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國家教育進步評估(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每兩年一次對全國各大學區的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進行閱讀和數學測試,10月30日公佈今年的結果,顯示紐約市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的數學、英語成績,在過去幾年基本停滯不前,特別是,自2013年市長白思豪上任以來,紐約市四年級學生的數學平均分下降了5分。

不過,亞裔學生數學成績非常亮眼,四年級亞裔學生的數學成績,遙遙領先於其他族裔,而且2019年比2017年提高了10分。

根據教育網站Chalkbeat,紐約市在2019年考試的得分,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和紐約州平均水平,在全美最大的27個學區中,紐約市排在中間。

紐約市不是唯一處於持平狀態的地區,資料顯示,事實上,十年來全國的分數基本沒有進步。但是亞裔學生的數學表現突出,亞裔四年級數學成績(500分制),2019年比2017年提高了10分,這是紐約市唯一最明顯的提高。

另外,亞裔的平均分比白人學生高9分,比西語裔高37分,比非裔高41分。自2017年以來,由於非裔學生的分數略有下降,非裔和亞裔學生之間平均分的差距增加了14分。

NAEP是比較全美各州、各地區學生成績、少有的可靠方法之一,被認為是比較全國各地情況的黃金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它被認為比通過州考成績來衡量更有力。紐約市學生在NAEP的評估中,所有類別的成績都低於紐約州的水平,不過最近紐約市的數學州考成績,稍高於州的平均成績。

紐約市四年級的閱讀平均分為212分,比全國平均分低7分;紐約市四年級數學平均分231分,比全國平均分低9分;八年級的閱讀平均分是212分,比全國平均分低8分;紐約市八年級的數學平均分273分,比全國平均分低8分。

紐約市教育局官員指出,紐約市四年級數學分數低的原因,是NAEP測試了幾何,而幾何要到五年級才會教。

布碌崙學院和紐約市立大學研究生中心的教育學教授大衛‧布盧姆菲爾德(David Bloomfield)表示:“NAEP考試是衡量學生成績的最佳標準。”“這些分數不僅可以進行國內和國際比較,而且可以按照時間進行比較,這是最重要的。”

不僅在紐約,在全美,亞裔(具體來說是東亞裔)孩子的學術成績都是有目共睹,也有大量機構對此現象加以研究,希望得到借鑑。

布魯金斯學會網站2016年4月20日發表Nathan Joo,Richard V. Reeves 和 Edward Rodrigue 的文章,《亞裔美國人的成功和泛化的陷阱》(Asian American success and the pitfalls of generalization),解釋了為何亞裔學業會取得成功的原因。

亞裔的受教育水平是突出的。擁有學士以上學位者佔本族群人口的比例,白人是36%,黑人是23%,拉美移民是16%,亞裔則高達54%。

有人解釋說,亞裔的文化傳統就是重視教育的。但經驗資料似乎不足以支撐這個看法。

據一次對1272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對於“現在的年輕人要想成功,上大學讀四年書是不可少的”這句話,無論哪個族裔的人都是認可的。

不過,亞裔美國人更傾向於認為,優秀的學業成績主要來自較大的努力,而不是較強的能力。

為什麼亞裔堅信努力的重要性呢?因為亞裔美國人主要由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構成,這些人本來就是較特殊的群體:他們願意冒險去陌生的國度開闢新生活,他們的受教育程度較高。

亞裔移民的受教育程度高於全美平均值。因此,這個族裔群體與其它族裔群體不太具有可比性。

亞裔美國人注意讓孩子上較好的學校。研究用不同族裔孩子所上學校的學生平均數學成績作為學校品質水平的替代變數。分析發現,亞裔居住區域的中小學的平均數學成績與白人聚居區相似,而比黑人和拉美移民聚居區的中小學的平均數學成績好得多。最注意讓孩子上高品質學校的亞裔族群依次是:來自臺灣的移民、韓裔、印度裔、日裔、斯里蘭卡裔、巴基斯坦裔、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這7個族裔的孩子上好學校的比例超過白人。

有個例外,越南移民的孩子上好學校的比例不高,但越裔孩子的數學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

影響孩子學業成績的因素可能很多。比如,亞裔家庭較為穩定,這可能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黑人孩子上較差學校的比例是最高的。

