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

一段時間以來,關於親子、原生家庭、家庭教育等圍著孩子話題的文章,好像是商量好似的組團來襲,一波接一波,鋪天蓋地地從各個平臺湧來,而且愈演愈烈,勢不可擋。也難怪,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重心和中心,尤其是中國家庭,更是如此,這不,把我也俘虜了。

今天,我也想就著這個熱度來談談親子教育或是家庭教育,僅是我個人心得,一家之言,如有可用之處,實是讓我欣慰,如有不妥或不合適的地方,也請勿噴喲。

家庭教育這條路本就不同,但目標我想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社會人。

可以說,我們所有的家庭,所有的父母對此應該是沒有歧義的,方式不一,方法不同,但一定是道理相通,殊途同歸。

有了這個前提,那我們就有了交流的平臺和基礎,各家之言在交流碰撞中才會發揮取長補短的功效,這也是我行此文的目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話一點沒錯。

我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一直秉持陪伴與放手的原則,我形容我的這種方式是“圈養+放養”式教育。

“圈養”式的陪伴,讓孩子受益一生

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開始,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這樣讓孩子才有安全感,這是孩子最初的生理需求,也是孩子在不斷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始終讓孩子知道“不管遇到什麼事情,家和父母都會是Ta的避風港、安全艙。”

所謂“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我覺得這個用在父母對孩子身上,遠比用在愛情的表白上更讓人心安。因為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和為陪伴而做出的付出,是沒有任何一個其他稱謂可以比擬的,我想這應該沒有爭論。

我必須先要解釋一下我的“圈養”理論,這裡的“圈養”不要誤認為是“要時刻把孩子系在父母的褲腰帶上,孩子無時無刻不在父母的視線當中”。我所說的“圈養”,是指在家的陪伴。

我的孩子出生剛一歲的時候,因為我和愛人都要工作,又不想給老人添麻煩,我們經過反覆考慮和商量,一狠心,就選擇了“日託”。就是早晨送幼兒園,中午留園,晚上下班後才接回家。現在想想,一個一歲的孩子,這麼做的確是夠“狠”的,真是沒多少父母捨得這麼做。

每天如此,其實送了一段時間以後,我們發現孩子適應能力真得遠比大人想象的要強大。孩子很快就適應了入園的生活,而且作息規律,飲食規律,還每天咿咿呀呀的,挺有趣。

聽著,我說的“圈養”要開始了。

平時上班沒時間,每天晚上就成了我們親子的美好時光,各種花式玩法,不是孩子高興,我們也是享受著這初為人父人母的快樂。週六週日,一定是全程陪伴。而且對於孩子,愛人負責生活,就是飲食起居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我負責帶著小傢伙滿世界的玩。

你們能想到我這當爹的,帶著一個小丫頭掏螞蟻洞,玩泥巴,弄得土頭土臉的樂趣嗎?這無所顧忌的玩法,是我和閨女永遠也摧不垮的心理基礎。冬天,不管多冷,我都會帶著這傢伙到外面,玩雪,溜冰,每次都凍得小傢伙臉蛋通紅,還樂此不疲。

每每回想起來,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瑣碎時光,卻記錄了孩子的童顏童趣,也在我的生命裡留下了成長。

稍微大一些,孩子三歲多了,我們發現孩子有時寧願和一堆毛絨玩具在一起,拿個小棍就和老師給小朋友講課一樣自嗨,卻不是很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並與幼兒園老師溝通,我們決定給她創造更多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機會和時間。

我們帶她去舞蹈、繪畫等機構讓她體驗,我從來不強制她去做什麼,只是讓她去感受什麼是讓她快樂的。她體驗了這些課外的活動之後,欣然接受了舞蹈,而這一學就收不住了,她的運動天賦和忍耐力讓她在這個上面真得如魚得水般快活。而且,她的性格慢慢變得更喜歡與別人在一起了,這讓我心中的那點不安釋然了。

說到這兒,不知道大家對我這“圈養”有沒有概念了?

其實,所謂“圈養”,是作為父母要用盡可能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更重要的是要用心。

陪伴不是陪著伴著就完了,是要觀察孩子,要去體會孩子,針對孩子的特點去幫助她成長,要讓這種成長有的放矢。絕不要給孩子報一堆課外班,壓根不管孩子的感受,也沒有什麼輕重選擇,這樣可能早早就會在孩子心裡種下厭學的種子。

