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科技作為當下綜合國力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每個國家都最重視的存在。然而一切科技成果的實現其實根本都來源於人才,所以相對於科技成果而言,我們更應該注重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以及留住人才。對此,我國早在很久之前就提出了“人才強國”以及“教育興國”兩大戰略,透過自己培養並保留人才,為國家未來的科技發展保駕護航。然而當下的教育現狀以及人才現狀,似乎與原先的目的背道相馳,很多人對此感到嘆惋甚至是氣憤。

2020年年初,代表我國教育最高水平的清華大學釋出了一則關於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的報告,報告中顯示,從清華走出的留學生中,有81%的人在去往美國或者是其他發達國家之後,便選擇留在了那裡不再回來。而之後有人透過查閱相關資料發現,這並不是特例,早在很久以前,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就呈現出這樣的狀況了。對此,很多人戲稱北大清華為外國人才培養的搖籃,用來譏諷每年佔據著絕大多數祖國教育資源,最終卻留不住人才的現象。

81%清華出國留學生不回來了?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對此,曾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一職的著名學者施一公表示道:清華北大這些名校的留學生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當下所有中國大學生的致命問題,那就是在奮鬥之後喪失鬥志,渴望過上安逸的生活,個人利益所佔比例逐漸增大。

施一公院士解釋道,當下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所有大學生都是透過數十年的寒霜苦讀換來的成果,而當下的整體社會環境又與以往存在著巨大的不同,和平與發展為主潮流的時代背景中造就了包括留學生在內的大學生以及其以上人員的這種安逸不奮鬥的心態。面對國外開出的優越條件,他們大多都會選擇留下,學生們還是很現實的。

清華留學生中, 81%留在了國外?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對於施一公教授的這一論斷,絕大多數人都是表示認同的。反觀當下大學生,掛科屢見不鮮,逃課更是成為許多人的家常便飯,很多人認為到了大學就徹底自由了,在缺乏家庭和教師的嚴密監控下,開始放飛自我。每個人都有惰性心理,一旦發展開來就很難戒除掉,而且在傳統教育觀裡,從小學到高中,幾乎很多老師也將這樣的思想灌輸給了每個學生。近幾年來,大學生輕生或者是犯罪的事情屢有發生,這對中國當下教育提出嚴重警告,尤其是大學以及以上的高等教育。

由此看來,其實清華81%留學生的選擇也是大多數當下中國大學生的選擇。在面對更為優越的外國環境條件下,幾乎都會義無反顧的選擇留在國外。而國外自然也是非常渴望他們能夠留下來的。每個國家都會對這些留學生,尤其是表現優異的留學生,開出豐厚的條件,給予許多巨大福利的許諾。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現實的人們自然會選擇留在國外了。

如果僅僅只是從個人發展觀念角度來看的話,這些留學生的選擇似乎並沒有什麼錯誤。面對這種選擇,國家也是選擇尊重他們的。但在其中真正令人憤怒的是那些留學深造等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但最終卻選擇留在國外發展的人除此之外,還有那些選擇在國外發展後公開抹黑中國的存在,也是最令人痛恨的存在,甚至可惡程度比前者更要強烈。

當然了,也並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是這樣的。近幾年來,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等發達國家給這些留學人才開出的條件,中國當下也能夠開出。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是歸國發展更好了。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有家鄉情懷,都渴望落葉歸根。當然了,也有一部分人是完全擯棄這些利益,僅僅是為了促進我國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變而選擇歸國發展的,這些人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存在。

而且經過今年疫情的考驗,我國已經對那些留學的人有著更大的吸引力。事實也是如此,有許多曾經選擇在國外發展的留學人士再次踏上了祖國這片土地上。這其中我們並不排除相當一部分人就是拿中國當避風港的存在,但也確實有一部分人被中國的實力重新吸引了回來。如今,全球多國疫情出現反彈,英國倫敦更是直接全部封鎖,但由於我國之前採取的強有力的防控措施,疫情依然在我們的控制之下,雖然有反彈,但是與外國相比,這隻能說是波動。

4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深受歡迎的4種同桌,最後一種,學生願意和她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