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令家長頭疼的“孩子寫作業”環節中,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孩子的拖延。不少孩子放學回家後,作業總是拖到最後,遲遲不願坐下來,或是在家長反覆催促下,勉強坐下了,寫作業過程中磨磨蹭蹭,拖到很晚。
面對孩子的"拖延症",很多家長都感到十分無奈。我時常在路上聽到家長這樣的對話:
我家孩子太拖拉了,一點點作業,給我拖了兩三個小時寫不完。
我家那個也是,磨磨蹭蹭,一個會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寫到十點多,還沒有完成,氣的我沒辦法。
拖延,是孩子的一種常見現象:起床困難、上學磨蹭、作業拖拉……
從某種層面上,拖延反應了孩子消極的學習狀態。曾有一位985博士,求學時也輔導過學生。他回首自己十幾年的求學路,結合自身和同學的經歷,得出了許多經驗感悟。其中有一條是:
學習不好的同學,基本都是嚴重拖延症患者,今天的事能拖到下個學期。
所以,一些缺少耐心的家長,面對孩子的拖延,心中的怒火很容易爆發。
其實,孩子的拖延只是一種表象,背後的原因可能千差萬別,我們不能一刀切地簡單處理。
弗洛伊德說:“當滿足需求的事物缺失,拖延就會發生”。
當一個孩子遲遲不肯開始寫作業時,可能是因為做作業並沒有給他帶來滿足感,而孩子又快又好地完成作業的結果,可能是帶給父母更多的滿足感。
所以,在做作業這件事上,父母顯得比孩子還要著急。
很多時候,父母會一廂情願地,把自己內心的滿足等同於孩子內心的滿足。
曾經有一個孩子,從主動快速完成作業變成了被動拖拉,父母不得其解。後來問及孩子,原來是因為孩子做完了作業,媽媽就會說:“很好,但時間還有很多,你還可以再做點課外練習,這對你有好處。”於是,孩子就想:那我還是不要那麼快完成作業好了。
這種情況,其實是父母在潛意識裡把自己的需求當成了孩子的需求。
孩子本來希望完成作業後,可以自由分配時間,不曾想,結果卻是讓媽媽得寸進尺了。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於是出現了拖延。
這種拖延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也意味著孩子在“不得不做”某件事的情況下,還可以選擇“晚一點再做”,這是他們在用隱形的方式來滿足“我可以自主分配時間”的“做自己”的需求。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寧可選擇先玩再做作業,或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悄悄地玩,從而形成了家長所說的“拖拉、磨蹭”的習慣。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的拖延,可能是為了逃避眼前的痛苦和衝突。比如畏難情緒、比如害怕做得不好會受到指責、懲罰,又比如做事的過程艱辛枯燥又得不到好的反饋,等等。
儘管實際上,該做的事是逃不掉的,只要沒有得到處理,它就會時時刻刻從腦海中跳出來,折磨著人們,使他們內疚、糾結、不安、恐懼、擔心或引發父母不滿,造成關係緊張等,令他們無處可逃。
但在潛意識裡,他們還是滿足了“本能我”的需求,因為本能我的需求就是即時行樂。如果做一件事的過程中,孩子感覺到快樂,就想立即享受,如果當時感覺不那麼舒服甚至感覺痛苦,就會想著往後拖延。
人類的大腦都有“即時行樂”的傾向,這是由於人類祖先的生存條件惡劣,壽命短,今天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明天。所以,原始動物腦就會本能地認為:做不費力且馬上就能讓我快樂的事,才是最划算的做法。
這種本能長期遺傳下來,就形成了我們先天的第一反應。例如,嬰兒的本能就是餓了就吃,困了就睡,想要什麼就得第一時間滿足,這些都是本能我的需求。
因此,當一件事情是自己真正的內心需求時,是不會拖延的。拖延只發生在這件事不是“我要做”,而是別人“要我做”或“我不得不做”的情況下。
另外一種情況是,孩子沒有時間的概念。事實上孩子有他們自己的節奏,他們的自我形成,需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進行。他們常常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越小的孩子越沒有時間的概念。
所以,許多孩子常常會覺得時間還有很多,高估了自己做事的效率。可能需要一個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做完的事,他們會認為自己半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這種“時間還很充裕”的感覺,也會讓孩子產生拖延。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鐘錶,讓他在使用它的過程中感受到具體某事花費了自己多少時間,漸漸學會正確把握和安排時間。
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拖延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地來滿足孩子行為背後的內在需求,較好地處理孩子的拖延。
儘量不要簡單粗暴地催促孩子。催促孩子,實際上是把家長的需求強加於孩子的身上,結果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痛苦,引起孩子內心的抗拒,反而不利於緩解孩子的拖延,甚至讓孩子在潛意識裡加重了拖延。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孩子越催越亂,越催越慢,就是催促的負效應。
另一種結果是逆反。
常常聽到有的孩子說:“本來我正想主動做某件事,結果被他(她)一說一催,我反而不想做了。”
把我們的需求變成孩子的主動需求比如我們希望孩子早點起床,這是我們的需求,不是孩子的需求。但我們可以想辦法變成孩子的需求,這時我們就要了解孩子,知道什麼東西能夠吸引他,讓他主動地期待早起這件事。
記得在《超級育兒師》的一期節目裡,有一位3歲左右的孩子,把每天早起當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他幾乎都是在媽媽一遍遍的催促和生硬拉扯中著起床的。
這位媽媽十分苦惱。蘭海老師來了以後,經過仔細觀察和了解,洞察了男孩的需求。
她教媽媽做趣味早餐,然後,在孩子睡覺前,讓他事先在圖案中挑選好自己喜歡的那一款,告訴孩子:“明天早起,你就能吃到跟這一模一樣的早餐了!”於是男孩開始對早起這件事充滿了期待。
第二天一大早,媽媽進房間時,孩子早已主動起床了,他迫不及待地穿衣、刷牙洗臉,然後高高興興地開始吃早餐。
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比如,學習這件事本來就是孩子的需求,可以給孩子帶來成就感。如果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感和滿足感,孩子是不會拖延的。
許多學霸可以主動高效地學習,是因為學習本身帶給了他們很大的成就感與快樂滿足。他們的狀態是“我主動想學”,也就是“我要做”。這是在做自己,所以不會拖延。
而那些對學習拖延的孩子,是因為學習過程中有過痛苦的體驗,感受到沒有成就感和快樂的滿足。他們的學習狀態是“我不得不學”,也就是“要我做”。這個過程他們的內心是衝突的痛苦的,所以會拖延。
因此,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培養和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樂趣,讓他主動想做,而不是監督、糾錯和打擊,讓他被動逃避。我們引導孩子自己思考,這是培養他主動學習,我們給孩子糾錯或直接告訴他答案,這是讓他被動接受。這兩種情況下,前者會讓孩子獲得滿足,產生內在動力,後者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己的被支配與被否定,從而喪失了動力。
歸根結底,上面所講的,其實就是培養孩子的內驅力。當內在需求可以得到滿足時,孩子是不會拖延的。因此,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克服拖延,而是他的需求被看見。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