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輔導孩子做作業這件事,其實是有爭議的,有人認為,我們父母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能力,所以小學一年級不要輔導孩子作業;也有人認為一年級孩子還小,養成習慣的階段,家長還是要陪一陪要扶一段。這兩種觀點兩種做法我都經歷過,有的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家長就想孩子是我們按照開明的方式教育和培養的孩子,各方面表現都不錯,有很好的閱讀習慣,學習興趣也保持的很好,那我們就不輔導,結果這樣到了二年級,我們出現了很多問題。
孩子雖然總體學習不錯,但是很多小細節還不是那麼到位,考試的時候也經常因為這些小細節被扣分,這也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家長去請教了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說一二年級扶著走,三四年級帶著走,五六年級跟著走。就是說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就像在走平衡木,我們得扶著他,讓他保持好的姿勢,讓他不害怕,幫他查缺補漏。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我們就在邊上陪著不說話,等孩子把作業做完了之後,再來檢查,然後跟他一起分析,有很多家長就會說,我也陪,我一直陪,可是我輔導孩子作業,每次都把自己氣個半死,孩子也不好過,哭哭啼啼的,還不如不輔導。
的確,不輔導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就雞飛狗跳,家長叫苦不迭,孩子也痛苦不堪。根據過往經驗來看,輔導作業本身沒有錯,但家長輔導作業的方法,可能有點不對,我們到底該怎麼輔導孩子作業,我的方法我覺得是有效的,就兩句話,八個字:就事論事,不講道理。比如說孩子今天拼音寫錯了,寫漢字筆順錯了,錯了就錯了,那我們檢查的時候發現,又得帶著孩子重新來一遍,大人先做個示範,做一個正確的講解,孩子講一遍明白了嗎?真明白了,就擦掉錯的,重新訂正,這就叫就事論事。那什麼叫不講道理,就是絕對不在輔導作業這個過程當中,跟孩子說,你怎麼又錯了,別人沒錯,為什麼就你錯,你是不是上課不聽講。你要知道,很多家長這麼講道理的時候,講著講著就越講越多,越講越多自己就越氣憤,越傷心,你看看我和你爸爸,起早貪黑辛苦工作,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你再看看外婆、奶奶年級都這麼大了,每天接送你,你對得住她們嗎?最後這就變成了一個情緒發洩。
再往後,你一看自己這麼辛苦,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到孩子的教育上,這孩子卻不爭氣,你就越講越生氣,甚至忍不住就要拍桌子,就要動手,孩子就哭,整個現場就雞飛狗跳。可問題是,這一切到底是怎麼開始的,這一切就僅僅因為孩子作業裡,有一道題寫錯了,講了半天,那個錯了的題目到底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怎麼沒有說,講了一堆道理,發了一通脾氣,氣的吐血,孩子錯的那道題,他還是不會。這樣的講道理,這樣的輔導作業,就整個走偏,這種走偏帶來的雞飛狗跳,非常非常常見,所以我的經驗就是輔導作業絕不講道理,只就事論事。
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我們除了要管住自己的嘴,不翻舊賬,不渲染情緒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一直盯著孩子的每一個舉動,他身子一歪你就指出來,他一道題剛剛寫錯,你馬上就跟他說,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重要的是保持距離,他寫他的作業,你再旁邊看書,別玩手機,別發出聲音就可以,他做完了你再來檢查,真錯了就分析,一起討論,然後找到正確的辦法,孩子訂正就可以。一開始要把嚴的標準告訴孩子,孩子一下子夠不著沒關係,我們慢慢跟著他一起去夠,我們都知道,一二年級的重要任務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些好的習慣一天無法養成,父母要有耐心,要有辦法。我的就事論事,不講道理的這個辦法,我覺得不錯,也跟很多身邊的媽媽們分享,她們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覺得還蠻管用的。
總之,在這個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生長的自然規律,孩子教育也是如此,我們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就能夠教出真正優秀的孩子。他慢一點是他的正常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