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發現孩子早戀了,家長該怎麼辦?

有的家長說:早戀如洪水猛獸,耽誤學習,必須“掐斷”;有的家長說:早戀沒那麼可怕,不要粗暴對待。

到底要怎麼做?

不如先來看兩個小故事。

案例一

那年,高中女生小玉的媽媽在她房間裡發現了男生的照片,那一刻她並不是特別冷靜。小玉媽媽也和很多同齡媽媽一樣,只要想到“早戀”兩個字,就會忍不住捏緊拳頭,但她還是冷靜下來問了小玉關於這個男生的情況。

原來,這個男生坐在小玉的後座,他和小玉一樣都喜歡英文詩歌,兩人因為愛好相同所以很聊得來。而且男生是走讀生,還經常幫小玉購買英文課外書和好吃的早餐。

在媽媽的溫柔詢問下,小玉說了很多,但也一再強調:他們只是普通朋友,並沒有早戀。

媽媽最終把男生的照片還給了小玉,也再沒問過此事。

多年之後回憶此事,小玉感慨萬千。

上高中的時候,小玉第一次離開父母住校學習,不僅要面對繁雜的課業,更要應對獨立生活的種種艱辛。

嚴重的偏科和離開父母后的壓力感以及孤獨感,讓年少的小玉有些透不過氣來。

後座的男生禮貌又溫柔,常在課間和小玉一起聊英文詩歌,一起分享他偷偷帶進學校的生煎包、小蛋糕。那些短暫而快樂的時光,簡直是小玉緊張又壓抑的高中時期最大的安慰。

後來,小玉和男生始終保持著普通朋友關係,各自求學、結婚生子。

回憶起年少時的往事,小玉不僅感謝那個男生的照顧,更感謝媽媽的理解。

專家指出:在出手干預之前,父母不妨先仔細地看一看、真誠地問一問,搞清楚孩子到底是不是早戀,也許孩子只是和某位異性朋友進行正常的交流。

每個孩子到了青春期,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叛逆,很多學習上、心理上的困惑很難和家長、老師說清楚,所以他們更願意和同齡人說一說。

只要孩子沒有結交損友、影響學習,那麼多和同學交流交流又有什麼關係呢?

案例二

如果說小玉和男同學之間只是朦朧的情愫,那麼小寒和小美則真的早戀了。

那年冬天的一個夜晚,高中男生小寒和女生小美的父母,先後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小寒在語文書裡夾了一張女同學小美的照片,一上課就偷偷看。

小寒還給小美寫了情書,小美也回信給了小寒,兩人之間經常互相傳遞小紙條,似乎已經成了正兒八經的男女朋友。

令老師詫異的是,雙方家長和老師瞭解情況之後,竟然說:只要不影響學習,談就談吧。

老師直言:從來沒見過這麼“不靠譜”的家長。

之後,小寒和小美考取了同一所大學,兩人一直相互關心、相互鼓勵,畢業後也一起回到家鄉找了工作、結了婚。

在兩人的婚禮上,雙方家長依舊“很不靠譜”地說:其他家長都在為子女的終身大事著急,而他們早就“吃了定心丸”了。

婚禮上,學動畫的小寒播放了自己親手製作的動畫片,描述的就是他和小美的愛情故事:

因為父母“默許”了兩人的交往,所以他們大大方方地在一起做作業、複習功課、逛街買東西。因為不用偷偷摸摸,所以他們幾乎沒有因為相處而浪費時間、影響學習。

在和小美的相處過程中,小寒會偷偷記下小美愛吃和不愛吃的食物,每次點菜都會非常注意。

小美雖然大大咧咧像個男孩,但卻記下了小寒心儀已久的電腦繪圖板,並在大學期間打工掙錢買了送給他。

他們的愛情故事讓朋友和親人們非常感動。

專家指出:時代在變化,家長也應該轉變觀念,其實,就算孩子真的和異性產生了愛慕之情,那也是很美好的感情,真的不用過於害怕。

要知道,叛逆期的孩子,面對家長的粗暴干預很可能會將早戀轉入“地下”,偷偷摸摸不讓家長知道,家長也無法再瞭解孩子們之間的交往情況。

萬一孩子誤入歧途,家長可能無法及時提供引導和幫助,那樣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面對孩子的早戀,家長不如做個“良師益友”,先給孩子做好必要的提醒:

比如,給孩子做好性教育,告訴孩子要保護好自己,不要過早發生性關係引起麻煩;

同時,也可以以一個過來人的姿態,給孩子一些引導和幫助,比如:好好和異性相處,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放眼整個社會,一邊是很多年輕人到了戀愛結婚的年紀,卻根本不知道如何與異性建立正常的親密關係,另一邊卻是父母們恨不得孩子一畢業就能快速完成戀愛、結婚、生子這一整套程式。

要知道,戀愛和經營婚姻一樣,都是非常複雜的事;而早戀其實也是青少年對於愛和相處的一種早期探索。

面對孩子早戀,家長們與其盲目“掐斷”,不如學著多去觀察和引導,這樣對孩子們才是最有幫助的。

21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考研初試結束後,考生不要“高興得太早”,要把這4件事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