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考研,對有的人是苦盡甘來的回憶,對有的人是破釜沉舟的決心,但對即將面臨“三戰”(第三次考研)的群體,這是關乎“命運與抉擇”的戰爭。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之間,很多人選擇了放棄,也總有人不甘。

文 | 靳衛星

考研三年,他們說我像磚縫裡長出的

「本科專業:會計;在讀專業:會計

@執著的魚」

有人說我是我家磚頭縫裡長出的那棵樹,可能是對於我這三年來始終不肯放棄考研的一種肯定。但我覺得我跟那棵樹比差得太多了。

當我第一眼看到那棵樹的時候真的驚呆了,被它頑強的生命力震撼。我不知道一顆小小的種子是如何衝破那麼多磚頭才生長出來的。它長久地生長在黑暗中,忍受著沒有陽光照射的痛苦。

在“上岸”之前,我的狀態可能就像那棵樹一樣,處於黑暗中。

我從來沒有崩潰過,但當第三次看到錄取名單上沒有我的時候,瞬間就崩潰了。我坐在椅子上,不知該做什麼,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母,不知道選擇考研到底是對是錯。那一天我無數次地去看那個錄取名單,幻想著是我之前看錯了,漏過了自己的名字,最終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我落榜了。

父母得知我落榜後沒有多說什麼,安慰我說沒有關係,考研並不是唯一的路,找工作考證也可以。但我還是很失落,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任何回報。

那天家裡的氛圍很壓抑,基本上沒有人說話,我渾渾噩噩的。晚上,我覺得該為自己以後做個計劃,打算以後一邊工作一邊考證,再也不想考研了。諮詢了同學,準備報考稅務師證,在網上把書都買好了。

晚上九點多,我看到了考研調劑的資訊,不過是調劑到非全日制,我懷著一顆不甘的心填了調劑的資訊,大概十點多,我收到了調劑成功的資訊。

我想,如果這次再失敗了,我真的不會再有讀研的想法了。幸好,考上了。

現在回想,最初要考研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大四時周圍很多人在考研,我也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考了。第二年真正準備的是考公務員,在空閒的時間裡準備考研,結果公務員面試被刷,考研也不太順利。

三戰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甘心,支撐我堅持努力的信念也是不甘心。所以在認認真真地準備考研這一件事,沒有再想其他的東西了。我就是想要證明我有能力成為一名研究生。

回到上邊提到的那棵樹,它給了我很多力量,它告訴我——只要心中有希望,即便遇到再多的困難,也不放棄,向著自己堅持的方向努力,終有成功的那天。

我夠“頭鐵”了,可我今年不想考研了

「本科專業:中醫學;在考專業:中醫學

@西南」

我一直都是一個很聽話的人,聽父母的話,聽老師的話,現在聽科室領導的話,挺累的。

父母對我管教很嚴。報大學志願的時候,我很想學語言,因為英語成績很好,也很喜歡語言。但爸媽就要我當醫生,他們覺得醫生很穩定,而且我表姐就是當醫生的,過得挺好。後來我就考醫生了,也考上了。但學的時候真的很累,完全感覺不到愛這個專業,純粹就是為了以後的生活,為了以後治癒病人的成就感在學。

畢業之後我爸不同意我考研。他也是聽別人的意見。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是我姑姑他們要我學醫,然後他就覺得學醫很好。畢業以後,我那些叔叔又說公務員很好,又不用熬夜,然後我爸就覺得公務員比醫生更好,就讓我考公務員。

我當時想,要不就考公務員吧,停下了考研的複習。但後來想了很久,學了這麼多年好像喜歡上了這個職業,也覺得當醫生很崇高。鬥爭了很久,我爸就一直不同意。好在我媽同意了,一些叔叔阿姨也在幫忙做我爸工作,最後才說通。然後繼續考研,但沒考上。

我也是一個特別矛盾的人,一邊比較佛系,努力後什麼也沒有得到,會在心裡告訴自己——就這樣吧,這樣也挺好的。另一邊又自視甚高,覺得自己同樣可以擁有別人擁有的那些。

以前很“頭鐵”,心氣又很高,看著身邊以前成績不如我的同學都考上了研究生,心裡很不平衡。就覺得一定也要考個研究生。現在看來,研究生確實很重要,但也不是唯一,如果你的人生有很多條路可以走的話,只要選擇適合你的那一條就可以了。

