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寒門再難出貴子”

幾年前一位老師在網上釋出的一個帖子,感嘆教書十幾年,發現家境不好的學生越來越難取得優秀的成績。反而是一些家境優越的孩子,透過從小的培養,在學習中不那麼吃力,也不會自卑。

帖子發出以後引發了很多人共鳴,大眾覺得現在的起跑線確實高出了不少,於是很多學校似乎也開始有意無意篩選學生群體,試探孩子的家庭背景。

一、“我們尖子班的家長沒有人是賣菜的”

王潔的女兒已經上小學了,找了不少關係,跑了多處蓋章簽字備齊了資料,總算把女兒送進了本區最好的小學,學費也不少。可是開學老師在家長群說的一句話,讓王潔有些懷疑這個學校的教育質量了。

老師在群裡打完招呼,可能是為了凸顯自己所帶班級的優異性,直言:“咱們班屬於優質學生班,沒有父母賣菜的孩子。”

言語中對賣菜這種職業的歧視,似乎已經很明確了,其他家長卻選擇忽視不見,王潔還是覺得老師這樣的發言有些不妥。

賣菜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職業,難道賣菜人的職業就一定教育不好孩子?

實際上在學校這樣的歧視並不少見,因為父母的職業不夠高大上,孩子被同學瞧不起,還可能被老師鄙視。在老師的眼裡,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上昂貴的補習班,學習成績才會更好。

14歲的王龍澤卻證明了,父母是賣菜的小販子,自己也可以很優秀。王龍澤很小的時候就跟著父母,在菜市場裡幫忙。後來慢慢長大,男孩子的力氣也顯現出來,還能幫爸爸拉菜運菜。

老師和同學來買菜,王龍澤一點也不覺得丟人,還會主動給他們免單,或者是多送些瓜果蔬菜。周圍的攤販都說小男子漢很孝順,不忙的時候就看書寫作業,學習成績還很不錯呢!

父母賣菜時間長,基本上沒有監督過王龍澤的學習,全靠孩子自覺性。

所以說讀書和父母的職業又有什麼關係呢?環境雖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但是學習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家長和老師應該正確地看待孩子,不要因為外界因素,丟失了教育的基本。

二、精緻的利己主義才可怕

北大校長蔡元培就認為:教育就是培養人格,學校教育的核心應該是人格教育。

可是現在社會對於利益和金錢的追求,讓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忘記了初衷,家長也總是思考著,讀什麼專業將來能掙大錢,讀什麼專業將來能穩定過一輩子。

沒人關心孩子喜歡什麼,也沒人關心孩子的德智體美,只有成績,成績,成績!你考一百分,你就是好孩子。你沒考一百分,家境優越,還能另謀出路。假設孩子成績不好,家境不好,即使心地善良有孝心,可能也不會被人認可。

其實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搞清楚一個問題,教育到底是為了什麼?老師們用歧視的眼光,看待那些上不起培訓班、交不起課後輔導費的孩子,在學生們心中早早種下“沒錢就低人一等”的種子,怎麼談得上人格教育?

家長每天省吃儉用,埋怨孩子揹著全家的希望,還不好好學習。“兩位不聞窗外事”的讀書箴言,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真的行得通嗎?

貧寒再難出貴子,他也是一條能走的路,即使這條路上有千人萬人,家長和老師也應該牽著孩子勇敢邁過去。學校精選了家長,就能培養出好的學生嗎?肯定不是,所以老師應該端正自己的態度,明白教書育人才是正事。

三、父母職業不夠“體面”,也要教出好孩子

1. 父母以身作則

陪伴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也需要努力學習,不要拿著手機放不下,開啟電視就起不了身。家長有自律性,孩子才會跟著學習,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也能從父母身上學習到。

2.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

從小就要讓孩子有時間概念,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安排,到了時間點就要完成自己的任務,不要總是拖延。

3. 父母要有遠見

父母和孩子也需要在有限的經濟情況下,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讀書,瞭解到更多的知識,開闊眼界,才不會被小地方困住自己的心。

8
最新評論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計算機專業大二學生,如果要計劃考研,該如何著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