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進入新時代,面對發展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教研工作還存在機構體系不完善、教研隊伍不健全、教研方式不科學、條件保障不到位等問題,急需加以解決。

針對存在的問題,教育部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要求 :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教研機構的組織領導,省、市、縣級教研機構要重心下移,深入學校、課堂、教師、學生之中,緊密聯絡教育教學一線實際開展研究,指導學校和教師加強校本教研,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形成在課程目標引領下的備、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格局。

2020年,“備、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的研究之中,對課程標準的分解、課堂教學的思考、學習目標的續寫、評價任務的設計,都有了新的思考。

課程標準,是確定學習目標的主要依據,但不是唯一依據,在教材單元(章節)中均有涉及本單元(章節)本節課內容的教學標準。所以,我們在依據課程標準確立學習目標時,既要尊重課程標準的權威性和法定性,又要懂得課程標準還是所有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必須達到的最低要求,適當提高要求也是可以的,切忌刻板地套用。

學情分析也是確定一節課教學目標的更加重要依據。為了更準確地確定學習目標,我們首先要對學情進行分析,制定預案。在確立學習目標之前,還需要更多地瞭解學生在學習本單元(章節)、本節課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和能力、會遇到哪些問題和難題?這些都是備課前期的思考,教學時能更好的落實課程標準,服從學生實際。這種定性分析也是下一步研究的的方向。

教材分析,也是確定教學目標的不能不說的重要依據。在確定教學目標時還要通讀本單元(章節)內容,全面熟識教材,精準解讀文字。單元(章節)教學重點,都會在單元(章節)提示、文字簡析和課後練習等中。解讀文字,就成為下一步確定教學目標更直接的任務了。

精準課程標準,精準分析學情,精準解讀文字,是科學制定教學目標的重要步驟。 而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學生學習、師生評價和設計教學活動的基礎。也就是說,做到精準備課,那形成"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新格局的目標,就基本達成。

總之,專業的事情不簡單,簡單的事情不專業;教師備課的專業化、精準化及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將引領"教、學、評一體化"的逐步形成。

精細化備課,永遠在路上。

10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圓夢九八五二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