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民辦高等教育的核心競爭力在於所擁有的教育資源以及師資力量。

民辦高校能夠保持著高速的發展,主要由於我國高等教育需求及供給不平衡,需求龐大但供給不足,這就留給了民辦高校龐大的發展空間。

但隨著經濟與社會的不斷髮展,這一需求逐漸發展上升到了對於高質量教育資源的需求。

這點在獨立學院與民辦高校的競爭中有著非常明顯的顯現,獨立學院依託公辦高校掛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享受到公辦高校的知名度與認可度,而民辦高校則需要重新打造自身品牌。

民辦高教:關注併購及獨立學院轉設

內生:關注獨立學院轉設

校區擴建:帶來學生容量的增加。

學額增加:學額是當地政府給出,主要參考幾個標準如學生容量、當地高等教育的供需情況。2020年2月,教育部表示“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爭取同比增加32.2萬”。

學費提價:一般年化5~7%。

專科學校升級為本科:報到率提高、學費增加等。

獨立學院轉設:無需向大校繳納管理費(一般為學費收入的15~20%)。

2020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釋出《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到“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 。

增值服務:如培訓、出國留學等。

外延:關注併購整合能力

從外延層面來看,則要考量民辦高教集團的資金實力、併購整合能力、管理能力與管理半徑。

資金實力:現有案例統計,一般併購1所高校的交易對價多在5億元以上。

併購整合能力:有能力提升併購標的的辦學質量、經營效率。

管理能力與管理半徑:高校併購涉及全國甚至海外,考驗集團的管理能力。

內生&外延共同作用下量價齊升

民辦本科透過高考招生,民辦專科除了高考招生外還有單招。由於本科的學歷優勢,本科的報到率極高,專科的報到率與專業熱門程度、就業情況等相關。

在內生和外延的共同作用下,業績處於高增長期。多數民辦高教集團享有超過20%的學生人數增速,超過25%的收入增速。

回望過去的十年,是教育相關企業數量猛增的十年。天眼查APP資料顯示,十年以來,教育相關企業的總數從78萬家上升到了412萬家,線上教育相關企業的總數從15萬家上升到了70萬家。

逐年來看,十年間我國教育相關企業年註冊量平穩上升。天眼查APP資料顯示,2011年我國全年新增10萬家教育相關企業。而近年來相關企業的年註冊量已超過50萬家。

其中,2019年新增相關企業數量達到56萬家。2020年前11月,我國已新增近52萬家教育相關企業。 

職教培訓:擴張向基地演進

招錄培訓在獲客、擴張更具優勢

需求持續火爆。“穩就業”大背景下,公務員等招錄人數、考研等招生人數增加,而報名人數增速高於招生/招錄人數增長,競爭壓力提升,參培意願更強,參培率有望提高。

競爭性考培的獲客成本較低。競爭性考培參培意願更強,細分賽道的客群更加集中(主要為應屆畢業生),因此校園渠道宣傳效用更強,品牌延展性更優,獲客成本更低。

技能培訓的使用者留存時間較長。技能培訓長期班,如中國東方教育旗下的烹飪培訓長期課程學習時長達3年。

競爭性考試透過率較低,部分學生會選擇參加協議班(若沒考過則退部分學費);即使沒考過有些學生也不申請退費,繼續滾存續班下一次考試的培訓。

招錄培訓獲客效率較高

競爭性考培(招錄)獲客成本顯著低於技能培訓及透過性考培(考證)。

技能培訓為主的中國東方教育和達內科技的獲客成本(以廣告費/培訓人次計算)在2000元左右;

透過性考培(考證)為主的恆企教育金融會計類考證獲客成本約660元;競爭性考培(招錄)為主的中公教育的獲客成本在100元左右。

擴張向大校區/基地演進

技能培訓由於長期課程佔比較高,一直以大校區擴張為主。隨著培訓時長增加、培訓規模提升,基地擴張提上日程,基地相比租用場地具有更好的學習體驗和更低的生均成本,有望帶動盈利能力的提升。

盈利預測及風險提示

盈利預測及估值

風險提示

教育行業的政策風險。《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終稿尚未公佈,特別是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政策具有不確定性。

擴張不達預期。網點、學校擴張進度低預期,容量不足,造成收入和利潤增長不達預期。

招生情況、學費提價不達預期。學費提價、招生人數不達預期,造成收入和利潤增長不達預期。

線上教育營銷投入過高。線上教育仍處於加速營銷投入、流量搶奪的階段,大量營銷投入會拖累業績,後續正價課程的轉化續班具有不確定性。

全球疫情反覆的風險。目前國內疫情得到良好控制,若個別城市疫情反覆將對當地線下網點授課產生影響;海外疫情對於出國留學考培和業務造成較大影響。

隨著近幾年來國家在高等教育上的不斷改革,對於公辦高校的自主權不斷放寬,其正在不斷填充此前遺留的空隙,不斷壓縮民辦高校的發展空間。

在這一狀況下,確定自身定位,從而與公辦高校劃清辦學界線,將是最主要的方向。

在當前國內高等教育環境下,民辦高校想要與公辦高校進行競爭並不太現實,從教學實力、師資資源,到社會認可度上,民辦高校都處在劣勢地位。

因此民辦高校的定位應該是補充公辦高校在高等教育中所不能滿足的低水平人才培養,充當公辦高等教育的補充與輔助位置。

不僅如此,近幾年來,職業教育的熱度不斷提高,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極其缺失,因此高等職業教育將會是未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而公辦高等教育在職業教育領域上有著較大的缺口,這就給了民辦高等教育巨大的機會。

按照當前我國社會的發展狀況來看,未來對於高素質職業勞動者需求巨大,而公辦高等教育無法滿足這一巨大需求,因此民辦高等教育定位高等職業教育將會有著較好的發展空間。而從高教企業的動作來看,高職教育將會是其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民辦高等教育企業要想從國內競爭激烈的高等教育行業中活下去,就需要為自身打造一條清晰的定位,才能夠實現打破無法與公辦高校形成優勢競爭的格局。

但目前可以預見的是,在政策的推動下,高職教育將會是未來帶動民辦高等教育企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浪潮的方向。

注:本文內容主要摘自中泰證券,中外行業研究整理推送

7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300+PDF,41篇高分文獻合集,CNS級別文章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