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家長為孩子寫作業三催四請煩惱,為讓孩子少玩手機費盡心思的時候,平平家上三年級的寶貝兒能如此自律,實在令人羨慕。
我們的做法也相似,主要有以下3點兒:
1 做孩子的榜樣要求別人做到,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想讓孩子自律,父母不要忘記以身作則。
就像平平,本身就是個"拼命三娘",工作努力,說廢寢忘食毫不為過,就說上半年因為上網課,她沒少早上四五點起床,晚上十點後睡覺的。
這樣的工作態度自然深受領導賞識,經常被評為模範。
而每次不管錢多錢少,平平都會在女兒面前嘚瑟一番,然後拿出來全家一起吃飯或給孩子買玩具、書,在女兒心中,積極向上的媽媽就是她的榜樣。
對於平平來說,作為老師,上班本身就已經比較勞累,還要做家務、照顧孩子,想讀書、寫作,自我提升,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時間管理。
這對平平來說,早已是生活中的常態。
以媽媽為榜樣,平平的女兒也是個小小的時間管理達人:
各種活動前等待的時間寫作業,中午飯後看半個小時書,每天堅持練舞蹈、書法等,把自己的時間規劃得是井井有條。
西方哲學說:"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樹立什麼樣的榜樣,就體現什麼樣的導向;確立什麼樣的典型,就明確什麼樣的行為標準。
以父母榜樣,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會變得自律,學習自然不用費神督促。
就比如暢銷書作家、畫家、主持人劉墉,他的兒子劉軒就曾自豪地說:"父親是我認識的最成功的人。"
在勤勞而堅強的父親影響下,劉軒也非常出色,是心理學者,業餘出書、製作音樂、出唱片。
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陳公神道碑銘》裡曾提到:"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其意思就是說:用命令督促別人前進,不如自身首先走在前邊。
想讓孩子自律,就從現在開始,做孩子最好的榜樣吧!
2 培養業餘愛好,做孩子的粉絲因為要抽出時間閱讀和寫作,平平除非必要很少抱著手機不撒手,也正因為喜歡,別人看起來很累,她卻樂在其中。
由此,平平想到女兒,如果有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培養一兩項興趣特長,孩子對手機是不是就很難上癮了呢?
陪孩子一起閱讀,參加演講比賽、主持人比賽,孩子對讀書的興趣更濃;
媽媽尚且如此崇拜姐姐,二寶就更不用說了,張口閉口都是"我姐姐可厲害了""我姐姐會……"。
在大家的期望下,孩子的舞跳得越來越好,還參加過省電視臺的春晚。
為了有更多時間跳舞,那就需要提前早早完成作業,所以,平平根本就不用擔心女兒的學習。
明代著名文學家張岱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就像張岱所說,有愛好的人,大都內心充實,有真性情,而孩子不寫作業,喜歡刷抖音、快手、打遊戲、翻淘寶等,很多時候,都是空虛無聊時的消遣,有了興趣愛好,體驗到其中的快樂,放下手機並不困難。
看看身邊那些愛好打球、跑步、騎行、釣魚、下象棋等的人,基本都是酷暑無懼,風雨無阻。
所以,煩惱孩子不自律,貪玩手機,不如從現在開始,培養孩子發展一兩項興趣愛好,業餘充實的人,內心自然積極向上。
3 堅定成長目標心理學研究表明,影響孩子有意注意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對事物的間接興趣。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為了能夠更好地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會自覺地創造更多的機會,而學習就是其種必經的途徑。
這樣的孩子不管年齡大小,大都會早早確定成長的目標。
曾教過一個學生,因為從小學鋼琴,所以自然而然喜歡關注音樂,關注郎朗、李雲迪等鋼琴家的成長經歷。
初三的時候,學習壓力很大,為了激勵自己,她在書本上、書桌上,寫上了這樣一句話:"央音等我!你一定可以的!"
當同齡人還只是想考上重點高中時,她已遠遠走在了前面,訂下了更高的目標;當大家還對前路懵懂時,她已明確了發展方向。
智力不夠,努力湊,興趣引路,目標才會更加堅定。
超長髮揮考上重點高中之後,假期她過得是多姿多彩,上初高中銜接輔導班,自己辦鋼琴興趣班,提高成績,鍛鍊能力,獨立自立,讓人讚歎。
教育孩子雖然不容易,但是隻要想辦法,去學習,驚喜就在前方。
父母跳出自己的成長舒適圈,成為自律的人,孩子自律必定為時不遠。
父母努力成長,孩子才能更加優秀。
讓我們一起努力,陪伴孩子成長,和孩子一起擁有幸福、充實的人生。
後記:講了這麼多學霸學習故事,我們發現,學霸和普通同學的最顯著區別就在於——學霸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高效的學習方法。
這套學習方法,正是他們超過其他同學、遙遙領先的關鍵所在。家長們不妨思考一下,自己孩子學習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嗎?這套學習方法是否可以讓孩子擁有等同於學霸的學習效率?
如果答案是“沒有”,那不妨看下下面的影片,免費幫孩子瞭解一下10萬學生都在學習的來川學習方法課,學習數學、語文、英語等單科學習方法,掌握如何背單詞、如何考試不粗心、如何覆盤、如何做總結的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