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題。(8分)
材料一: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材料二:“二十四節氣”圖。
材料三:“二十四節氣”春秋時出現,西漢時完善,使用至今。比如,人們會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等諺語來組織農事活動,中醫養生與治病也會跟著節氣走,還有很多活動與節氣的內涵相關,如某集團推行“驚蟄計劃”,以彰顯“不甘潛伏,勇於探索”的精神。
(1)仔細觀察材料二中的“二十四節氣”圖,按照一定順序介紹畫面內容。(4分)
(2)根據以上幾則材料的內容寫一段話,介紹“二十四節氣”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70字以內)(4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