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可以明智,也可以改變命運,自古以來就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
那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接受教育是黃金時間呢?
每個孩子都是是爸爸媽媽的希望,也是祖國的花朵和民族的未來。他們即便是現在倡導素質教育,優異的學習成績依然是學生跨向更高平臺的重要條件。
所以爸爸媽媽會動用所有的資源,目的就是能夠讓他們上一所好的大學、有一份好的工作,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於是小學補習、中學補習就成了家常便飯,但在當下社會,胎教、幼兒專項輔導和培訓等“開掛”的模式,已經成為各位爸爸媽媽熱衷的事情了。
那問題來了,幼齡時期怎麼開展學習呢?雲老師總結了幾點
一、要學會怎麼玩
父母小的時候,生活的還沒有現在那麼無憂無慮,很少有上各種補習班喘不過來氣的小孩兒,在農村的孩子更別提補習班了,他們擁有的是一個愉快的童年,是真正有童年。但反觀現在,那麼小的孩子就有上不完的課,堆積的作業,家長只是盲目地在報班而不考慮孩子。他們只關注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優秀,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

這樣的做法其實雲老師是不贊同的,太早讓孩子學習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同時也會對他們日後的興趣培養產生影響。
我很贊同從小讓孩子接觸藝術,啟蒙藝術,這樣有利於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但他們的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理解。他們還處於對顏色、圖形和聲音等有初步認知的時期,如果接觸太早,在不理解的前提下失去興趣,就產生了牴觸心理。廣泛地培養孩子的興趣是一件好的事情,但這個度得把握好,不能做得不償失的事。

二、學習真的重要嗎
大家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用多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成為所有家長的口頭禪,再窮不能窮教育是所有爸爸媽媽給孩子報班的動力和口號,真的到了三四歲小孩就要開始競爭的地步了嗎?
雲老師認為適當的開發啟蒙是好的,但過度的開發會事半功倍,在孩子小的時候應該保護他們的童年,還他們一個無憂無慮的回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