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無意中刷到一個影片:
四川涼山,一條湍急的河流中,七八個孩子搖搖晃晃過河上學。
錯落相間的石頭,是他們渡河唯一的“橋樑”,大一點的孩子,勉強能在兩個石頭間跨越,而一個幼小的女孩,在後面急得直跺腳。
看著這些盡力張開雙臂,仍然難以保持平衡的孩子,
網友既擔心又心疼:這是去上學還是去探險啊?
也有人說“這樣上學太危險了,要是我的孩子,就不讓他去讀書了。”
其實,孩子們不是不怕危險,更不是不怕死。
而是怕沒有出路,一輩子困在原地,重複上一輩的命運。
這麼艱難的求學路,就是他們通往夢想的唯一的路。
穿越風雨,是為了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不由得想起風靡網路的懸崖村。
四川省昭覺縣地處大涼山深處,在海拔1600多米高的半山臺地上,
孩子們冒著危險爬藤梯上下學,雨後泥濘的羊腸小道,是孩子們的必經之地。
一年級的孩子,入學時都超齡了,因為太小的孩子體能不夠,要到能走山路時才被允許入學,這樣安全才有保障。
接近90度的陡坡,時不時有碎石跌落,孩子們小小年紀,卻經驗豐富、動作嫻熟:
不踩有碎石的地方,每一步下去,要確定踏實,然後才往前走,同時,手要時刻抓牢藤條或鋼索。
中途要休息若干次,才能到達目的地。
後來,政府出資修建了2556級鋼梯,即使這樣,孩子們仍然要揹著十幾斤重的書包,穿著破爛不堪的鞋子,往返數小時上下學。
如今建了網際網路,村民接觸到外面的世界,學會了玩抖音、開直播、做民宿。
但懸崖村的人,最惦記的,仍然是念書。
過去,只有少數村民願送孩子上學,現在“我們對外面的世界瞭解得越多,越想讓娃多念點書”。
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讀書、多學本事,更快融入山下的社會、過上更好的生活。
對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要想衝破階層,成就比父輩更好的人生,讀書,是一條最公平、最迅速的上升通道。
曾經有一部電影《走路上學》,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7歲的瓦娃一家生活在怒江邊上,爸爸外出打工,媽媽在家務農,姐姐娜香在江對面唯一的小學讀書。
娜香就靠著一根尼龍繩和一個滑輪,從200米的繩索上溜過洶湧的怒江。
瓦娃也到了上學的年齡,但是媽媽以“不安全”為由,嚴禁他溜滑索,
所以瓦娃只能留在家裡,望眼欲穿的看著江對面,等著姐姐歸來。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能夠“走路上學”,竟然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弟弟上學的願望被怒江攔住了,姐姐想要以一雙鞋子給弟弟送去安慰。
但是溜索過江時,包裡的鞋子掉了,她伸手去抓,不小心鬆了滑輪,掉下江,再也沒回來。
電影的結尾,怒江終於建起了大橋,當地的人們再也不用捆著繩子溜來溜去,瓦娃也終於能上學了。
但是娜香,永遠都回不來了。
這些孩子太苦了,但是他們對讀書的渴望更讓人動容。
俞敏洪曾說,他參加三次高考,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擺脫在農村待一輩子的恐懼感,
“生活一眼就能望到頭,再努力奮鬥,也只能被困在原地 。”
教育,讓我們掌握更多資訊,提高眼界和格局,成為跨越階層的臺階,繼而重塑自己的人生。
穿越風雨,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站在山頂,才能欣賞壯麗的美景。
底層的孩子拼命上學,
中層的孩子搏命升學
無獨有偶,在雲南鎮雄縣,200名幼小的孩子,也曾冒著風雪求學。
處於高寒地區的烏蒙山,是他們的家鄉,常年平均氣溫在10度上下。
這群6歲的孩子,凌晨5、6點鐘就要打著火把和電筒,走2、3個小時的山路去學校。
有些地方路太窄,一不小心就掉到了池塘中去;
有些地方太滑,常常是跌倒又爬起,快速跟上隊伍。
奔波在路上的時間,往往要超過在校讀書的時間。
年初,學校實施了“寄宿制計劃”,孩子們的學習條件終於有了很大的改善。
可是,想起他們在泥濘中,奮力跋涉的小小身影,仍然讓人心疼不已。
暗夜裡,他們手中的火把和電筒,就像燈塔,引領他們向著心中的信念和希望邁進。
重要的不是我們在何處,而是朝著什麼方向走。
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有的人拼盡全力奔向羅馬;
生活優渥的孩子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其實未必。
有人說:
“剛開始看影片的時候,會覺得我們的孩子多麼幸福,但是想到自己孩子所面臨的壓力,也真說不出來他們幸福的話。”
的確,不同的階層,導致不同的見識;不同的見識,催生不同的目標。
深圳媽媽李錦,去年剛經歷過孩子小升初這一關。
她回憶,小升初擇校不亞於一場戰爭片:
諜影重重—危機四伏—突出重圍—迎接光明。
那幾年,她帶著孩子輾轉於各個培訓機構及考場,如今塵埃落定,人困馬乏。
李錦剛想鬆口氣,卻被好心的前輩家長敲響了警鐘:
萬里長征才剛起步,比起中考,小升初算個啥呀!
