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濱江實驗學校教師
仿編《媽媽的愛》
早讀課前五分鐘,小朋友們讀《日有所誦》,新學《媽媽的愛》。這首兒歌比喻恰當,富有情感,而且朗朗上口,很適合孩子朗讀,孩子在讀中感悟母愛。新課標中提出“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我覺得這首兒歌很適合孩子仿編,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訓練運用語言能力,培養他們創作兒童詩的興趣。
仿編必須基於孩子們對兒歌內容的理解,感受作品中表達的豐富情感,並能夠進行作品遷移。我問孩子,為什麼把媽媽的愛比作草原?孩子紛紛舉手發言,其中有個孩子說得非常好,“因為媽媽的愛很多很多”。那又為什麼把“我”比作小羊呢?孩子們有的說,因為小羊生活在草原上,小羊要吃草,離不開草原,就像孩子離不開媽媽。
我帶著孩子們有感情地朗讀《媽媽的愛》,進一步提出問題,“你覺得媽媽的愛還像什麼”?“你又是什麼”?我引導著孩子們仿照兒歌編一編,並讀出來。孩子們的回答各種各樣,有像模像樣的,有不合情理的,也有不通順的,我一一評價,幫助他們梳理語言。
我突然想,平時也會有這樣的引導,但是把任務都佈置給孩子回家做了。今天何不用早讀課讓他們現場寫呢?一是訓練他們寫話能力,二是訓練他們單獨思考能力。於是,我告訴孩子們寫詩歌的時候,要注意,詩歌是一行一行地寫的,詩歌又是是分小節的,每小節之間要空一行。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你可以寫一小節,也可以寫兩小節(原文就是兩小節)。孩子是有個體差異的,不能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習能力,所以巡堂的時候,對於部分孩子,我放低要求,提醒他們實在想不出來,也可以參考別人的仿編。
陸續有孩子寫好了,有的孩子寫了一節,也有孩子寫了兩小節,甚至有的孩子全文沒有一個拼音。孩子的能力真是不可小覷啊。
施振博小朋友寫的挺有意思:媽媽的愛,像山峰,我是雄鷹,怎麼飛也離不開它的懷抱(改之前是“怎麼飛也飛不出山峰”)。
鮑暄小朋友說:
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
像大海。
我是小魚,
怎麼遊也遊不到邊。
媽媽的愛,
像花園。
我是小蝴蝶,
怎麼飛也飛在裡面。
我注意到,大部分孩子用對了標點符號,有的孩子會兩小節之間空一行,徐義傑小朋友還在題目下注上了自己的名字,說這首詩是他自己寫的。
這節早讀課給我的感覺很好,以前仿編,都是孩子們課堂上說說,回家家長代筆寫在書頭上,說不定有的是家長自己編,而這次仿編,孩子現場書寫,真正練筆了。我把孩子們寫的內容拍照傳到家長群,得到家長的點贊,孩子們也非常開心。他們通過獨立思考感受成功的愉悅,表達了自己想說的情感,童言自然地流淌,這樣的訓練也為以後的寫話做鋪墊,我覺得是有效的,特別是現在拼音學完了,孩子們也會寫一些漢字了,有初步的閱讀能力,學習了語文,還要運用語文。
\u00148���in��\u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