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學校中層領導崗位,按理說大小也算是領導,為何會變成“雞肋”?

隨著國家對教育事業關注度提升,教師各種福利待遇近兩年也明顯提升了不少。因為教師待遇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教師資格證,希望將來能從事教師職業。對於當今大學生而言,如果只是畢業於普通本科大學的話,考公務員相對是很難得,因此,如果能有幸當上一名人民教師的話,其實也是不錯的。再說,教育部不止一次說過要全面提升教師待遇,明確要求教師薪資不得低於公務員。因此,教師職業對大學生來說還是非常適合的。

教師在“事業單位”中優勢也是很明顯的,雖然工作日很忙碌,又要備課又要上課,還得操心學生們的學習成績。但是,因為有休息日與寒暑假的存在,教師的工作還是能做到勞逸結合,工作強度平均下來還是要輕鬆上不少。再加上,正式教師薪資待遇還行,因此,教師目前可以說是在事業單位行列中優勢“最大”。

既然進了單位,沒人不想“升級”,俗話說得好“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做一名教師,肯定也是想在等級上有所提升的。但是,令人感覺意外的是,目前的教師們普遍都不願意去做“中層領導”了。按道理來說,中層領導雖然沒有校長官大,但是大小也是一個領導,肯定要比一線教師要強,為何在如今會變成“雞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也很現實。

目前,學校的中層領導主要包括教導主任、政教主任、後勤主任、大隊輔導員等,老師不願意晉升為中層領導的原因主要有4點。

1升職太難

眾所周知,學校內的行政崗位還是比較簡單的,最高一檔就是校長、副校長級別,最低一檔就是普通老師,夾在中間的就是中層領導。如果說中層領導想晉升為校長、副校長級別的話,必須得是上級部門任命才可以,很多中層領導在本崗位一干就是十幾年,歲月已經磨去了他們的工作動力。因為升職太難,再加上校長普遍一干就是幾十年,基本不換,除非校長退休,不然的話,升到校長基本沒啥機會。

2福利太少

目前中層領導的“福利”方面比一線教師還少,在很早之前的時候,那時學校裡的資金使用相對比較靈活,對中層領導們也可以進行一些適當補助。可是,到了新時代,學校管理愈發規範起來,這些福利也相對減少了,很多中層領導抱怨,自己還沒有一線教師福利高也是基於這一點才吐槽。

3事太多了

中層領導主要進行的還是行政方面的事,大的方面有校長、副校長在進行,而一些瑣事又不能直接交代給一線老師去辦,畢竟老師們還要上課,像一些通知傳達、五花八門的任務等,就只能讓中層領導去辦了。有些時候,中層領導就像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因為一件事,上層很著急,下層不理解,用一句話形容最為精闢,那就是“裡外不是人”。

4定級太難

說白了,學校中層領導仍然是“教師”範疇,是教師就想去評高職稱。但是,現在學校評職稱的時候都是要走學科的,中層領導在這一方面十分尷尬,由於任務太多,所以擔任課時自然就跟不上,最重要的“指標”都達不到,那麼自然定級對他們來說就很難了。

上述4點原因,就是很多老師不願意擔任“中層領導”的原因,大家對此還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嗎?

10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偏科生作文《語文是朕的皇后》火了,老師點評:請聖上雨露均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