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找老師換座位,這恐怕許多家長都做過,因為沒有誰會不在意孩子的位子——孩子的位子往往就意味著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位置。2019年央視春晚上不就把現實生活中的這一幕再現了嗎?小品中,把一個完整的教室分割為:學霸區、休閒娛樂區、養老區和隔離區等。情節上,儘管有誇大和扭曲,但是誰又能說這不是當下家長心理的一種隱射呢?
只要是家長,他就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那麼他的孩子理所應當就應該坐在學霸的位置上,也就是中間的前三排的位置。而現實中,教師在安排座位的時候,一般也確實是把成績出色的學生安排在這裡。也正因此,如果誰家的孩子沒有被安排在這裡,那麼他就會產生焦躁的心理——孩子坐在邊上,會不會影響視力;孩子坐在後面,會不會做小動作;孩子坐在角落,會不會被老師忽略……總之,除了學霸的位置,家長看哪個位置都會是有問題的,都是不應該自己的孩子坐的。
但是,家長們卻從來不想一想,教室只有那麼大,學霸的位置也只有那麼多,教師應該怎樣來安排?你認為是學霸位,就應該是你的孩子坐的,這是不是太自私了呢?這學霸位儘管是玩笑的說法,但是確實存在,也不可能就一定是學霸坐。教師向來考慮的是怎樣讓整個班級聽課效率最大化,而學霸之所以為學霸,那就是他的自律性強,無論坐在哪個位置上,他能夠靜心專一地學習。所以,儘管有“學霸位”,但是卻不一定就是學霸坐。
而劉老師就遭遇了這樣的一個尷尬。一個高個子男生杜宇鵬,在調座位的時候,被劉老師安排在倒數第二排。上午調的座位,下午,他的家長就找到了學校,說自己的兒子視力不好,想把孩子調到第三排中間的位置。劉老師當時就拒絕了,他說,那絕對不行。杜宇鵬身高1.7米,他往前一坐,後面的同學就只有看他了。這一次,把他放到倒數第二排,旁邊的同學都很優秀,不會影響到他的學習,況且這放在後面,對他也是一次鍛鍊的機會——在老師關注少的情況下,他如果都能管到自己,那不是證明他端正了學習態度了嗎?而且,座位差不多每個月調動一次,就是坐一個月又有多少影響呢?
可是,杜宇鵬的家長就是不放手,又一連找了兩次,但是都被劉老師拒絕了。望著劉老師耐心地給家長開導,我想起了自己給學生調座位的一件往事。
那年,也是遇到了一個大個子學生張兆豐。他的媽媽因為我把張兆豐放在了後面,到學校跑了不知有多少次,最後還找來了學校的副校長,但是我始終沒有鬆口。我始終在向他的媽媽灌輸一個思想,那就是:只要孩子想學習,坐在那裡都是尖子。
孩子學習的好壞並不在於位子的前後,而在於他是不是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明確的目標,好的學習習慣,在什麼地方他都能把成績提高;而如果他渾渾噩噩,學習態度不端正,就是坐在老師的手心上也沒有用。而且,學習也不只是學校和老師的事,家長的陪伴也是不可或缺的。你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優秀,你就得多陪伴孩子,而不只是把視線放在位子這樣無足重輕的事上。
最後,杜宇鵬家長只能選擇接受。而他因為經常和我們教師交流,大家還都成了好朋友。杜宇鵬的成績也並沒有因為坐在後面有絲毫的影響,並且他還成長為班上的班長。
總而言之,位子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大的,關鍵還是取決於孩子自己。作為家長,真的要想孩子變得優秀,就應該多陪伴孩子,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做人做事的能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