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這篇文章最初的標題是《聽了、聽了和聽了》,但是被糖媽吐槽說標題太low,於是只好乖乖的換成正經八百的題目。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我今天看到了一句話:

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聽課是有區別的,有的同學是聽了,有的同學是聽了,有的同學是聽了!

這位老師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語文老師,在學生心理、作文教學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他這句近乎兒戲的話卻深得我心!

長久以來,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家長和學生:

到底孩子上課聽課聽得怎麼樣?他聽了嗎?他聽懂了嗎?

對於一節課而言,到底收穫了多少,學生和家長究竟應該如何判斷?有沒有一個 明確的標準呢?

為什麼同樣的老師,有的孩子聽完之後就能順順當當的做題,有的孩子卻是磕磕絆絆?

有時候明知道差距就在這一節節課中逐漸的形成,但卻感覺束手無策,一直在糾結到底應該如何解決?

首先我們來說說如何檢驗自己的聽課效果。

當你聽完一節課,不管是新課亦或是習題課,首先請同學們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

這一節課老師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那一段講解我覺得講得最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這一節的知識和上一節之間有什麼聯絡?是上一節的延伸?還是與上一節平行?亦或是分別研究的是同一問題的不同角度?

這一節中老師講的例題目的是什麼?與前面的知識有什麼聯絡?每一個解題步驟背後涉及到什麼原理?有什麼特殊的技巧?

這一節課裡面我有沒有疑問?

這些問題既是衡量你聽課效果的標準,其實也是如何提高聽課效率的方法!

讓我們從老師的角度來看待一節課:

首先老師的每一節課都是有目標的,是要解決一個主要的問題的!這一節課中的所有環節都是圍繞這一目標來安排的。

這一目標可能是新知識,也可能是某種題型的解題教學。

比如一節正常的新課,真正關鍵的知識,真正關鍵的講解,可能只有那麼十幾分鍾,核心也在於此。

在此之前,老師要回顧舊知識,然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慢慢引入,在此之後,老師要舉例應用、歸納總結。

這樣算起來,真正關鍵的內容多在一節課的十分鐘到二十五分鐘之間。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前十分鐘聽得很好,但十分鐘之後就開始神遊天外,正好錯過關鍵的內容,等臨近下課回過神來,主要的內容已經錯過了!

所以我們要問自己:這一節課老師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那一段講解我覺得講得最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這也是對我們自己的一種警醒。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這樣一個問題:

這一節的知識和上一節之間有什麼聯絡?是上一節的延伸?還是與上一節平行?亦或是分別研究的是同一問題的不同角度?

因為知識是成體系的!研究表明,要想更好的掌握知識,最好的方法是把新的知識容納到已有的知識體系中。

一名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會特別重視這一點,或者直接指出,或者悄無聲息的在教學中滲透。

就比如我在教學生統計這一章的時候,就跟他們講過,統計這一章各個小節的編排順序,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的統計過程。

數學課本中每一章內部的小節之間,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聯絡,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用這種思路去組織所學的知識,就會使得各項知識之間分門別類,邏輯有序,條理清楚,也更不容易遺忘。

教學並不是簡單地說理,因此為了更好地掌握知識,例題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作為老師,他選擇的例題一般要遵循以下幾個標準:

1、典型

這道例題必須能夠非常恰當的應用到本節所學的知識,而且是這個知識的典型應用,比如函式的單調性,常見的例題就是比較大小、不等式。

2、適用

例題必須能夠與聽講學生的水平相一致,略微高於其水平,但又不能太難,太難的話學生很難找到思路,太容易的話起不到鍛鍊的效果。

3、有針對性、實用性

例題一定是在考試中經常遇到的題型,是老師認為學生必須要掌握的題型。透過講解能夠讓學生在遇到時能夠順利解決,最好能夠舉一反三。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在課堂後回顧:

這一節中老師講的例題目的是什麼?與前面的知識有什麼聯絡?每一個解題步驟背後涉及到什麼原理?有什麼特殊的技巧?

至於最後一項:這一節課裡面我有沒有疑問?

顯然是要查漏補缺了,只要前面的回顧做好,有沒有疑問也就很清楚了。

以上是針對學生,可以以同桌互相提問的形式進行回顧考察。

其實這不僅僅是課後回顧的內容,而是在課堂學習上孩子們要始終思考的內容,只有在課堂上如此思考,才能有效的聽課,掌握當堂內容,在課後也才能更好的總結。

作為家長,如果想要掌握孩子的聽課情況,也可以按照這幾天提問進行考察。

其實這篇文章所介紹的內容並不能說有多新鮮,但是從我教學的經歷來看,很少有同學能夠不折不扣的完成。

所謂知難行易就是如此。

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夠如此做的同學,要比其他的同學更加輕鬆!

因為他們在課堂上完成的內容,可能是其他同學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夠補齊的內容!

6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不知道什麼專業適合自己?不知道專業適合什麼工作?看這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