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蔡梓潤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反思現在的教育,為什麼我們的教育沒有讓孩子成為自己?
在知識傳授方面,延續著所謂“填鴨式”的教育方式,老師將現成的知識一股腦兒地在課堂上灌輸給學生,學生不停地記筆記,回家後不停地背下來。這樣的知識,是外部強加的。
而在知識應用方面,很多孩子都被灌輸了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學習是為應付考試的,或者,是為了將來可以找到一個好工作。
這樣一來,從知識的傳授,到知識的應用,重點全都不在孩子的本身,而在外部。慢慢地,教育就成了一股“異己”的力量。
因為這股力量並非來源於內在,孩子自然而然就會排斥它,很多孩子就這樣產生了厭學的情緒。一些比較“乖”的孩子,無可奈何地硬著頭皮學下去;而一些“不乖”的孩子,乾脆和老師父母作對,墮落成所謂“差生”。
而無論“乖”與“不乖”,這些孩子大部分都在忍受,真正享受學習的孩子鳳毛麟角。這樣的教育,怎麼可能讓孩子成為自己?
啟迪多元思維
把孩子真正當成獨立的人,才有可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真正能讓孩子成為自己的教育,不是把孩子當成一個容器,拼命往裡面灌輸知識,等到需要的時候再倒出來;而是像對待沉睡了的孩子,教育的任務是要將他喚醒。
需要教育來喚醒的,正是沉睡在懵懂孩童心中的“自我意識”。當自我意識覺醒了,孩子便真正成為他自己。
什麼是“自我意識”呢?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先驗知性論中,為自我意識下了這樣一個定義:自我意識也叫先驗統覺,是指把形形色色的直觀材料統一為一個概念的綜合能力。
也就是說,自我意識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不是記憶力,不是把知識強背下來然後默寫的能力,而是自主地把零碎的印象組合成完整的知識的能力。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就說:“我思”(自我意識)必須可以伴隨我的所有表象,因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有些被表象的東西將不能被我所想,這等於說,表象不再可能,或至少可以說,表象與我無關。
這段話非常拗口,但一言以蔽之,這段話的大意是要強調,自我意識的統一性是人類知識的最高原則。自我意識如果不覺醒,知識是“不再可能”的,“與我無關”的。所謂“與我無關”,不正是與“成為自己”背道而馳了嗎?
康德將知識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個階段,旨在獲得認知,收穫智慧。康德坦言,知性是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部分,它上承感性,下啟理性,而自我意識恰是知性中最重要的環節,最高的原則。喚醒自我意識,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務。
愛因斯坦說過:“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填鴨式”教育下的孩子,把知識忘光之後,基本就不剩下什麼了;真正成功的教育,可以讓孩子即使把知識遺忘了,依然剩下一個寶貴的自我意識,使他成為自己。
在當下,我們一方面需要喚醒孩子的自我意識,另一方面又要讓孩子掌握知識,兩者缺一不可,但兩者又相輔相成。
誠如上文所言,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如果說,教育是孩子進食精神食糧的過程,那“填鴨式”教育就彷彿往一個昏迷的孩子嘴裡塞食物,不僅很艱難,還容易讓孩子“因噎廢食”;而如果能成功喚醒孩子的自我意識,那醒過來的孩子自然會喊餓,自己想找東西吃,吃到好吃的還會開心,會享受其中。
而所謂自我意識,即把形形色色的直觀材料統一為一個概念的綜合能力,我們可以想象成一個拼圖的能力。這就意味著,教師不能急於給孩子現成的知識,急於給出所謂“標準答案”,這相當於給了孩子一副已經完整的拼圖,是不能培養起孩子的綜合能力的。
教師可以多給孩子上討論課,在討論中使知識成形;可以多給孩子開實驗課,讓知識在實驗中得到完善;在這個過程中,多加包容,避免扼殺創意和想象。在更多樣的形式中,讓孩子擁有獨立整合知識的能力,讓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被喚醒。教師在其中的角色,不再是一個投食者,而是一個引路人。
撥迷見智 開啟自在之門
如《純粹理性批判》中所寫的:“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特別意義上的批判的時代,所有的一切都要服從批判。”
不經批判的知識不足以成為知識,“填鴨式”的教育無異於一種排斥批判的強權,是對孩子自我意識的打擊。教育工作者們要引以為戒,時刻記住培養起孩子的自我意識,讓孩子的自我意識參與到知識的整合和批判中來,唯有如此,教育才能讓每個人成為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