對孩子選擇舞蹈,我只是想讓她多和小朋友在一起。誰知道,這傢伙舞蹈一路學過來,幾年時間一路考過了十級,考十級的時候,全區只有她一個人報名,她先後參加了區裡、市裡、省裡和全國的幼兒舞蹈大賽,還參加過省電視臺、央視少兒頻道的春晚,證書、獎盃得了一堆,一個“俏花旦”的扮相是美輪美奐,一個“小螞蟻”的領舞讓我津津樂道。而且很明顯,舞蹈給了她自信,讓她的生命裡有了“自己選的路,咬牙也要堅持下去”的倔強和韌性。我說這些,心裡自然有作為父親的自豪感,但更多的不是炫耀,而是想告訴大家“孩子喜歡做的,就不是負擔,反之,對孩子來說,說小了是厭煩,說大了是痛苦和磨難。”

孩子上小學了,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當時一些哥們朋友經常下班了,或是週末約個飯啥的,我都想辦法推了,他們說“你每天回去幹嘛?”我只是說“陪孩子。”他們不解地問“剛上小學,有啥陪的,自己做作業就行了。”沒錯,我只是笑一笑,反正是能不去就不去,即使擺不脫去了,也會應付一下就撤了。當時,沒少了讓這幫朋友數落。

朋友們,小學階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雙百”?是“三好學生”?是“第一名”?……

不是,至少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習慣”,不知您認同不認同。

我在孩子小學六年的時間裡,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都陪著孩子。你信嗎?她學習的時候,我陪著她,她學習,我看書,在她眼裡,這一定是揮之不去的記憶。她有問題,我只講方法,不講結果,注重過程的分析,不以結果論長短。

我給你講一個“讓她學會用字典”的小故事。

她剛上學沒多長時間,經常會遇到不認識的字,剛開始她問我,我就直接告訴她,後來我發現這傢伙一遇到不會的就跑來問我,放著字典不會用,也不想著用。肯定嘛,直接問你,你告訴她多方便。

我想,這樣不行,我得想個辦法讓她自己解決才行。

於是,她再來問我的時候,我也不直接讓她自己去查,我就說“這個字爸爸也不認識,你把字典幫爸爸拿來。”然後,我裝模作樣地查字典,但查的過程一步一步都能讓她看懂,最後把查到的字給她看。這樣,來回幾次後,問題解決了,她自己去查去了,她案頭的字典再也沒有閒過,而我也解放了。那時,有一段時間,她還經常衝著我,笑話我說“爸爸也有不會的,我都認識了。”多好,問題解決了不說,她還挺高興,有時候呀,父母也得用點腦子哈。

六年的時光,說長不長,但堅持下來,並不容易。這六年,我沒有因為她的成績多說過一句,即使有問題,不理想,我也會告訴她“不要只盯著那分數看,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她養成了預習語文,一定要知道課本背後的知識,預習數學,關鍵的是前後知識點的聯絡。我家閨女沒有補過課,除了舞蹈,那是雷打不動地堅持,其它一概所有的時間就是看書,要不就是讓我帶著到處“瘋”。而回頭看,六年,我除了每晚看半小時的新聞,其他時間電視不開,手機不玩。各位,六年堅持下來的結果是小學升學考試全校第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她小學的童年時光裡是自由的,她的體育成績第一,身體是本錢呀,這才是我最看重的。但成績出來,她比我還平靜,這已成為她這麼多年養成的一種心態,這是一輩子的財富。

六年的時光,我也許失去了一些自我的時間,但讓孩子一生受益,又何樂而不為呢?其實,更應該感謝丫頭,六年裡我陪著閨女,書陪著我,讓我看了半櫃子的書,這又怎麼去衡量呢?這些時光的份量還是讓生命去稱重吧!

以這種“圈養”的方式陪孩子度過童年時光,那清澈的時光裡流動著歡樂的音符,那音符跳躍出如歌般生命的序曲,那是樂在其中,自得其樂。

“放養”式的成長,讓孩子成為自己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見證者,每一個時間節點裡都傾注了父母甜蜜的愛,但有時這種甜蜜,甜得讓人感覺“膩”,更讓孩子感到煩。尤其是青春的孩子,本就容易叛逆,這種愛更容易成為負擔。

愛怎麼就“膩”了呢?

一定要該放手時就放手,而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多少孩子是在青春期發生了問題,有的甚至關乎生命,這可是家長和家庭傷不起的痛。

青春期的孩子讓許多父母覺得困難到了無限大?你左,Ta就右,你東,Ta就西,反正就是擰巴,就是和你反著來,讓家長不知道究竟該怎樣去“伺候”這位“金主兒”。其實,有看過《解碼青春期》、《為什麼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說話》這兩本書的家長,應該很清楚這個階段孩子生理的原因,所以相對會好理解孩子有時表現出來的“不正常”行為,準確地講應該是孩子自己也無法解釋和控制的行為。

