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學生們在高考之後走向不同的未來,有得金榜題名,自然邁向重點高校;但也有的成績平平,只能念專科。

提起專科,在很多家長眼裡,都認為專科不算大學,就比如初中之後的職高一樣,覺得專科沒有前途,以後也沒有什麼大未來,但是專科生真的如此嗎?

其實並不是,沒有誰規定專科生就註定沒有希望,只要學生自己保持優秀,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畢業之後未必就會比本科生差。

截止目前,我國共有高校3000餘所,而其中的1200餘所為本科院校,其餘則為專科院校,高等教育資源十分豐富。

而大多數的專科大學,基本上多是叫“職業技術學院”,而不是像之前的“高等專科學校”那樣了,感覺一瞬間就變味了。

很多學生都表示:總感覺自己的學校降低了好幾個檔次,以前起碼還是高等專科,現在就是個職業技術,和別人說起總能聯想到“某東方”,就很無語。

為什麼專科大學多數叫“職業技術學院”呢?

在之前,專科學校之所以被稱之為“高等專科”是因為,除了醫學類、師範類這類的專科之外,其餘高校被稱之為高職,也就是學生唸完初中之後,去培養專業技能的學校。

因為當時的這類學校,畢業生畢業之後基本上都是“包分配”工作的,所以上個世紀我國的技工類學校很多。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學校的實力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有的學校自身達到了教學標準,便升級成為了本科,而有的沒有達到或是不想升級的學校就依然還是專科

而為了更好的區分兩者,所以才會改成職業技術學院,很多專科學校都會和相關企業公司簽約合同,優秀畢業生畢業之後就能直接簽約工作,實習期滿之後想留想走全憑自願

大多數的專科院校都是公辦的,當然也有民辦專科學校,學生在報考的時候仔細查詢就可以,公辦的專科學費要稍低一些,民辦的則會貴一些。

很多學生和家長都紛紛表示:咋不早說啊!還以為職業技術學院不好呢,其實在很多人眼裡都會有這樣的“偏見”,但是讀者們瞭解本科和專科到底有什麼區別嗎?

本科院校和專科院校的區別在哪裡?

1. 學年制不同

眾所周知,本科學校是4年制,而專科則是3年制,在時間上面就有著明顯的差異。別小看這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專科生能否趕上本科生,就靠這個時間段了。

專科生比本科生早畢業一年,而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面,若是學生自身能力足夠,並且專業技能也保持優異的話,很有可能會成為本科生的前輩或是上司

2. 學習側重點不同

本科側重的方向是理論知識,而專科則是專業技能。本科主要以學業科研為主,而專科則是為了就業提前做好準備。

並不是說本科生就註定吃香,畢竟有的工作並不需要那麼多的理論知識,而是看重專業技能,若是自身的技能不夠也會面臨著碰壁。

3. 學習氛圍不同

大多數的本科學校,校風嚴肅優良,學生們都在積極的努力向上當然也有學生進入大學之後便開始自甘墮落,成天混日子。

而相反大多數的專科學校,雖然校風嚴格,但是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平淡的度過3年時間,不爭不搶,若是身邊有同學積極向上反而會成為眾多學生的目光焦點

4. 學歷的不同

這一點在就業的時候會體現的很徹底,很多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會明確的標明“只招收本科學歷及以上”這樣的字眼,而這道門檻也阻擋了大部分的專科生。還有一點是專科學生畢業的時候只有畢業證,而本科生除了畢業證之外還有學位證書。

專科生畢業之後有哪些限制?

1. 考研需要耐心等待

專科生同樣也能夠考研,只不過需要滿足一定的要求,那就是需要畢業滿兩年之後,並且需要達到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而且英語也需要過四級,方才能夠考研。

2. 公務員報考崗位少

同樣也能夠考公務員,只不過大多都是屬於比較冷門偏僻的崗位,崗位也比較少,但是和學生自身的專業也有很大關係,當然也有不限制專業的崗位。

3. 就業有門檻

學歷是學生們的求職的“敲門磚”,在就業的時候會有一定的門檻,但是這個門檻並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學生自身足夠努力優秀,專業技能達到一定的強度,依然會被優先錄用。

講一個冷知識,比如說“五道口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清華大學”,“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北京大學”,當然這是江湖上面的戲稱,看看就好。

今日話題:你覺得專科生如何提高自身價值?

5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現在的孩子不流行叫“子涵”了,但這種新紮堆的名字,讓人更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