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朋友發信息說又吼孩子了,原來昨晚老師佈置了作業要背誦課文,女兒在吃飯前把課文背下了,可是吃完飯,洗了個澡,女兒竟然把剛背好的課文忘得差不多了。

後來朋友又叫女兒回房間再繼續背,一直背到上床睡覺才背完。

她說女兒不管是背課文還是記單詞,要麼背不下來,要麼背好了睡一覺起來又忘記,還有那些公式,背了忘忘了背,一到考試就亂了。

朋友一想到這些就氣不打一處來,忍不住吼了孩子。

用朋友的話說是,動畫片裡的情節、臺詞她看一次就能背得滾瓜爛熟,可是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反反覆覆卻記不住?

孩子學習記不住,記住的忘得快,這是很多家長都非常苦惱的一個問題。

其實這並不是孩子記憶力不行,而是沒有找對方法,孩子對學過的知識忘得快也是有原因的,我們先來看看孩子為什麼會遺忘。

遺忘的原因

遺忘是指對識記過的東西不能再想起來,或者是想到的是另一種錯誤的知識。一般對於孩子來說,遺忘的原因主要來源這兩個方面:

1、學完之後沒有複習

心理學家桑代克做過一個“貓籠實驗”,提出了“練習律”的學習規律。

“練習律”的本質就是要反覆練習,通過練習加強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如果沒有這樣的聯結,遺忘就會產生了。

這也就是說遺忘是因為記憶的東西得不到及時強化而導致資訊逐漸確實缺失直至消失,比如孩子學完一個知識點之後沒有得到複習或者使用,學過的知識就會慢慢淡化,從而從記憶裡消失掉。

因此,想要孩子記得牢,那就要反覆“練習”,鞏固原有的知識,加強其聯結,減少遺忘的發生。

2、知識與知識之間的相互干擾

知識之間相互干擾是指學習多種知識後產生的混亂感而導致了遺忘,可以分為:

◆前攝干擾:舊知識對新知識的干擾。

例如:

我們先學習了數學,接著又去學習英語,如果數學就是舊知識,英語是新知識,那剛學的英語就會被腦子裡的數學公式影響,記憶不深 ,當然容易遺忘。

◆倒攝干擾:新知識對舊知識的干擾。

例如:

當我們學習了物理的內容後,再去學習語文的內容,新知識“語文”就有可能會“排擠”掉舊知識“物理”,被擠出大腦的“物理內容”卻怎麼想都想不起來了,也就是遺忘了。

因此,我們學習的時候可以儘可能的避免這兩種干擾的同時影響,把影響遺忘的因素降到最低。

遺忘也有自己的規律

遺忘雖然是一個很複雜的心理現象,但是它的發生和發展還是有一定規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就表明了這點。

通過這個著名的曲線,我們可以總結出幾點遺忘規律:

1、遺忘的過程是不均衡的。

遺忘是在記住之後就開始了,開始忘得快,逐漸地遺忘的速度減慢了。看看剛記完和6天后記憶的流失情況,這正是認證了遺忘呈先快後慢的趨勢。

2、大多數遺忘是發生在學習後1個小時之內。

通過觀察遺忘曲線我們知道,在一個小時以內,如果沒有不去複習,那麼差不多一半的知識已經被遺忘了,一個小時以後遺忘的內容則會變得很少。

3、重新學習要比第一次學習容易。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第一次學習,學的是全新的知識,當然費力一點,但是到了第二次,再學習就是相當於複習舊的知識,撿回剛剛忘記的知識,當然比較容易了。

看過這樣的實驗,把學生分為2組,第1組在學習後不復習,一個星期後只剩下13%的記憶;第二組學習後進行了複習,一個星期後還有86%的記憶。

因此,我們在引導孩子進行記憶時,千萬不可以忽視了孩子遺忘知識的規律。

遺忘的“冤對頭”——保持,學過的知識是如何變成長時間的記憶的?

