩的效果。

如此迴圈下去,他們對好的成績也越來越渴望。

可是很多時候,如果你過分嘚瑟,就會發現自己成績出來,考得確實並不理想。

如果低調一些,說自己考得不好,成績出來,反而有些超出預期。

正是這樣的“經驗”,讓學霸們嚐到了甜頭。

於是為了自己的成績,就會經常在兩場考試期間,或者考試結束後,說自己考得不好。

除此之外,透過“降低”同學們的預期,哪怕真的考得不好,也能夠在事後更加平和地度過他自以為的“尷尬期”。

當然,並不排除,有些學霸是真的謙虛,他們不想打擊到身邊的同學。

畢竟別人都做不出來的題,你都做完了,影響別人心情,索性就說也沒考好。

不過造成的效果都是,學霸們太“凡爾賽”了!

一次也就罷了,每次考試完都說“考得不好”。

可每次出成績,都是“NO.1”,再不濟也是名列前茅。

“凡爾賽”氣息濃郁的學霸們,自然難逃成為同學議論的談資。

“凡爾賽”學霸的“下場”

哪怕是學渣,你對他說一次沒考好,他還能信,可是你回回這樣“欺騙他的感情”。

他也會不再信任你。

甚至會覺得你這樣的人很虛偽。

雖然是學霸,可是也不能這樣消磨他人對你的敬仰。

“凡爾賽”學霸,成為充斥在學生中常見的一類人。

很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他們真的很看重成績。

這類學霸的“凡爾賽”病,其實也就是為了成績。

這算是他們為了成績的一種“非常規”手段,和對自己的心裡安慰。

可惜,在有可能得到真正想要的成績的同時,也逐漸失去了在同學心中的地位。

試問,誰願意和這樣一位“沒真話”的人做朋友呢?

上學期間,身為學生,學習很重要,可是能夠遇到值得一生珍惜的朋友,同樣重要。

​因為在學生時代的感情,最為真摯。

為了學習成績,不斷消耗原本想親近你的同學的心,真的不值。

“凡爾賽式”學霸,說到底,還是對自己不自信。

一個真正對自己自信的人,並不會如此看重成績,也不會將自己真正的成績,寄託在這種“虛頭巴馬”的小手段上。

這樣的學霸,哪怕進入到社會,也往往會泯然眾人。

社會是一個複雜的場所,不再“唯分數論”,而是考驗你的方方面面。

很多“凡爾賽”學霸,就難以適應這樣的轉變。

​就會發現自己屢試不爽的“絕招兒”,並沒有那麼管用了,甚至“不靈了”。

巨大的心裡落差,甚至會毀了一個人的前程。

​所以,“凡爾賽”式的學霸還是不要當了。

為了成績,破壞同學友誼也好,影響自己日後發展也罷,都不值得。

你的成績,終究還是要靠你平時的積累去考出來;你的同學,也值得你去真誠對待。

尤其是在讀書階段,不僅要學好習,還要結交好朋友。

這才是讀書的真正價值!

12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養成這些習慣,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