這個由生理原因導致的結果,需要從心理層面去想辦法來解決。家長這時要做的,不是遠離孩子,而是要從心裡走近孩子,瞭解這個時期孩子的內心世界,而又要從外在去做到“放手”,用“放養”式來讓孩子成長,去讓Ta承擔和麵對一些成長的煩惱和成長的痛,這絕不是壞事。

這對於家長來說,真的是挑戰。而且,太多的現實讓我們搖頭嘆息。現實中的家長,往往是眼睛緊盯,經常上演著“貓和老鼠”般的諜戰劇,關係弄到了最僵,甚至不可收拾。

青春期的孩子對成長有了自己的定義,孩子會覺得自己懂很多,而且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不再是有事沒事就找爸爸媽媽的小學生,所以,孩子在變,家長一定要變,不要一出學校門,就全天候守候,生怕孩子惹什麼事,出什麼情況,讓孩子沒有一點空間。

你說,這種“愛”還是愛嗎?換做我們自己,又怎麼能承擔得起呢?

有一個比喻,十分形象。這個比喻說父母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有點像牆紙。

牆紙的特點是什麼?那就是隻有在它破的時候,你才能發現它。如果這個牆紙不破,永遠貼在那兒,就好像感覺沒什麼用——父母好像在孩子生活當中已經不重要了。

但是,如果牆紙破了一個洞,或者掉下來一個角,一眼就發現了。這就是說父母對於青春期孩子的作用其實是很重要的。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孩子需要從家長這兒得到大量的認同,孩子需要與父母不斷地互動,去找到生活的邊界,去知道一個成年人到底應該怎麼樣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但是,父母被孩子傷了心,父母會覺得,我覺得Ta不理我,我覺得Ta不喜歡我,Ta反正馬上就要走了。算了,我們做好準備了,我們倆打算做空巢老人了。當你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那無異於選擇了主動地遠離孩子,這時候,孩子會感覺到不安全。而這種不安全會增加他的消極認同。就會造成孩子的更加叛逆,Ta會更願意挑釁你。

這種挑釁和叛逆,其實代表著你得看到這個牆紙破了。這個牆紙破了,你要趕緊來修復,這是咱們家的牆紙。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原則,你得知道,父母對於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從這個角度說,簡直太難了。既然如此,我想告訴你,不如早點動手去改變,不要等到問題糾結在那兒了,才想辦法。別讓感情打了結才想辦法去解,費力不說,還不一定解的開,這種事情太多太多了。

我家丫頭上中學的時候,幾乎沒有太大的青春期叛逆的反應,不是孩子不成長喲!而是要把功課做前面。

做什麼功課呢?改變,讓改變成為不打結的鑰匙。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只有改變才能守候,或者說只有改變才能讓孩子對你的感情不變。

我的改變就是從“圈養”改為“放養”。

“放養”第一步,就是剛上中學,我第一次以非常正式的方式和孩子談了一次話。

我說:“丫頭,你現在上中學了,不再是原來的小學生了,你將進入自己的青春歲月,你將會有自己的小心思。如果哪一天,你覺得有些事情不願意和爸爸媽媽說了,你儘管把它放在你的心裡,爸爸給你買了個帶鎖子的小本子,你可以把它記下來,設上密碼,只有你自己可以看。這樣,等你大了,你可以回頭再看,也許對自己是個不錯的禮物。“

這個時候的閨女,還沒有這個意識,說:“我為什麼會不和你們說呢?我有什麼要記在本子上的事呢?你們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機關槍似的問題,看著她有點不高興的表情,我對她說:“不是不喜歡你了,爸爸媽媽對你的愛是不會變的,什麼時候,我們都是你的依靠。如果你還願意和爸爸媽媽說,我們當然非常願意聽。只是告訴你,如果有一些事情不願意說,可以不說,這說明你長大了,我們不會埋怨你的,這些你慢慢會明白的。”

她當時的眼神,我現在依然記得,那是似懂非懂,還有些懷疑,但她接受了我給她買得帶著密碼的本子。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我們都曾從這裡由懵懂走向成熟,由單純開始有了煩惱,但無論如何它是繞不過去的,也是不會回頭的,我們要努力讓它成為記憶中美好的代名詞,而不要有陰霾,不要有傷害。

“放養”第二步,就是改變陪讀的習慣,把時間交還給她,讓她自己來支配,我們互不干涉。

從初一開始,我不會再和小學一樣每晚陪讀,我會給她關上房門,給她空間和時間,我相信她已養成非常好的習慣,現在是考驗她的時候,也是檢驗我六年“圈養”成果的時候。

放心,習慣一旦形成,將是終身的。何況六年養成的習慣,這個自信,我是有的。

果不其然,她毫不費力地進入初中的學習狀態,而我則恢復原來的生活狀態,也有了閒暇時間去健身房、去球館了。可原來約我被我拒絕的哥們呢,反倒是下班就急著往家跑,我約都約不出來,你猜怎麼著?回去得盯著孩子,怕孩子不學習,怕孩子玩電腦打遊戲。我問過他們,“這盯也不是個辦法呀,你盯得住他人,你盯得住他心嗎?他坐在那兒,你知道他想啥呢?”只能是苦笑了。“沒辦法,總不能不管呀!”

