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最艱難的那一年,將人生變得美好而遼闊。
——《島上書店》
2021年考研,被稱為是“史上最難考研年”,報考人數達到377萬,比去年341萬增加了36萬人。同時,錄取率約為18%,低於去年的22%左右。
看到這裡,為今年的學子們捏了一把汗,也勾起了我兩次考研的回憶。今天,想給今年參加考研的學子們寫一封信,說出我的心中所想。
2021考研學子們:
你們好!我曾經也是一名考研學子,考了兩次武漢大學新聞傳播學研究生,都沒有成功。後來成為了一名北漂。
雖然失敗了,但是我不後悔,我很感謝那段歲月,那個為了理想學校而奮鬥的青年。現在的我,依舊在為生活努力,那份熱血從未變冷。
有的人會問,考研到底為了什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無非是本科學歷低,想在研究生期間讀個好點的大學,將來能找到一個好工作。
考研是為了上升到更好的平臺,遇見更好的生活,無可厚非。有的人可能會鼓吹“讀研無用論”,覺得還不如早點走上社會,找個好點的工作。
考研沒有對錯之分,那些勸你不要考研的人,往往都是沒有經歷考研的人。在自己的奮鬥路上,別人永遠只是一個旁觀者。將別人的質疑與嘲笑,就留在身後吧。
對於那些想要透過考研提升自己的人來說,這是一次人生逆襲的機會。
我希望考研是真正跟隨自己的內心,沒有盲目跟風,更不是為了逃避社會就業壓力,是真的想提升自己。
因為這是一個人人焦慮的時代,也是一個販賣焦慮的時代。
有的網紅直播,輕輕鬆鬆就可以月入百萬;有的人學歷不高,也可以成為創業公司老闆。於是,有的人便會覺得讀書無用,考研無用。
我們不能用小機率的事件來否定學習的重要性。在網際網路時代,放大了焦慮。我們只看到了結果,而沒有看到背後的努力。如果還是有這種刻板印象,到最後只會毀了自己。
我覺得考研,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歷,本質是認知學習,把自己帶到一個更高的平臺。
網路上流傳一段挺有名的話,原話是這樣的: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認知與財富成正比,你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關於考研,學歷提高只是結果,過程是提升認知,打造平臺。
在研究生期間,努力構建自己的專業知識框架,完善知識系統,同時要加以實踐,不可與社會脫節。將知識轉化成實際利用的工具,便會釋放出無限的價值。
從當下來看,考研只是一個決定,但從一生的維度來看,考研也許會改變自己的人生。
希望考研這個決定,真的是你心中所願,不甘心一輩子碌碌無為,不想留下遺憾,勇敢地邁出了這一步。
人生一開始是沒有正確的道路,起初迷茫,只有當你走到了成功的終點,才會覺得自己當初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最後想對那些辭職考研的人分享一個小故事:
“那年我38歲,和朋友聊天訴說煩惱:我特別想考某證書,但是覺得拿到這個證書,我都40歲了,會不會太老了?朋友這樣回答他:你沒有拿到證書,還是會到40歲,一個沒有證書的40歲。
後來,那個證書改變了我的一生,我很慶幸當初的選擇,沒有放棄。”
我們都是普通人,都在用力的活著。雖然很慢,但是不曾後退一步。
最後想說的是:考研,只是一個開始,學習才是一生的主題。終身學習,保持更新,這個時代才不會拋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