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曾說:每天反覆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是什麼?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可在現實中,有些家長往往更多地關心孩子對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
在某種程度上,對小學階段來說,習慣的養成比知識學習還重要的多,甚至可以這麼說,學習習慣好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會太差。
可是,好習慣不是那麼容易養成的,而想要改掉已經形成的壞習慣,培養出新的好習慣,更是難上加難。
很多家長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方法,大多是靠再三提醒和催促,讓孩子反覆練習,但大多數人都發現效果不好,更為科學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
2
在大腦的深處,靠近腦幹,也就是脊柱和大腦結合的位置,有一塊橢圓形的神經組織中心,高爾夫球大小,名叫基底核。
基底核控制著人們的自動行為,比如呼吸、吞嚥,或者受到驚嚇時的自動反應。
研究記憶神經解剖學的科學家拉里·斯奎爾和其他研究人員,研究了習慣的運作機理。
透過嵌入老鼠大腦的探測裝置進行探測,當讓老鼠穿越迷宮去尋找巧克力時,發現大腦的活動相當活躍,不斷地進行判斷、選擇。
但是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多,老鼠能越來越快地找到通向巧克力的路,大腦參與活動的部分也越來越少。
到最後,老鼠能夠迅速地直接沿著通向巧克力的路徑到達目的地,將這一活動習慣化,變成自身的一部分。
大腦不再參與運作,而是把這一活動交給基底核去處理,這個過程被稱為“組塊化”,大腦將一系列動作變成一種自動的慣常行為。
我們的生活中每天有幾十至幾百種這樣的慣常行為,比如早上起來穿衣、刷牙、洗臉、上學,幾乎都是經過組塊化的,大腦基本不需要刻意去思考。
科學家指出,人們之所以會有習慣,是因為大腦一直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否則,如果每天穿衣服都要思考先穿哪個衣袖,吃飯時要思考用哪隻手端碗,那它就沒辦法進行需高效思考的工作。
所以,大腦發展出基底核,來處理已經形成習慣的事情。
3
照這樣看來,基底核形成習慣迴路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但事情有兩面性,已經形成的習慣也是很難改變的,比如孩子不寫作業就先看電視,如果養成的是這種壞習慣,那可就令人頭疼了。
基底核會做兩項工作:
1、為某些腦細胞打上“習慣”的標籤。
2、向這些被打上標籤的腦細胞發出執行習慣的命令。
當基底核發現可以執行習慣的時機,便會發出“開始”的訊號,大腦前額葉進一步將指令發出,組成這一習慣的腦細胞便會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整個過程就是一個習慣。
大腦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大腦是非常“懶”的,無時無刻都在去想著怎麼去節省能量。因此大腦會將某一個特定的行為儲存在基底核中,來減少大腦皮層區域的能量消耗。
習慣具有高效率和低能耗兩大優點,讓大腦非常喜歡,當我們想要放棄或改變某個已養成的習慣時,大腦就會抵制,這也就是為什麼人想要改變一些不好的舊習慣時,往往非常困難。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好習慣要趁早培養,好的習慣能夠讓孩子終身受益。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學習和生活更加高效、有序?或者已有的壞習慣,要怎麼改正?家長不妨參考以下幾種科學方法。
01讓大腦基底核儲存新的習慣迴路
我們可以看到,習慣養成不僅僅是孩子態度問題,更多是由大腦決定的。
競思透過腦電生物反饋訓練鍛鍊“上層大腦”,主要是前額葉皮層及神經元網路,透過多點位的訓練綜合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執行力。
在訓練過程中,如果孩子出現分心走神或者緊張焦慮等用腦狀態,腦電儀器會及時檢測並提醒,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糾正,逐步養成養成高效用腦的習慣。
透過長期訓練,專注高效執行任務的習慣會成為大腦中新的習慣迴路,孩子在上課、寫作業時候,就能夠自然保持專注的狀態、快速完成任務!
02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好習慣需要有好能力的支撐,很多時候孩子沒法堅持一件事,不是不願意做,而是能力不足、沒有方法,不知道該怎麼做。
競思從心理認知的專業訓練方法入手,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行為習慣等從多個角度,設定對應的訓練,如行為矯正訓練、時間管理訓練、作業管理訓練、生活管理訓練等等。
這麼做能幫助孩子掌握不同任務的高效解決方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每做一件事都有跡可循有方法可依,那麼孩子就可以更輕鬆的培養出做這件事的習慣,也便於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