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進步,競爭壓力的變大,很多父母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鄧超在接受某訪談節目時說道:“很多大人把孩子都圈在一個框架裡,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什麼又是起跑線呢?為什麼不能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享受童年,不該被設限
現在有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小小年紀的孩子學習壓力就非常大,沒有一點快樂感,鄧超表示自己沒有給孩子報任何的興趣班,孩子的童年是非常短暫的,不要因為學習的壓力就徹底的讓孩子失去了自由。他更不希望壓力過早的出現在孩子身上。
其實,淼兒媽分析,太多父母只是“從眾”心理太重,看別人家孩子這樣,我家孩子也不能差,但結果卻讓孩子很痛苦,孩子稍有不努力,就被父母認為是不懂事、不上進。其實孩子能獨立思考一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花腦筋想出來的東西,才是真的自己的東西。
做孩子想做的,而不是大人想要的
有些家長會有投射心理,小時候我沒做到的事情,將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做到,我們常聽到爸爸媽媽會說,我小時候都沒有錢學這些東西,現在你們命真好可以學習,在家長滿足虛榮心的背後,卻忽略這些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嘛,還是大人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枷鎖呢?灌頂式的愛只會讓孩子喘不過氣、拼命壓抑自我,最後把失敗的責任推給父母,無法成長。
尊重孩子訓練獨立思考
鄧超的育兒觀點一點都沒有錯,孩子的學業好不好真的沒有關係,但孩子一定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總是聽別人的。我們只需要尊重孩子每個決定,並且盡力在不影響孩子判斷自主下告訴他基本道理就可以了。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