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每一個父母,從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為孩子操碎了心。幼兒園的時候,期望他快快樂樂,健康成長;進了學校,期望他用心學習,成績優秀;上了大學,家長們總覺得鬆了一口氣。但是,孩子總是讓家長有著操不盡的心,就是大學畢業了,你也還是放不下那一顆對孩子牽掛的心。

鄰居家的一個女兒,大學讀的是一本院校,學的是市場營銷。按照正常的思路,這樣的專業是比較容易找工作的,但是到今天10年過去了,她還是窩在家裡,靠著老人養著,就是不願意出去工作。

一個34歲的姑娘,就這樣在家裡待著,不找工作,連物件都沒有一個,家長急得是團團轉,不知道如何來應對這樣的局面。家長逢人就說,逢人就講,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這誰要是遇到了這樣的孩子,恐怕都會像他們這樣焦心和憂慮吧——沒有工作,連婚姻都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再這樣耽擱下去,恐怕孩子的一生就毀了啊。

這姑娘為什麼就不願意出門工作呢?這樣讓父母養著,也不是一個長久之計啊!她的一席話,讓居委會的幾個來做工作的人都沉默了。

她說,自己不是不想出去找工作,只是因為自己見到人說不出話來。大學的時候,勤工儉學,到超市裡當導購員。這應該是練膽的好機會,可是自己一見到人就緊張,說不出話,還手腳冰涼,當場就被人笑話。畢業了,找了一份銷售的工作,可是面對經理,自己又是結結巴巴的連一句話都說不完整。這次的打擊,徹底摧毀了她的自信,最後甚至到了見陌生人的勇氣都沒有了。

一個姑娘家,性格也還柔順,怎麼就見到人說不出話呢?是不是在外面鍛鍊的機會少了?多到外面接觸接觸或許要好些,畢竟這樣天天躲在家裡,就是一件傢俱都會上黴啊,更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居委會主任唸叨著,突然好想回想起來什麼似的,“你怎麼這樣膽小呢?我家那8歲的孫子都到處瘋啊!”

姑娘長嘆一聲,說,這要怪就要怪我的父母。小時候,自己在家裡做飯。我正在做呢?爸爸跑來,說你怎麼放這麼多水,煮菜啊。媽媽走過來挑,你這把我們當豬啊!我給你做飯,本身就是看到他們辛苦,看不到他們的表揚,怎麼就都是毛病呢?後來,我就再也不幫他們做事了。

做了一個手工,我創造性地給鞋子安了一個履帶,本來想著爸爸看到了會誇一句,結果是一句嘲諷,有這時間,還不如看看書。設計了一件衣服,想著媽媽喜歡,可是卻被她扔進了垃圾桶。從小到大,我就沒有聽到過他們的一句鼓勵的話,除了學習。

這個姑娘現在的這種狀況,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和她的父母有著很大的關係。家長恨鐵不成鋼,這可以理解,但是不能這樣沒有底線的指責、侮辱和謾罵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最初都是來自於家庭的,因為只有在家裡孩子才能感受到舒適和安全。而如果家長連這一點舒適和安全都給不了孩子,那麼孩子還能從哪裡尋找到自信和自尊呢?一個始終生活在否定中的孩子,儘管可能不會像這個姑娘這麼極端,但是他們的自信和自強恐怕都是要打折扣的。

總而言之,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多包容,多鼓勵,多表揚。這樣孩子們才能更容易建立自己的強大的內心,才能更快地建立自信,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家長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多尋找孩子的優點,多給予他們肯定。當你看到孩子們一臉燦爛的笑容地走向新生活的時候,那就是你教育成功了的時刻。

8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家長在這3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出色,父母別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