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誇張,是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的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誇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誇張可分為"普通"類和"超前"類。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出自搜狗百科)

誇張

在童話這一體裁中,如果能夠合理地利用誇張這一修辭,能夠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何愁不能得到高分?

來看今天的例子:

“一絲一毫都不差”說起來很容易,你倒試試看!皮克先生必須首先數清自己鬍子的數目,還得弄清楚它們的分佈情況。數完鬍子,他又數眉毛;數完眉毛,他又數頭髮。

可是還有眼角和腦門子上的小道道呢!也必須一條一條地數清楚。(出自 孫幼軍《老皮克和小皮克》)

《老皮克和小皮克》是童話大師孫幼軍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中篇童話中設計了一個獲評“天下第一美男子”的主人公,因為對自己的外貌極其自信,所以用有魔力的橡皮泥按照自己的樣子捏了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眉毛、鬍子、頭髮,這些都是怎麼數都數不清的事物,可是為了體現出“一絲一毫都不差”,老皮克就數完鬍子又數眉毛,數完眉毛又數頭髮,甚至連眼角和腦門上的皺紋,也一條一條數清楚。你看,老皮克工作多麼認真,他對自己的相貌多麼自信!

老皮克與小皮克的故事

我們再來看另一段。

皮克真的去了,而且,經過78輪的比賽,他壓倒了所有的對手,獲得了“天下第一美男子”的稱號。大報小報在一個早晨都登出皮克的巨幅照片,有頭像,有半身得,還有全身的。在這同時,隨著地球旋轉的36784顆衛星,一齊轉播皮克領獎的實況。賀電和賀信好像雪片一般飛來。(出自 孫幼軍《老皮克和小皮克》)

老皮克獲得美男子的稱號,居然經過了78輪比賽!轉播皮克領獎的畫面,居然動用了36784顆衛星!這些數字太驚人了,這種誇張修辭,不恰恰反映出老皮克美貌驚人嗎?

總結一下,在童話中誇張這種修辭可以用這兩種方式表達出來:

①讓主人公去做現實中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②在數量上設計一個超出常理的數字。

根據這兩點,我寫了這樣一篇童話。

小貪吃鬼

在遙遠的西山上,就是太陽落下去的那個地方,居住著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小娃娃。

爸爸媽媽每天辛勤地勞作,可是他們的活總是幹不完。他們的土地太多了,整個西山都是他們家的。如果你沿著田地中間的小路從一頭走到另一頭,要走七天七夜。到了收穫的時候,金黃的麥田一直延伸到天邊看不見的地方。

麥田

“這些糧食夠我們吃100年。”爸爸看著綿延不絕的麥田說。

“是啊,”媽媽隨聲附和,“希望咱們的孩子能吃得更多一點兒,這樣才長得更快。”

轉眼到了小娃娃的生日。爸爸媽媽給他準備了豐盛的食物:1000個大白饅頭,599個香噴噴的肉包子,201個紅撲撲的蘋果,164個黃澄澄的鴨梨,更特別的是,爸爸媽媽還給他做了一個小山一樣的大蛋糕,光奶油就用去了1800斤。爸爸媽媽做的這一切,就是希望小娃娃過一個心滿意足的生日。

蛋糕

誰成想小娃娃好像永遠吃不飽似的。10分鐘過後,大白饅頭和包子吃沒了;17分鐘過後,水果都不見了;半個小時後,連蛋糕也全部鑽進了小娃娃的肚皮。

“媽媽,我還要吃——”小娃娃哭著喊著。

爸爸發愁了,家裡沒有準備那麼多的食物。不過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對小娃娃說:“孩子,我們沒有準備那麼多食物,不過西山的麥田,全是咱們家的。你要是能吃得下去麥粒,就去吃吧!”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們在西山遇到一個小娃娃,正大口大口吃著麥粒,請記得一定要告訴他的爸爸媽媽啊!

20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如何安排好孩子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