我們根據資訊在頭腦中儲存的時長,可以將記憶分為三種:

1、瞬時記憶

是資訊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儲存下來的記憶,所有作用於人的感覺的資訊都會變成短時記憶。但是保持時間極短,視覺資訊不超過1秒,聽覺資訊不超過2秒。

比如逛街時看到的店鋪名稱,目光離開時關於這個店鋪名稱的記憶也就消失了。

2、短時記憶

是指資訊出現後,保持時間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過60秒的記憶。

比如輸入驗證碼,驗證碼都是以簡訊的方式傳送到我們手機,然後我們會記住那一串數字,然後轉換到另一個頁面輸入,等輸入完了,我們對這串數字的記憶就消失了。

3、長時記憶

長時記憶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常說的記住了,不經意忘記的記憶,甚至能夠保持終身不忘的記憶。

比如小學時背誦的古詩《詠鵝》,我現在看到或想到關於鵝的畫面就會情不自禁地念出“鵝,鵝,鵝”。

當然,這三個記憶中,長時記憶才是我們所追求的,也就是我們想盡辦法想要達到的目的。

其實他們相互之間是可以進行轉換的,比如瞬時記憶可以通過“注意”轉化成短時記憶,而短時記憶經過複述、組織、精加工等,就會被輸入長時記憶,很多長時記憶都是源於短時記憶的。

孩子只有把學到的知識長時間地保持在頭腦中,才不會出現課文背了忘忘了背的情況,更不會說單詞記一個丟一個。

利用“過度學習效應”,讓學習和複習有效地結合,減緩遺忘的速度。

什麼是過度學習效應?

過度學習效應是指對所學習的知識達到剛剛好之後,再用原來學習時花的時間的一半再繼續學習鞏固,使學習程度達到150%,這樣記憶將會得到強化,學習效果會更好。

“過度學習效應”其實跟“熟能生巧”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需要不斷地學習、實踐,才能達到熟記的效果,但是有著本質的區別,過度學習並不是長時間地學習,而是要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達到150%學習就應該停止。

比如:

朋友的女兒背誦一篇課文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那麼在她背完課文之後,她還需要再背誦1個小時,這樣她才能夠達到最佳的記憶效果,課文內容才能變成她的長時記憶,才能保持得更加久。但是1個小時後,她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了,因為這時候她的精力和記憶已經達到了限度,再學也不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

當然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艾賓浩斯曾提醒到,不能毫無限度的學習,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時間太長會產生疲倦的情緒,反而容易出現“報酬遞減”現象,使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但是也不是全身放鬆地去學習,這樣也容易產生懶散的心理,導致孩子注意力不能夠集中,容易分心,達不到記憶的作用。

因此,學習程度達到150%,效果是最佳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適當過度學習”。

適當過度學習能夠讓我們把短時記憶經過意義編碼,轉換成穩定的長時記憶,而且能充分利用人們有限的精力,把學習變成適合做的事情。

除了“適當過度學習”,還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記憶。

√ 組塊記憶

而短時記憶的廣度是由7±2個組塊組成,而一個句子組塊肯定比一個數字組塊包含的內容更多,也就是能記住的更多。

家長可以說出一個英語單詞,家長跟孩子比賽,看誰能夠把它跟其他的單詞組合,或者說出更長的句子。

我們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加工,加大組塊,而經過進一步加工,這樣短時記憶也更容易轉化成長時記憶。

√ 有效運用記憶術

為什麼孩子對於動畫片的內容可以記憶這麼深,而對於書本的內容卻記不住?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動畫片和書本,動畫片會更加直觀形象,孩子容易記得住。

因此,為了提高孩子記憶的效率,我們還可以合理運用一些記憶術,比如直觀形象記憶法,聯想記憶法、口訣記憶法等等,幫助孩子把枯燥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這樣孩子學起來也會更加輕鬆。

√ 巧妙利用抑制干擾少的時間段進行復習

可以選擇早上跟晚上進行學習和複習,因為早上學習只受到倒攝干擾的影響,不受前攝干擾,而晚上的學習只受到前攝干擾的影響,不受倒攝干擾的影響,因而這兩個時間段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

而其他時間段學習會同時受到兩種干擾的影響,影響得多,遺忘得快,學習效果自然比較差。

因此,選擇抑制因素的干擾比較少的時間段學習,學起來會更加輕鬆且有效果。

總之,孩子不管是學習還是成長,父母都不能操之過急,找到孩子問題所在,才能更好的解決問題。希望父母可以運用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現在的教育模式讓人招架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