亞裔的表現並不是鐵板一塊。來自孟加拉和南韓的亞裔美國人可能差異很大。人們觀察到,來自東亞國家和印度的移民較成功,而來自高棉的移民和孟族(Hmong)移民(美國的孟族移民主要來自泰國、越南和寮國)則在美國處於最貧困群體之列,貧困率分別高達38%和29%。

Jennifer Lee和 Min Zhou因此寫了《亞裔美國人悖論》(The Asian American Paradox),分析了該狀況。

另外,“純粹”種族的家庭越來越少。例如,2010年,五歲以下的黑人孩子中有15%其實是黑白混血孩子。同樣,進入統計的亞裔家庭未必是純粹的亞裔。

一些研究用較堅實的資料說明了就讀於好學校的重要性。缺陷在於,有些因果關係是難以確定的。比如,黑人群體是因為不重視教育,所以讓孩子上了較差的學校?還是因為他們較窮,買不起優秀學校所屬校區的房子,只好讓孩子進品質較差的學校?

但不管怎麼說,一旦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以後進大學的概率及日後找到高收入工作的概率就低;他們做父母后,培養下一代所需的經濟實力和指導能力就弱,從而陷入惡性迴圈。這種環環相扣的惡性迴圈需要很大的外力和內在動力去打破。

不僅是美國,倫敦的英國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華裔和其他東亞裔家庭的孩子在西方學校裡之所以成績往往比其他同學好,主要原因包括把孩子送進好學校、孩子學習刻苦用功,以及家長的重視參與等。這些只佔“成功元素”的85%,另外15%的“密碼“仍未破解。

研究的樣本是14000名澳洲中學生的Pisa測試數學成績。

近年來,包括Pisa在內的一些國際間教育水平排名中,一個顯著特點是中國和東亞學生的優異成績。

但這隻能用來解釋東亞的學校教育跟西方的差距,不能解釋為什麼西方學校東亞裔移民家庭的孩子在班裡成績也往往出眾。

教育學院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個複雜的問題,包括多種因素,但最突出的是來自中國、南韓和日本的父母們似乎總能把孩子送進好學校。

而且,東亞裔父母自己的教育程度也超過澳洲父母們的平均水平。

另一項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孩子本身的勤勉。

研究顯示,東亞裔學生比非移民家庭出身的同學平均每週課外學習時間多6個小時。

他們更傾向於相信,只要足夠努力就能成功,學習態度、觀念和行為準則的標準都很高。

教育學院研究員約翰·傑利姆解釋說,這項研究的結果說明在普通程度的教育系統裡,學生如何能夠取得優秀成績,也顯示了家庭背景的作用,以及提高學校教育水平除了課堂上之外還需要做些什麼。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進入哈佛大學的亞裔學生的平均高考成績比其它種族的高不少,比非洲裔的更高出20-30%,畢業時這種差距變得很小。例如2015年哈佛大學本科畢業生亞裔的平均GPA(滿分4.0)為3.70 ,白種人,拉丁裔和非洲裔分別為3.63, 3.55和 3.53。

根據EIC教育報告:2013年只有75%的常春藤中國學生能夠順利畢業,這比常春藤的平均畢業率低了20%。

而根據南韓Samuel S. Kim博士的統計,在1985年到2007年間,排名前14的美國大學的1400個南韓學生中,44%的南韓學生中途放棄學業。

即使學術成績領先,亞裔學生進入職場高層的比例,卻是各個族裔中最低的,同時亞裔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引起北美社會各界的關注。

根據2009年耶魯大學學生心理健康調查,耶魯大學45%的中國學生有抑鬱的症狀,29%的中國學生有焦慮的症狀。而美國大學生的平均抑鬱比例是9%,平均焦慮比例是9.5%。

調查還顯示,耶魯大學45%的中國學生面臨學業壓力,這是焦慮和抑鬱的主要原因。

一些亞裔天才的過早隕落也引起美國各界的注意。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統計:2000-2014年亞裔學生自殺率是學校平均自殺率的3倍,全國平均自殺率的4倍。

2014年,耶魯、麻省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亞裔學生的自殺引起了全美社會各界的注意,而哈佛大學的Luke Tang的自殺更是引起了全國範圍內對亞裔學生的精神健康的討論。

亞裔加油。每個人都加油。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簽了三方協議還能再報考軍隊文職嗎?報考文職你還需要知道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