這幾天我一直在糾結到底還要不要“三戰”的問題,後來想通了,今年我肯定是不會考了。這幾年醫院擴招得特別厲害,如果我再去考研,就相當於明年才能入學,再晚一年,可能這波紅利就過了,一個蘿蔔一個坑,我想先去把醫院這個坑佔著。所以考了醫院的規培。

但是我肯定還會考研究生,哪怕是非全日制的。而且想考一個好學校。以前不覺得好學校有多重要,也不覺得牛校的人有多厲害。我一直也不是一個追求特別高的人,只是因為醫院的就業門檻,希望有一個研究生的學位。但在醫院接觸了很多優秀的師兄師姐之後,我發現好的學校培養出來的人,能力和眼界真的不一樣。我會覺得,哇!我也好想成為那種人啊。

這是第一次,我想為自己活

「本科專業:國際商務;在考專業:國際商務

@瑞蘭」

堅持三戰的原因不盡相同,有的是因為父母,有的是自己不甘心,有的是逃避,有的是想充實自己。對我來說,這些想法都在潛意識裡了,已經分不清是自發的還是別人給我的了。

從小生長的環境都告訴我,讀完本科就要考研,考完研如果可以就考個博士。一直感覺這就是我的人生軌跡。好像自己被催眠、被洗腦了,感覺只有考研了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我母親是公務員,父親是教師,他們在工作中都很要強。這種要強也反應在對我的教育上。我從小就受父母思想的影響,包括一些價值觀的傳遞。小時候我學習不錯,其他家長就會誇我,然後誇我媽。我媽總說“你要好好學習,你走出去之後,人們都會說你是我的閨女。”我就感覺自己只能越來越好,不然哪天你從天上掉下來,別人就會說,你看,她還沒有我的孩子好。學習原本是一個自主的過程,後來慢慢變成了給別人看的過程,我不再追求到底有沒有學習到知識,只追求我的成績能不能跑到別人前邊。我後來才意識到,這種思想很病態。

我又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特別需要考研成功這種官方的鼓勵——這是全國統一的考試,競爭很激烈,能得到官方的蓋章,說明我排在了前面,我是OK的。那我就有勇氣去走下面的路了。我也很想去名校讀書,想在那裡認識很厲害的人,向他們學習,看看自己的不足,看到更多的東西,能夠有更好的平臺。

今年上半年我看了一個節目,裡面有個人說“我想為自己活”,挺觸動我的。我問自己,你想不想為自己活一次?感覺從小到大,不管是父母的期待,還是想到以後結婚了、當母親了要怎樣,感覺好像很沒有自我。這是我第一次很想為自己活。

我很喜歡一首詩, “世上本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的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

我告訴自己,我想要的那些總會有的,現在的一切都是暫時的,也都會過去。我唯一能做好的是,投入到探尋和努力的過程裡。

我也很想告訴那些正在追夢的人,心中有夢就大膽去追,但前提是,你要明白,自己到底能不能承受追夢失敗所帶來的結果。

我總覺得,考上研就能和前女友結婚了

「本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在考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

@薛二狗」

三年了,我每一次考研的原因都不太一樣。

一開始是因為第一份工作在國企,切實地感受到了學歷在國企中的重要性。並且當時的女朋友也特別支援和鼓勵我參加考研。所以在我的潛意識裡,總覺得考上研就可以和她結婚了。

第二次是為了逃避工作,當時很不喜歡本科的專業,所以考的藥劑學。但是經過一年發現,目前的年齡一味追求自己想要的,很不切實際。我還有家人,當時還有女朋友,這些人都需要我好好賺錢。藥學和我本科專業的工資差得很多很多,所以已經進入面試環節但我沒有參加。

今年還準備考研。主要是為了能好好學一些東西,並且很想透過研究生學歷進入航天系統。這是我從小的願望,也很切合我現在的人生處境。當然,除去工作生活,前任對我的影響是我執著於考研的一個很重要的點。因為我確實想考個研究生和前任證明一下自己,也藉此紀念一下那份六年多的戀情。