在深圳,想上“第一梯隊”的深圳中學,每門課要達到95分,錯一道選擇題,平均分少2分,就掉到了第二梯隊的紅嶺中學。
所以,中考的殘酷比小升初,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錦一家的經歷,就是全民考學競爭的縮影。
上最好的小學,大機率能上好初中;
上最好的高中,大機率能上好大學;
上最好的大學,大機率能找到好工作,環環相扣,一步都不容懈怠。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公平的,學習也從來不輕鬆,但你想要得到更多尊重,創造更多價值,獲得更多自由,就得一路跋涉,向更高平臺邁進。
道阻且長,可千軍萬馬都要擠著過這個獨木橋。
因為這是可以改變自己命運和下一代人生的最公平的機會。
讀書,才能對人生擁有更多的選擇
我老公說:“看著這些孩子,想起多年前的自己,我小時候就是這樣過來的”。
他也來自山區。
小學,要走40分鐘的石子路去讀書;
初中離家更遠,開始住校;
高中幾百人,能讀大學的沒幾個,但是他考上了,兩個妹妹拼命努力也考了出來。
畢業後相繼留在大城市,把父母也接了出來。
那年,孩子的爺爺突發重病,幸虧兄妹幾個及時把老父親送到了三甲醫院搶救,醫生說再晚幾個小時就沒有辦法了。
如果在老家,不難想象會是什麼結果。
而他的很多同學,仍然留在那裡辛苦勞作,這些年嚐盡了生活的艱難。
我們的孩子從小在城市長大,小小年紀就已經超過父母上高中時的見識,大機率會比父輩走得更遠。
讀書,決定了選擇機會的多少。
父母病了看不起,內心過不去;
孩子想去夏令營,去不起,看著別的孩子喜滋滋地出國見世面,那種滋味太難熬。
如果你有能力,可以選擇不去;
你沒能力,就只能不去。
正如龍應臺對兒子說過那段著名的話:
“我為什麼要求你讀書?是希望你將來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正如張桂梅校長,拖著病體,也要拼盡全力,以92%的升學率,將1800多名雲貴山區的女孩,送到高校,
送抵這些孩子的父輩們,終其一生也無法企及的平臺和軌道。
張校長被評為“道德楷模”,實至名歸,因為她不折不扣地實踐了“讀書改變命運”的道理。
也正是這樣的人,把大學畢業卻做了全職媽媽的學生罵出去,還能收穫她的理解、支援和感激。
黃付燕後來考進貴州一個鄉村小學當數學老師,兼任班主任。
當年讀書時,她覺得張桂梅管得太多,好煩。
如今,她也像張桂梅一樣,嚴格看護著孩子們,因為她太清楚不過:
讀書,是獲得進步的捷徑。
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知識是改變命運最好的途徑。
努力讀書,將來可以選擇多種生活方式;
不努力,就只能過一種生活,沒得選。
可以說,黃付燕她們的今天,就是所有堅持讀書的孩子們的未來。
當他們走出山村,走出了貧窮的迴圈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將自己的命運握在手中。
我們現在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在助力美好的未來。
電影《風雨哈佛路》中,女主角說:
“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和其他人來的世界不一樣,我沒有退路,我要更努力,更努力地把自己推到另一個世界中去。”
讀書的最終目的,絕不是為了文憑和工作,而是在努力的過程中,
那種積極的狀態,不懈的精神,都會內化成自己的血和肉,從而去經歷更大的世面,獲得更加充盈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可以看清,自己可以跨越重重障礙,爆發出巨大的潛能,成為了這麼好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