滿滿的無奈!所以,我想問一下我們的家長:在“先用六年或十二年的陪伴,讓你一輩子輕鬆”和“你先自由自在六年或十二年,讓你後面的日子操心”之間,你選擇哪一個呢?

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都是名列前茅,而且文藝、體育啥也參加,但這傢伙的心態還是那樣,不爭不嚷。而且,她依然還是那個見了父母就滔滔不絕說個沒完,一天不見好像有多少話一樣,恨不得把學校的事情都說給你聽,當然,我們也發現她有時候也會偷偷地在那個小本子上寫著什麼。

我很開心,孩子成長了,但卻沒有與我們疏遠,丫頭長大了,卻更讓我放心了。

“放養”第三步,這個我覺得是個例,就是我和老師去商量,有些作業可以不做。

上了初中,學業的壓力一下子大了。雖然孩子還能適應,但明顯的寫作業的時間長了,休息的時間少了,而且時間一長,睡眠不足的影響出來了。我發現她的作業裡有許多感覺是“沒什麼用”的作業,比如抄寫之類的。於是,我和閨女說,你別寫這些作業了,她一聽,伸伸舌頭說“你倒是會說,我可不敢。”我說,“那明天我去和老師說。”她只是抿嘴一笑,不言語。

第二天,我主動去找班主任,把這個想法說了,老師也說“一個班四五十個孩子,水平參差不齊,有的作業就是為了讓差一些或不自覺的孩子也能跟得上才佈置的,老師佈置的時候也不能說這些作業誰寫,這些作業誰不寫。”我說“那這個交給我們家長來把握吧,我覺得必須保證孩子的睡眠,咱到時候拿成績說話,如果成績有問題,我收回這個要求,請老師不要見怪,也別對孩子有其他影響。”就這樣辦妥了,但我感到了壓力。

回去後,我告訴了孩子,我說以後作業,自己掌握,需要做的不要落下,覺著浪費時間的,就可以不做。這個決定讓許多人瞠目,說“初中了,人家都嫌老師作業留得少,你倒好,還不讓她做,也不知道你是咋想的。”滿臉的不可思意。的確,這壓力是不小,可我還是想看看再說。

不知道是不是孩子感受到了我的壓力,她對學習的規劃非常好,計劃做的細,學習效率高,預習、複習到位,錯題整理、一題多解都思路清晰,邏輯嚴密。一次次的考試,讓我心寬了,也打消了家裡人和老師的疑慮。

我把“放養”做到了極限,也把孩子的思想放到了極限。游泳比肩專業體校運動員,舞蹈放棄了推薦藝校的名額,全市中學生口頭作文一等獎,初升高提前批直升全省最優私立學校,別的孩子還在緊張的複習、衝刺中考、報志願的時候,我們卻早已經帶著丫頭跑到了雲南,徜徉在洱海,暢遊在玉龍雪山了。

這就是我的“圈養”式陪伴和“放養”式成長的家庭教育模式,沒有炫耀的意思,只是覺得這裡有我的成功因素(最起碼目前可以這麼說),可以給大家分享。我想,父母心最貼心,但對孩子不是一味地“保姆”式陪伴才是最好,該抓則抓,該放則放,我想這才是最好。

我曾不止一次在學校的家長會上說過:我對孩子的教育始終堅持的理念是“身體第一,心理第二,智力第三”,我的教育方法只是針對我的孩子的特點來施教,我不求孩子成為多麼優秀,多麼成功的人物,但她一定要成為一個人格獨立,三觀有見的社會人。

這是我的心裡話,一個孩子和一個孩子的性格、家庭情況、父母認知、社會環境、學校環境等都不會完全相同,各有所長,各有所特點,所以方法不能通用,絕不能有“拿來主義”的想法,更不能有這樣的做法,而是要用你的眼、你的心去給Ta量身定做,那才是最合適的,也是最適合Ta的。

看著孩子一路走來,我總是莫名的欣慰,更是從心裡對過去的時光深鞠一躬,感謝歲月的賜予,感謝時光的不負。

我更想對自己的丫頭說:孩子,我盡我心於你,走好人生之路在你,時光不偏不倚,但時光眷顧更懂它的你。

23
  • 「完整」2022年中級註冊安全工程師《化工安全實務》真題解析
  • 高中生怎樣度過高中,未來才不會後悔?