父母在我第一次考研的時候很支援,但是後面的二戰,他們雖然表面支援,但我心裡明白他們更想讓我工作,他們希望我找一份離家近的工作——收入不需要太高,穩定就好。但是怕我因為這個不敢追求自己的夢想而忍著不說。

所以這次考研我沒有提前和家裡溝通,打算先斬後奏,畢竟如果真的考上北航,前景是很光明的。

未來,我更想找一份偏技術類的工作,畢竟做技術隨著時間的積累,薪水也會越來越高,比起穩定,我更想要一個波瀾壯闊的人生。當然前提是能養好家人,不拖累他們。

和前女友分開後,加上考研失敗,工作不順利,我有過一段特別痛苦的時期。幸好都過去了。近一年的狀態還算平穩,經歷了很多之後,也就明白了自己真的想要什麼,也努力在工作和學習之間找到了平衡,較之前更有平常心了。更何況從疫情開始到現在,全國人民都在為了同一件事情而奮鬥著,一線醫護人員也從未放棄過希望,讓我覺得之後生活中不管遇到怎麼樣的困難,都可以堅持下去,永遠不要放棄希望。

我工科畢業,不考研99%會進工廠

「本科專業:材料科學;在考專業:材料科學

@皮卡皮」

我考研和別人不一樣,是畢業後才開始的,當時突然失業了,我也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所以選擇了考研。

工科專業本科畢業後,如果不轉行,99%都是去工廠。辛苦、環境差、工資低,如果讀了碩士或者博士,不僅起點更好,還可以到學校任教,至少擺脫了進工廠的命運。再加上其實女孩子學這個專業會受到歧視,進體制內就基本不會了。

今年選擇“三戰”,是因為我的目標很清晰,就是以後要到高校任教,只有這一條路。如果我放棄考研,以後一定會後悔。

當然這個過程很痛苦,我經常陷入崩潰中。我數學很差,前兩年都是栽在數學上。有時候寫著寫著,感覺哪裡都不會,就開始自我懷疑,情緒調整不好會莫名其妙哭出來。再加上這一年還經歷了失戀。前兩個月確診了輕度抑鬱。

現在,到了“三戰”後期,反而心態平淡了,也一直努力在調節自己的情緒。只是覺得沒有從前那麼快樂了,也許是成熟了吧,有些事,扛著扛著,就都過去了。

考研把我自信揉碎了,我陷入習得性無助

「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在考專業:古代文學

@秦」

我曾經非常自信,總是那種天下捨我其誰的樣子。平時上臺演講都是隨口就來,論文答辯我是第一名,胸無點墨就敢去我們那裡最強的高中實習。

第一次考研失敗後我去找工作,有一份藝術館的工作,那裡環境很美,又很貼合我的興趣。面試我記得很清楚,是2019年4月7日,從26個人裡選6個人,6個人裡再選兩個人,我進了前六,但6進2的複試,我沒有被選上。

後來分析失敗的原因是我太想要得到那份工作了,失去了平常心。更深層的原因是脫離社會,不出去工作導致大腦和心理在社會交往方面退化了。

失敗後我變得很不自信,在工作場合雖然充滿熱忱但心態上變得特別敏感,後來和同事關係也不是很好,倒不是惡劣,而是我融不進去。

種種失敗讓我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打擊,它紮根在我心底,作用於我外在的各種行動上,最明顯的表現是總會否定自己。

甚至到了“三戰”,我都會不斷地想,我前兩次那麼努力都沒有考上,這次就能考上嗎?

