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編者按:  《王老師的故事》受到讀者的喜愛,現推出姐妹篇《王老師的隨筆》。這些隨筆正如作者本人在前言中所說的,記錄了一個理科生對文科知識的理解與思考,行文清新質樸,幽默風趣,看似隨手拈來,實則精心運籌,可供細嚼慢品。

王老師的隨筆(八)

前言:一個理科生眼中的文科知識

一段快忘卻的歷史

1986年,時任化學教研員的陳文華老師組織了一次江山市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三十二都鄉初中周江清老師作的《以口訣教分子式》的介紹,引起了與會者的哈哈大笑。

周老師的發言沒有書稿,也無法成文,他說的是江山土話。

例如,硫酸 H2SO4 口訣為“圓圓鴨蛋戲(江山話:戲就是四)揚亨(江山話:蚯蚓)樓梯尼(尼,江山話:小的意思,還有2的意思)”。

用普通話翻譯:硫酸的分子式,從右往左,四個鴨蛋,一條蚯蚓,兩個小梯子。

高錳酸鉀 KMnO4 口訣為“圓圓鴨蛋戲,小門大門開一記(一記,江山話:一下)”。還有下句:“實驗室用來製氧氣”。

由於沒有成文,在評選時,也就無法進入論文獎級,也不能向衢州市推薦。

為什麼許多江山的化學教師認為周老師的經驗值得學習呢?

這就是歷史:一段沒有開設英語課的時代。初三的學生,不知道H怎麼讀?不知道N與n是大小寫關係。顯然,周老師的口訣,能讓學生很快就將分子式記住了。

這段歷史是1974-1980。

1974年,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小學生黃帥被四人幫推出到處作“反對舊教育”的報告,同年有個中央檔案,關於馬振扶事件的批覆。

事件指的是在河南馬振扶初中一初二女生,因英語考試不及格,跳水庫自殺。

為什麼我記得這樣清楚呢?因為74年我在杭州大學讀大二,在大禮堂聽中央檔案傳達“關於馬振扶事件的批覆”。讀檔案的是校黨委委員、中文系書記毛逸,滿口是我親切的江山音,(後來知道他是江山縣禮賢鄉華塔村人)。

然而大禮堂中許多人大喊:“聽不懂!”只得換人再讀。此事印象極深。

好象檔案中還有當時學生的口號:“我是中國人,何必學英文”、“不學ABC,照樣鬧革命”。

這以後聽說農村中學就不開英語課了。直到1977年,中國恢復了高考。第二年,農村的高一年級才開始有英語課。初一年級到80年才開設英語。

當然,各省情況不全一樣,城鎮和鄉村也不一樣。八十年代末,江山城裡的小學,也陸續地開設了英語。

2015-10-6 於北京花語城

聽寫、默寫、背誦“out”啦?

——兼談“抓而不緊等於不抓”

試卷質量分析會的目的,是找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後找原因,拿措施。

這樣的事教書的前輩們一定也做過,原因一定也相同:基礎教學不紮實,知識點沒有落實。

讓知識點落實的措施是什麼?那就是最原始的方法(也就是五十年代我讀書時的方法):聽寫、默寫、背誦。

我在上學期高一的聽課調查中發現正是這原始的方法沒有人在用。是它們過時啦?是因為高中生不需要象小學生那樣做啦?

我認為:不。現在的高一學生,沒有吃過苦,學習目的也不太明確,與六十年代的高一學生相比,他們的心理年齡要差低得多,自覺性差得多。

這就需要老師去抓他們。每一個學科都有基礎知識,每一課都有知識點,掌握了就是學進去了。而聽寫、默寫、背誦就是強化學生掌握知識的法寶。

聽寫、默寫、背誦,不是一種號召,必須老師去抓,真正做到家,也不是容易的。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樂意參與聽寫、默寫、背誦。

小學裡是給一顆小紅星,孩子得了紅星可高興了。高中生不喜歡紅星了,但大家都有自尊心,如果張貼過關表,他沒有過關,總是有心理壓力的,可以起到督促作用。

教師的責任心是做好聽寫、默寫、背誦的關鍵。最花時間和力氣的是教師。

原城關中學的政治老師宋一華,她教的學生成績總是全市最好的,可是有幾個老師能象她那樣:她一邊炒菜,一邊讓學生背書。

學生只有去抓他,他的成績才會上來,抓什麼?聽寫、默寫、背誦。怎麼抓?各人有各人的妙招。辦法總比困難多。

抓而不緊,等於不抓。你不能只是佈置:“大家準備,下節課聽寫。”那樣效果絕對很差,能過關的人數很少。

原因有兩點:

1,作業太多,沒時間讀書、背書。

2、即使有點空閒,學生有自己的安排。

所以除課堂上給一定時間讓學生背記,課外也必須逼,逼到一定份上,就象擠牙膏,時間總是有的。

讀書是苦的,否則何有“寒窗”之說。當老師的想讓總體成績上來,就要趕著大家一起前進。

後記:

我將試卷分析會上的講話,整理後給某某校長髮去,他列印了發給全體老師。

13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兩面派”的熊孩子,家長該怎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