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當人的世界觀統帥著他的思維、感覺、意志、活動等一切精神生活領域時,知識就變成了起作用的東西。在創造性勞動中培養思維,這是教學技巧的重要表現,憑藉這種技巧,教養使人變得聰明起來。 --[蘇] 瓦·阿·蘇霍姆林斯基

教師不敢懲戒‍學生‍

我們都知道學生階段都比較調皮搗蛋,尤其是中小學生,正處於青春的叛逆期,不聽家長和老師的勸說,也有部分學生不遵守學校的管理規定,遇到這種情況下,老師肯定是第一責任人,而且要處理事情,有的時候還會給予懲戒

在以前老師懲罰學生家長都是滿意的,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以前老師懲戒學生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家長對於這種事情開始反感,不少的醜聞也是爆出,老師也是引火上身,如今老師根本不敢懲戒學生,不要說體罰了,都不敢說重了,生怕傷害到孩子自尊心

老師根本不知道什麼情況下該懲戒,到底能不能體罰,對孩子多管到底是對是錯?這件事也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視,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肯定不聽話,但如果不嚴格管教這也是失職,所以就來引導教師如何教育和懲戒學生。

教育部最新發文,教師可以適當懲戒學生‍

就在2020年12月29日的時候,教育部官網也是釋出了關於《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雖然這不是定稿,但這也讓很多老師放心了,內容中明確標出,教師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對學生施行教育懲戒,這也是為了學生的成長考慮,而且學校必須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這樣一來教師就更能放開手處理問題了。

之前有不少的新聞就被曝出,很多教師因為懲戒學生,導致和家長產生了矛盾和糾紛,學校在中間也是感到為難,所以說教育部就最新規定,如果教師沒有過錯,校方不得處分老師或者做出對老師不利的處理。

什麼情況下可以懲戒學生?‍‍

相信這才是大家關注的話題,這也是很多老師在意的一個點,對於教師而言,並非所有的情況都可以教育懲戒,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策略,學生如果出現違紀才可能夠懲戒。

比如說故意不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沒有按時完成作業,不服從老師管理;在上課的期間違反課堂秩序或者是違反了教育的教學秩序,課堂期間大聲喧譁、交頭接耳等等;還有就是學生如果出現吸菸喝酒等行為;傷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行為;打罵欺凌同學,侵害他人的權益等等,這些都有不同的處罰。

關於違法之後如何懲戒的問題,教育部也是做出了詳細的安排,按照這次公佈的內容來看,採取的懲戒也分不同的等級,其中就有“違規違紀情節較為輕微”、“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和“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這三種的後果都不一樣。

如果是違紀比較輕微,那麼採取的懲戒自然也是輕微的,比如說點名批評,課堂罰站、寫檢討書等等。

如果違紀比較嚴重,可能班主任都不會參與管理,會由學校專門的德育工作負責人進行訓導,可能會做一些公益服務等等。

如果出現特別嚴重的違紀行為,可能會給予停課的處罰,也有可能會全校批評,最嚴重的就是開除學籍,這也是底線。

寫在最後‍

對於很多教師而言,尤其是班主任,這絕對是一件好事,老師們有了懲戒的依據,對於學生違反亂紀的時候也會更加硬氣,不過這個規則也是剛剛頒佈,相信各位教師還需要一定時間的限制。

在筆者看來這也是有利於教育行業良性發展,因為我國的教育體制和國外有所不同,而且學生也比較多,如果不能夠以“硬手腕”對待學生的話,那肯定也會起不到什麼效果。

其實老師最不願意做的就是懲戒學生,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在老師的眼中,每一個學生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都希望他們可以金榜題名,但有的孩子就是不聽話,為了不影響其他學生,這樣的教育懲戒還是有必要的。

19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教育部最新通知,研究生迎來兩個“壞訊息”,學長:幸好畢業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