“一戰”、“二戰”的原因是熱愛。大四那年遇到一個很好的老師,徹底引起了我對古代文學的興趣。有一種“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的頓悟,所以一往無前決定考研。三戰的原因有一些變化,一半是因為心中對文學的星星之火還存在,另一個原因是被工作折磨得要死。

我很清楚地記得“一戰”、“二戰”時學習古代文學的那種熱忱,對走進更高學術圈層的嚮往。但到三戰,我就會考慮為了逃避工作而去考研,是不是對這種熱愛的褻瀆?但另一方面又覺得,這種動力能讓我考上研也可以。

我從頭到尾報考的都是外地學校。因為我特別喜歡到處玩,高考沒考好就想考研考出去。關於未來我沒有做過具體的打算,因為我想做的事太多了,所以對我來說得到研究生學歷以後就“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考研失敗的這兩年,家人給我的壓力很少,但會有同輩壓力。比如我的朋友都已經去北上廣了,感覺我們之間越來越沒有話題。有個朋友、也是當年的研友,今年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學的研究生,意氣風發。那天在圖書館還遇到了2018年複習的研友,她南大研究生畢業了。我好羨慕他們,面對他們也覺得好自卑。我大學時期那麼自信,現在卻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在後來的採訪中,我逐漸發現,對於上述6位受訪者,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簡單問題,其中往往摻雜了現實與理想。

兩次考研的失敗,身邊同學的變化,父母的支援抑或是反對,第三次考研似乎變成了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賭博”。面對“三戰”這座大山,有人很清晰自己想要什麼,考研的經歷讓他們實現了自我的覺醒;但也有人一直混沌,始終未能找到自己的方向,甚至無法說清執著於考研的原因。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瑞蘭,聽她訴說從前的經歷,會發現她是個被功利教育破壞自信心、討好型人格的傻孩子,但她從未放棄尋找自我。瑞蘭經歷過兩次高考失敗和考研失敗,自信被一次次打破,她又小心翼翼地一點點重組。很難想象過程中她經歷了怎樣的掙扎,在“三戰”考研前夕,她發出了“這一次我要為自己活”的慨嘆。

採訪結束,她很激動地說,“我想告訴所有追夢的人,心中有夢就大膽去追,但前提是,你要明白,自己到底有沒有承受追夢失敗所帶來的結果。”

我有理由相信,瑞蘭找到了一個強大的自我——她足夠相信自己,她願意為了夢想全力以赴,也有了承擔失敗的勇氣。

另外,給我衝擊力比較大的是“執著的魚”。同學推薦他時特意提到了自己對他的評價——“就像他家磚頭縫裡長出來的那棵樹。”採訪中,執著的魚形容那棵樹“我不知道一顆小小的種子是如何衝破那麼多磚頭才生長出來的,它長久地生長在黑暗中,忍受著沒有陽光照射的痛苦。”他和那棵樹產生了強大的共情,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那棵樹擁有了意識,與執著的魚在無數個時刻產生了對話,成了他某種堅持向上的力量。

更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秦說,三年的考研經歷讓她患上了“習得性無助”,她從一個“天下捨我其誰”無比自信的狀態,退化到了“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如今的她,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熱愛文學、不知道自己如何選擇工作、也不敢去一直想去的北京闖蕩。

在前期的採訪中,秦會很頭頭是道地分析自己考研的原因、沒有考上的原因、工作面試失敗的原因以及離職的原因,她好像什麼都想得很明白,也許只是差一些運氣和關鍵時刻的心態調整。

西南似乎一直在飄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既有理想,又不執著於理想;既願意為現實生活做出讓步,又有些情懷在堅持。也許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如此。

採訪到最後發現,與其說我們是在探討考研,不如說是在探討如何面對自己。有人找到了面對自己的路徑;也有人鑽了牛角尖……繞了很多圈子後,仍然囿於外界的諸多標準,既無法達到所謂的“成功”,又無法接受平凡。

談到這裡,我想起了耶魯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所著《優秀的綿羊》有一段話很貼合這個主題,就以這段話作為結尾吧——

“就算是那些曾經贏得無數獎勵的最成功的學生,他們也會在某個時刻停住腳步思考這一切是否都值得。在他們三四十歲的時候,他們是社會公認的有成就的醫生、律師、學者、商人,但他們往往讓人感到,他們不過是一群在終生競爭的集中營裡茫然的生還者。其中有些人說,他們最終從事的職業是出於他人的希望,或者他們隨波逐流並不假思索地加入了目前從事的職業。也有人會說,他們沒有去體會自己的青春,他們從沒有生活在當下,他們總是在追逐一些未經深思熟慮的目標。他們總會思索,曾經的努力是否都值得?”

6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關於2020年職業教育虛擬模擬教學系統、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工作室擬立項名單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