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無論是學生本人,還是家長,老師,沒有人不關心學習成績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學習成績呢?其實,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大體可以分為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有時候是主觀因素佔主導,有時候是客觀因素佔主導,不可一概而論。

先看客觀因素。影響學習成績的主要包含家庭氛圍,家庭教育,社群環境,學校學風,老師教學,同學影響,社會風氣等諸多方面。

早期教育或幼兒教育階段,由於孩子主要在家庭中成長,所以家庭氛圍和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家庭的薰陶,家長的行為示範,言傳身教對孩子影響巨大,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在這個階段形成,應該說這個階段客觀因素是起主導作用的。

社群環境對孩子的學習也有較大影響,歷史上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拿自己孩子講吧,小時候姥姥姥爺帶去農村生活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是傻玩,而在家裡所民社群,由於大多是文化人,在鄰居家,小朋友家玩的時候,受鄰居影響喜歡上了圍棋,樂器,畫畫,看書,對孩子後來學習生活影響很大。

學校是孩子學習生涯的主陣地,對孩子學習的影響不言而喻。良好的校風,學風,班風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反之則是十分不利的。在資源,環境較好的學校學習,孩子身上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動力,催其上進。在老師的教導下,在我同學的比學趕超中,孩子會跟著進步。這是不用置疑的。這個階段影響孩子的是其內生動力。

當然,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對孩子的學習也有較大影響。曾幾何時,讀書無用論充斥著社會,嚴重影響了人們對學習的認識,一批又一批學生離開學校,南下廣東深琛打工。所幸當下處處學,時時學,人人學,終生學的良好風氣正在逐漸形成,及時扭轉了形勢。全社會興起了重視學習,重視教育的風氣,這對孩子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其次再看主觀因素。主要包括孩子的學習動機和目的,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習慣和方法等等。

為什麼學習?上學為了什麼?往往是影響孩子學習主動性的最重要的因索。只要孩子主觀上想學,就能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就能不斷努力,成績自然就會好起來。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應該都見證過或聽說過“浪子回頭”的故事。有的孩子由於自身動力不足,在學習上不上進,成績上不去,可一旦清醒過來,變被動為主動,學習成績很快就會好起來的。

正如前文所述,影響孩子學習的因素很多,不能孤立地看,應綜合分析,只耍智力健全,都是有可能學好的。同時,作為家長,要糾正兩種錯誤認識。

一是認為孩子教育是學校,是老師的事,只要把孩子送進學校就萬事大吉了。這是非常不正確的,要明白,家庭,家長,學校,老師都承擔著教育人,培養人的重任,有時需要分工,更多的需要合作,形成家校合力,對孩子學習才更加有利,家長和家庭不應與學校對立,而應配合。

二是有的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只關注孩子健康快樂憂夠了。所以在該培養良好習慣的階段,任其發展,盲目追求快樂,結果等到了學校後,開始大傷腦筋。希望家長明白,孩子學習辛苦,學習不好更辛苦。

雖然如此,個人也不贊同有的家長在早期教育階段的“過度”教育現象。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拼命報班,弄得孩子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更沒有獨立思考時間,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學,學了幹什麼?怎麼學?等問題,完全成了學習機器,從而過早地消耗了孩子學習的潛力和動力,進而發展成厭學情緒,嚴重影響學習。

11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為什麼我那麼努力,卻還比不上人家玩出來的成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