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家長說:我們家孩子啊,學習不靈活,不會變通!
元元今年10歲,讀四年級,媽媽說孩子學習還是比較努力的,就是學習能力比較弱。
比如說,剛背過的字詞,過兩天就忘記一大半,記憶力不強;學了一個新知識,不知道和以前的知識聯絡起來,做題目的時候想不到兩者之間的關聯。
相信家長都很想知道,怎麼能讓孩子更聰明,學知識更快更靈活呢?
☑ 聰明的人,擁有強大腦神經網路
神經學證明——大腦是否聰明,最重要的是神經連結網路的發達程度。
這個發達程度是依靠哪些參照物呢?主要是這兩種:1.神經粗;2.連結多、密集編織成網,如下圖所示。
▲ 哈佛大學加恩-維登教授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拍照得到的大腦神經網路圖
☑ 腦神經網路是怎麼強大起來的?
答案是反覆鍛鍊和學習。
神經學已經證明:當我們學到一個新的知識,建立一個新的概念時,都會發展出一個新的神經鍵。如果這個神經鍵被反覆使用,它就會長得粗壯;不被使用就會慢慢退化消失。
德國腦神經學教授和醫生Spitzer演示一個新資訊在經過強化後(Day4)看到的發達的神經鍵,和不再強化後(Day8)逐漸減少的神經鍵。
上圖顯示的就是一個資訊對應的腦神經突起經過強化後變發達和不經過強化就退化的磁共振圖。在我們大腦中發生的,就是建立神經連結的生物現象。
☑ 為什麼擁有強大腦連結的人學習力強?
因為大腦中的知識是網狀交織,形成知識體系的。有了體系,新來的知識才能找到“依附點”依附上去,留存下來,迅速同化成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著名兒童認知學家皮亞傑也這樣描述過,兒童透過各種學習活動(經驗、講授或書面學習)對外部世界構成一個各種概念相互交錯而形成的知識體系。
舉個例子:孩子背了一首古詩《靜夜思》,這個行為僅僅是單一知識的學習,但是如果孩子想到這首詩,就能想到他的作者是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詩人,當時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
能夠從一個小的知識點入手,聯絡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孩子在學習上肯定更為有效率、更加靈活變通。
而這一堆知識體系、概念合集,生物表現上就是縱橫交錯的神經網路。神經網路發達的大腦,當一個知識點被喚起的時候,其它不同區域都會活躍起來。
▲ 腦神經學家加州大學Patrica Kuhl教授的磁共振腦圖的3D模擬。
由此可見,知識和腦神經連結是雙生的,學的知識多、學的勤快,大腦連結迴路多、連結性強,反之就是連結數少且弱。
相反知識體系比較弱(神經鏈路少,連結弱)新知識就找不到依附的地方,一旦不復習就忘掉了。
那麼想要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神經網路,建立更完善的知識體系,學習起來更加靈活高效,有哪些科學方法?
01 鍛鍊大腦額葉,強化神經元網路連結
競思透過多點位的腦電訓練,能夠在全面幫助孩子鍛鍊大腦額葉區域的同時,增強整體的神經元連結,綜合提升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
每一個來競思的學員,訓練老師都會結合孩子專業專注力測評結果和家長反饋情況,為孩子制定針對性的提升訓練計劃,並採用多點位訓練模式,全方位對應大腦不同區域,充分做到個性化訓練、針對性訓練和精準訓練。
訓練過程由競思老師全程緊跟,並對整個訓練過程進行評估,根據孩子實際表現和專業儀器的反饋結果,及時給予孩子和家長反饋,調整和最佳化後續訓練方案。
幫助孩子更快更好的提升注意力、記憶力等多種能力,最終達到學習能力、學習成績的穩步提升!
02 合理規劃學習,完善知識體系
很多孩子學習做作業是很沒有條理、缺乏規劃的,這樣的壞處近了看會造成時間的浪費、效率低下,往長遠看則不利於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知識體系。
競思的心理認知訓練,基於國際專業的心理認知行為理論,幫助孩子增強自我管理。
競思專業老師會從每個孩子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小細節、行為習慣、思維習慣入手,針對薄弱點制定相應的規劃和訓練。
如針對時間管理、作業管理、生活管理等方面,讓孩子逐漸學會自己合理規劃和安排。
透過這個訓練,孩子不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學習起來更是有頭有尾有規劃,方便知識的串聯和記憶,提升綜合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